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马嘉理事件
Posted 公使
篇首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马嘉理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马嘉理事件
英国对中国西南内地垂涎已久。早在占领下缅甸之后,英国就开始了寻找直接侵入中国云南之通道的活动。1858年(清咸丰八年),英国退伍军官斯普莱就曾提出修筑从仰光经东北,沿萨尔温江经上缅甸,到中国云南思茅的铁路的建议。1863年(清同治二年),又有人提出开辟经过缅甸八莫以通云南之通道的建议。1868年,英国派出第一支所谓的探路队,援引《天津条约》有关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条款的规定,从八莫闯入云南腾越(今腾冲),并拟经腾越至大理。虽由于遭到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的严辞拒阻,而未能得逞,但却肯定了这条路线可以通行。
进入19世纪70年代,英、法两国都加紧了对中国西南边疆的入侵活动。为抢得头筹,英国政府于1874年组成了以驻缅甸英军上校柏郎为首的武装探测队,拟以缅甸为跳板进入云南,将侵略魔爪伸入中国的云南边疆。为配合这支由约200人组成的探测队的行动,他们要求英国公使派一名通晓汉语、熟悉中国民情的官员前来协助。英国驻北京使馆向清政府总理衙门索取了“三四名官员”由缅甸进入云南边境进行“游历”的护照后,就派翻译官马嘉理从上海出发,经汉口、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入缅甸,迎接这支探测队入滇。12月16日,马嘉理抵达云南南甸,受到清参将李珍国等的款待。1875年1月6日,马嘉理由腾越出发赴缅甸,17日抵达八莫,与柏郎探测队会合。
英国人的行踪,引起滇省民众的密切关注。1875年(清光绪元年)1月2日,马嘉理尚在腾越,当地绅众就致书参将李珍国,谓“英人来滇,断无好意,全腾祸福攸关,请设法驾驭,使渠等不敢入滇”。10日,马嘉理走后刚刚4天,腾越绅众又致书李珍国,邀请他于13日、14日前来会团。13日,腾越城乡十八练绅众齐团,共拒洋人入滇。
2月6日,马嘉理率随员4人,自八莫前往云南曼允,柏郎则率探测队大队人马由八莫赴云南猛卯。饱受长期战乱之祸的云南边地居民,对这支全副武装的英国侵略队伍产生了很大的疑惧,全力堵击。2月20日,当柏郎一行抵达南平河时,受当地民众阻截,无法再行前进。而马嘉理一行,则顺利到达曼允。当他得知柏郎遇阻难行后,即于第二天,在尚未通告当地官府的情况下,蛮横无理地闯入腾越厅境的户宋河,往迎柏郎。当地民众对马嘉理等人进行盘查,马嘉理竟持枪行凶,打死群众数人。民众出于义愤,一拥而上,将马嘉理及随行的4名华人当场殴毙。这就是马嘉理案,亦称“云南事件”或“滇案”。柏郎得知消息后,惧于众怒难犯,被迫率探测队退返缅甸八莫。
马嘉理案发生后,英国政府便蓄意将此事件扩大,欲利用这个意外事件对清政府进行讹诈,不仅开辟滇缅商路而侵入云南,而且欲图实现其十数年来未能满足的各种侵华欲望。
1875年3月19日,英国公使威妥玛以马嘉理被杀事照会总理衙门,提出解决此案的六条要求:一、中英共同调查马嘉理案;二、允准印度政府再派探险队入滇;三、先偿付赔偿保证金15万两白银;四、允准英国公使觐见,认真履行条约;五、按照条约规定,免除英国商人正税及半税外的各种负担;六、解决历年积案等。备受西北、东南边境危机困扰的清政府,为防事态扩大,一方面答应派署云贵总督岑毓英“迅将此案确查究办”,另一方面则以慎重处理滇案为辞,拒绝英方六条无理要求。
3月28日,英国公使威妥玛再次照会总理衙门,限总理衙门在次日前应允其所提的六项要求,尤其是前三条,否则即退出北京,断绝国交。清政府经此恫吓,立即退让,原则上同意前三条要求,并如数发下护照,使英国获取了对内地涉及英人案件的调查与审讯的干预权。列强对此大为称道,认为这是“对未来案件的一个重要先例,对在华的所有外国人都是有价值的”。
威妥玛索取护照后,就以安排派员赴滇为名,于4月3日离京赴沪。4月24日、5月10日,清政府军机处奉光绪皇帝上谕,以英国欲派兵入滇滋扰,命云贵总督刘嶽昭会同云南巡抚岑毓英,速将马嘉理案持平办理,以求息事宁人。威妥玛却竭力欲借这桩边境案件对清政府进行威逼,以实现其广泛的侵华要求。他看透了清政府是“不论我们怎样说和怎样做”,“都决不可能首先发动敌对行动”的脾性,千方百计用尽一切威逼恫吓的伎俩,不断将其要求具体化、扩大化,甚至不惜编造掌握滇案材料的谎言来进行讹诈。
6月23日,威妥玛接到英国外交部要他必须将滇案彻底查清,且须英国官员协同查究的训令后,越发肆无忌惮地进行活动。8月11日,他到达天津,会晤李鸿章,大肆诋毁总理衙门,词态倔横,气焰嚣张。他还提出速派“一二品实任大员”,亲往英国就滇案表示歉意;该使节赴英途中,先期赴印,会商滇缅通商办法;降旨责问岑毓英等封疆大吏失察之责,并将此旨明发于《官报》公布;在谕旨中,凡遇“英国”字样均要抬写,否则“即为轻慢英国”等蛮横要求,妄图借此打击清朝统治者的威信与封建体制,进而扩大英国在华权益。30日,威妥玛又以撤使、绝交、调军等进行威胁后,迳自离津赴烟台,与驻华英国海军司令密商武力要挟问题。清政府唯恐和谈破裂,急忙在9月7日明降谕旨,派兵部侍郎郭嵩焘赴英道歉,责问岑毓英失察之罪,加派前总理衙门大臣薛焕赴滇,帮同查办案情。9月14日,威妥玛返回北京后,又一再抓住谕旨未发钞、遣使上谕未抬写“英国”而挑剔取闹,并提出诸项要求,如准许驻京公使随时觐见皇帝、准公使与近族王公往来、准公使游历禁地、加强公使与部院大臣往来等优待条件,以及租界先禁抽厘,沿江、海、湖增开口岸,鸦片税各口划一,议定滇缅通商章程等通商权益。清政府被迫于10月6日再允英国派员赴滇,会商通商事宜。12月9日,清政府将腾越厅同知吴启亮、镇总蒋宗汉撤任,而对所提优待条件,则只同意第四种,拒绝前三种。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使威妥玛扩大侵华权益的胃口越张越大。他一方面屡次将要求条件升级,一方面则多次向英政府请求向中国地区调兵增援。1876年2月初,当得知英国政府已派蓝伯率军舰4艘自印度来华增援后,威妥玛更加不可一世。他先是于5月1日,在会谈时公然提出“滇案解决,须去中国朝廷大吏攘外之心”,并将滇案发生之责,硬栽在李珍国与岑毓英身上,要求将他们提京审讯。继而于6月2日,又提出解决滇案的五项办法,即张贴惋惜马嘉理及保护洋人告示;准英国派员赴各地察看告示张贴情况;遇有伤害英人案件,准英国派员观审;准英国派员驻居大理、重庆;增开口岸。并提出出使道歉及偿款另定。4日,更声言如不照办,即诉诸武力。15日,威妥玛采取下旗出京的行动,以示无可再商的决绝之意。
清光绪皇帝惧怕与英国破裂,乃于6月16日谕命李鸿章与威妥玛商办滇案,早日了结。后来,经过赫德的反复“调停”,再加上英国正忙于处理土耳其问题的国际危机,“非常希望云南问题从速解决”,威妥玛与李鸿章于8月21日在烟台正式开始谈判。经过一番周折,于9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终结了长达一年半的中英“滇案”交涉。
马嘉理案系发生于边境地区一个普通案件,而且其曲在于英国欲恃强开辟滇缅商路,侵入中国云南,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与独立主权。然而事件发生后,英国却乘机将其播扬扩大,喧嚣异常,对清政府进行外交讹诈与武力威胁,由此而实现其十余年来处心积虑地要扩大的政治、经济特权。而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恣肆狂妄的嚣张气焰下,却步步屈膝退让,甘心受辱以求和,不仅将侵略者要求扩大的在华权益拱手出让,而且自撤樊篱,将边境国门洞开,任由侵略者入侵进行蚕食鲸吞。
相关参考
1875年(清同治十四年)2月21日马嘉理被杀案发生后,英国政府乘机将此事件播扬扩大,处心积虑地对清政府进行讹诈,妄图利用这一案件达到其更广泛的侵华目的,攫取更多更大的侵华权益。从1875年2月21日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烟台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于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共3部分16款,主要内容有:(1)增辟宜昌、芜湖、温
世界条约 烟台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呢?烟台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烟台条约?
中国清政府和英国签订《烟台条约》1875年,马嘉理案发生后,英国人以此为借口,迫使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并且要求中国派使赴英赔礼道歉。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同
1874年秋天到1875年春,英國人以探路爲名,組建了一支探路隊,進入中國雲南。當時的目的是,英國在打開中國沿海門戶及長江後,又想打開內陸的“後門”,從19世紀60年代起,不斷探測從緬甸、越南進入雲南
7·23台湾客机坠毁事件的事件经过中国发生过飞机坠毁事件吗?中国发生过飞机坠毁事件的。以下是部分事件1、1988年8月31日,三叉戟香港着陆冲入海中意外。飞机偏离跑道中心线,即将落地前右机翼外侧与引导
7·23台湾客机坠毁事件的事件经过中国发生过飞机坠毁事件吗?中国发生过飞机坠毁事件的。以下是部分事件1、1988年8月31日,三叉戟香港着陆冲入海中意外。飞机偏离跑道中心线,即将落地前右机翼外侧与引导
沈崇事件的事件经过发生在北平的美军强奸案1946年12月24日当晚大约8点左右平安夜,北大的19岁女生沈崇沈崇。独自一人正走在前往电影院的路上,突然遭到两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挟持,这两个人是美国海军陆
揭秘日本十大灵异事件日本真实灵异事件一、歪头姐: 事件大约发生在2009年5月5号,当天一个日本电视台的节目,据了解在播出时并没有人发现这回事,然而过了将近一年后,才有人提起,成为一段诡异的传闻,恐
1885年(明治十八年)发生的大阪事件涉及到日本的激进民权主义论者、金玉均等朝鲜开化党人,所以这一事件绝非日本国内的一个事件,而是反映了当时的中日朝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究竟大阪事件的历史背
中山舰事件是指发生于1926年3月20日,这一事件一般被认为是蒋介石的阴谋,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山舰事件似乎有另外一个真相。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关于这一事件的记录视频,想要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