中国历史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巴黎和会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巴黎和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巴黎和会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结束。中国作为协约国成员而为战胜国之一,但战胜国的地位并没给中国带来荣誉和尊严。

从1919年1月开始,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这次会议也被叫做“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讨论处理战后国际关系问题。出席和会的共有27个国家的70名代表。各列强都派出了以总统、总理或首相为团长的强大代表团。虽然各国的具体目标不完全一致,但根本的目的都是欲利用会议的机会重新对世界划分势力范围。其中,日本主要是希望列强承认它继承在大战期间所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使其对山东的占领合法化、永久化,而其这一愿望已暗中获得了英、法、意的支持;而中国人民则希望通过此次和会,能以战胜国的身份一举废除列强数十年间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以维护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然而,当时控制北京政府的北洋军阀政权却对出席和会的目的不明,步调混乱:一部分人希望通过美国的帮助,在和会上收复中国丧失的主权;而以段祺瑞为首的亲日派则仅想以履行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来讨好日本,以换取其收回青岛的“美名”。

北京政府组成了以外交总长陆徵祥为首,由驻美公使顾维钧、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组及南方军政府外交次长王正廷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但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却受到了侮辱性的待遇。协约国在1917年竭力拉拢中国参战之时,曾保证战后给中国以大国待遇,并且以照会的形式正式确认;而在和会上,中国却被排斥在会议的最高决策机构“十人会”以外,只有被邀请时,才可列席陈述意见。

1月27日,日本代表抢先在“十人会”(日本有2名代表参加)上提出讨论中国山东的德国权益和租借地的处置问题,并提出这只是德、日之间的问题,反对邀请中国代表参加讨论。但鉴于山东无可争辩地属于中国领土这一事实,会议决定还是邀请中国代表列席发言。中国代表顾维钧强烈要求将德国所强占的胶州湾租借地及其它权利完全归还中国;日本则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各种权益全部由其接收。虽然中国代表在会上据理力争,但英、法等国采取偏袒日本的政策,对中国的意见不予支持。美国为削弱日本在中国的独占地位,因而对日本占领山东一直不肯承认。但美国总统威尔逊当时把成立国联看成是和会的最高目的,故当日本以不参加国联相威胁时,美国便倒向了日本。最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要求,而按照日本的侵略意愿,作出牺牲中国的可耻决定——在对德和约中,关于中国山东的各条(即第一百五十六至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由日本政府完全继承胶州湾租借地及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完全让予日本,日本仅声明保证“将山东半岛完全主权归还中国”。

5月1日,英国外相将会议解决中国山东问题方案正式地口头通知中国代表,北京卖国政府竟决定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全国立即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国内各界强大的舆论支持下,中国代表最后终于拒绝了在和约上签字。此外,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上提出了废除“民四条约”(即中日“二十一条”),取消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规定(即七项希望:1.废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2.撤退外国在华军警;3.取消外国在华设立的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构;4.撤销领事裁判权;5.归还租借地; 6.归还各国在华租界;7.恢复中国关税自主),收回德、奥在华权益和财产等议案,但帝国主义根本不予理睬。而且和约还规定:中国政府未得到《辛丑条约》有关各国公使的许可,不得自行处理北京使馆内德国的公、私财产;取消汉口、天津的德国租界,但中国须将其开放作为公共居留、贸易之用;广州沙面英租界内的德国财产让予英国;上海法租界内的德国学校、产业由中、法两国接收,等等。总之,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争取恢复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外交活动,由于帝国主义的狼狈为奸、强权政治而归于完全失败。中国虽为协约国之一员,却遭到战败国似的对待,成为帝国主义各国间之政治交易的牺牲品。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美国总统威尔逊(前左二)与法国总理步入凡尔赛宫会场1918年11月,同盟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接下来的问题是处置战败国。1919年1月18

世界历史 在巴黎和会上风云一时的日本政治家

牧野伸显(まきののぶあき,1861年11月24日(文久元年10月22日)-1949年(昭和24年)1月25日)日本帝国时期的政治家,大正、昭和两朝重臣,明治维新功臣大久保利通次子。从一位勋一等伯爵。在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拼音:bālíhéhuì),音译同名条目,分别指:巴黎和会(1919),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

历史秘闻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拼音:bālíhéhuì),音译同名条目,分别指:巴黎和会(1919),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

历史百科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巴黎和会召开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巴黎和会召开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有关国家在法国首都巴黎凡尔赛宫所召开的解决战后和约问题的大型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国家是世界大战的战胜国阵营中的27个国家,但

历史百科 勾画欧洲战后蓝图——巴黎和会举行

勾画欧洲战后蓝图——巴黎和会举行二战期间,同盟国在处理德意及其仆从国问题上曾达成过一些协议,确立了处理德意的一般性原则。在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向盟国投降时签订的停战协定中,也包含有对各战败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与巴黎和会 取得怎样的重大成果

顾维钧,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

法国 法国·1919年1月克里孟梭当选巴黎和会主席

1919年1月克里孟梭当选巴黎和会主席克里孟梭(1841—1929),法国政治家。生于旺代省一乡村医生家庭,早年从医,积极从事共和派活动。1870年9月4日革命后任巴黎蒙马特尔区区长和国民议会议员。1

历史百科 1946年7月29日-10月15日巴黎和会

1946年7月29日-10月15日巴黎和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是德国法西斯的最主要的军事同盟国家。此外,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国的国家政权和军队也参与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战后,反

“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如何惩治战败的德国,签订对德和约问题。“和会”在帝国主义大国的操纵下,无理拒绝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的正当要求,竟然把原来德国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