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沙俄强占中国帕米尔地区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沙俄强占中国帕米尔地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沙俄强占中国帕米尔地区

帕米尔,古称葱岭,位于中国新疆南部的西端,是中国通向中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古代的“丝绸之路”即经过这里。历史上中国历代政府都曾在这里设官置戍、收税理民,行使有效的管辖。清政府摧毁入侵新疆的阿古柏匪帮后,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新疆设省时,就为了巩固边界的防御,在此重设了图斯库尔、巴什拱拜孜等卡伦,派兵驻守,并委派了若干玉孜巴希(百户长),在该地收税赋、理民政。帕米尔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向近东地区扩张势力的明谋受挫,乃转而向远东、中亚和中国西部边疆大肆推进,妄图吞并大量领土,进而与英国在中亚地区展开势力范围的争夺。帕米尔高原这块广袤的大地,俯临英属印度北部边境,东居中国西北边境,沙皇俄国视之为可以“造成将来入侵的严重威胁”之战略要地,久蓄觊觎之心。从1876年~1890年,短短的15年间,俄国曾以游历、考察等名义,先后派出11支形形色色的“探险队”,非法窜入中国所属的帕米尔地区,足迹南抵瓦罕,西达雅什库里湖,进行阴谋活动。

1891年8月,俄国派出人员,私自在中国所属的帕米尔地区竖立木杆,张贴告示,俨然将该地视为其辖境。事件发生后,清政府向沙皇俄国提出严正抗议,俄国理屈词穷,被迫承认越界。

1892年春,俄国政府两次开会,部署侵占萨雷阔勒岭以西的中国帕米尔地区之军事行动。当年6月,俄国上校约诺夫就率领俄军1500余人公然大举入侵,强占了萨雷阔勒岭以西的中国领土,驱逐中国驻军,撤换中国官吏,夷平中国卡房,并在郎库里湖东、伊斯里克等地设卡驻军,实行野蛮的军事占领。

俄国的入侵,引起清政府的关注。新疆与西北省区的督抚大员,纷纷上书告急,请调派军兵加强防御,阻扼俄国的入侵,总理衙门也奏请派员向俄国提出外交交涉。清光绪帝虽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但又谕令各级官员必须谨慎从事,毋挑边衅。当年9月8日,清政府驻俄公使许景澄奉命与俄国外交部官员切实辩论,责其违背1884年签订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的规定,侵犯中国领土。俄国官员则借机提出“划界”要求,妄图“以实际占领作外交交涉的后盾”,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约,从法律上承认其侵吞中国2万余平方公里领土的现实。11月15日,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持俄国单方绘制的地图到总理衙门,要求“自乌仔别里转东而南”,沿萨雷阔勒岭一线“议分帕界”。清政府先后指派许景澄、驻法参赞庆常与俄国交涉帕米尔划界事宜。在谈判中,俄国代表始终坚持侵略立场,强要以其军事占领线萨雷阔勒岭划界。清政府代表则坚持“以喀城界约(即《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引者)商办”,要求俄国退出其侵占之地。1893年4月16日、17日,庆常与俄国外交大臣格尔斯谈判时,提出“保和好、守喀约、止派兵”三项原则,驳斥俄国非法侵地的罪恶言行。

俄国见在谈判桌上未能实现其愿望,乃采取新的卑劣手法,逼使清政府就范。1893年3月,俄国政府调集军队,屯兵新疆边境,虎视眈眈,扬言拟进兵夺占色勒库尔等中国领土,对清政府进行武力恫吓。同年12月,俄国又与英国进行秘密谈判,瓜分帕米尔,妄图合谋炮制一个双方认可的瓜分协议,使清政府无可奈何,不得不屈从。这场外交谈判,从1892年11月进行至1894年4月,持续近一年半之久,仍难以打破僵局。

1894年,日本加紧了侵略朝鲜的步伐,中日战争迫在眉睫,清政府无力东西兼顾。俄国乃乘人之危,立逼拟定一个暂时维持帕米尔现状的协议,以便遂其永久霸占的目的。

当年4月11日,俄国外交大臣格尔斯建议“于未商定之前,如中国不进兵,俄亦允饬边将仍驻原地,不准前进,以便和商,而免生事”的“调停之法”。第二天,俄国外交部又急迫地照会许景澄,提出“维持过去已形成的和目前存在的状况”,“双方保持各自的位置,并将命令主管机关不得超越上述位置”,以及“目前事实上所形成的状况在未得到最终解决之前,似可继续维持”的建议。17日,许景澄遵旨复照,同意俄国的建议,但强调了“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的权利”。俄国认为“应保持此项以1884年界约为根据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以及“采取上述措施也并不表明终止目前的谈判”两点重要保留。18日,许景澄照会格尔斯,通知他中方“已经命令中国主管机关不得超越目前它们所占据的位置,直到中国和俄国关于帕米尔划界问题得到最终解决为止”。23日,格尔斯复照许景澄,通知他俄方亦已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作为侵略者一方的俄国与被侵略者一方的清政府,就这样暂时不了了之地结束了这场外交交涉。此后,清政府与俄国之间,再没有就帕米尔地区的订界问题举行过什么谈判,而俄国遂—直持强非法盘踞在这块中国领土上。

相关参考

乾隆在新疆立了一块碑有哪些来头

清末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的攻击下,清朝统治者节节退败,外国人在中国开始横行霸道,尤其沙俄帝国,侵占了我国大量领土,俄国崛起后,很多沙俄贵族都前往新疆寻宝,1891年俄国上校扬诺夫公然在帕米尔地区偷走了

外蒙独立的始末

外蒙独立始末沙俄在强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的同时,处心积虑地谋求霸占我蒙古地区,以实现其“黄俄罗斯”迷梦,其先后制定了“米勒尔计划”、“穆拉维耶夫计划”、“巴达马耶夫计划”,狂妄地提出要占领从西伯利亚到

中国历史 沙俄侵占中国黑龙江下游地区

沙俄虽然于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除乌第河地区外的中俄东段边界,但它从未放弃吞并中国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的野心。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清帝国的日渐衰败,沙俄向

今日历史11月15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一、国内大事记♦ 1892年11月15日沙俄向清政府提出帕米尔划界问题   126年前,1892年11月15日,沙俄驻华公使喀西尼奉命向清政府提出谈判帕米尔划界

中国历史 沙俄图霸伊犁地区,逼签《里瓦几亚条约》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或《崇厚条约》),是清政府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崇厚经过半年多拖沓的外交谈判,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10月2日与俄国外交代表在黑海附近的里瓦几亚签订的关于返还伊

中国历史 沙俄余孽继续制造外蒙“独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一些沙俄的残余力量依然在中国内、外蒙古及东北地区活动,企图实现分裂中国的梦想。谢米诺夫是沙皇俄国的哥萨克军官,原籍外贝加尔地区,自称是布里亚特蒙古人。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

历史百科 崇厚与《里瓦几亚条约》

阿古柏盘踞新疆期间,沙俄于1871年7月派兵强占我国西北重镇伊犁及其附近地区,并欺骗清政府说:俄国只是“代为收复”,“并无久占之意”,“俟关内肃清,乌鲁木齐、玛拉斯各城克服后,当即交还。”(《新疆图志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雅克萨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雅克萨之战清康熙时,中国军队驱逐沙俄侵略军的战役。17世纪中期,沙俄开始窜入我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今苏联涅尔琴斯克)、雅克萨(今漠河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等地,筑城盘踞。1

贝加尔湖是康熙主动让给沙俄的

  清朝年间,新疆和东北地区一直都在发生着战乱,中国北部的沙俄对中国的领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一直都想占领这些地区,也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康熙皇帝统治时,这种战乱的局面才得到终结。  沙俄一

中国历史 沙俄军第四次武装航行黑龙江

19世纪中期,长期觊觎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开始了有计划的扩张活动。在陆续侵占了黑龙江口地区及库页岛之后,自1854(清咸丰四年)至1856年,沙俄军队又三次武装航行黑龙江,向黑龙江下游地区运送了大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