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铁壁合围大“扫荡”

Posted

篇首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铁壁合围大“扫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铁壁合围大“扫荡”

这是日军在实施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期间,对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扫荡”。这次“扫荡”从战术上讲,被称为“铁壁合围”,而从其投入兵力之多来讲,又被日军号称为“百万大战”,以报复一年前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百团大战”。

“铁壁合围大扫荡”是在平津周围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巩固区北岳、平西区进行的。北岳、平西区,北迄平绥路,南至正太路,西迄同蒲路,东到平汉路,既是聂荣臻将军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又是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创建最早的区域。由于它离华北日军统治的心脏北平、天津最近,因此对华北日军威胁最大,被日军视为“华北治安的最大隐患”,必欲拔之而后快。1941年8月,冈村宁次刚担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即亲自主持了这次“大扫荡”。冈村宁次调集了在华北所能集中的全部机动兵力共三个军团(即驻蒙军、驻山西第一军团、驻河北直辖兵团)、六个师团、五个独立混成旅团共7万余精锐部队,加上华北各地伪军共10余万人,由其亲自指挥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巩固区大举进攻。

这次“扫荡”从1941年8月14日开始,大体分为两期三个阶段。从8月14日至21日为第一期第一段,主要是日军对北岳、平西区实施分割包围封锁阶段。日军派驻山西第一军团的二个加强旅占领了冀晋交界的五台山、恒山主峰,构筑起北自平西区上寨、下关,南到北岳区娘子关的封锁线,以切断该区西部河北与山西的联系。同时,集结在北平附近的日军第二十一师团主力配合驻蒙军第二十六师团和十五混成旅团,向晋察冀根据地平西区大举进攻,很快控制了联结北岳、平西区的涞源至易县公路,切断了两区的南北联系。这时,日军驻冀中的第一一○师团从平汉路上的定县、新乐向东南,第三十三师从石德路向北,发起了对冀中平原根据地七分区的围攻,又切断了北岳区东部与冀中平原根据地的联系。至此,日军以为对晋察冀根据地巩固区的分割包围大体完成。

从8月22日至9月3日,是“大扫荡”的第一期第二阶段,亦即“铁壁合围”的主攻阶段。日军以2万余兵力封锁了平汉、正太铁路及涞源易县公路和冀晋边界的主峰,并以主攻部队从东、西、南、北四面,先对北岳一、二、四分区,最后对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军区首脑机关所在地三分区的阜平、陈庄及平西区的蓬头等地,进行了密集的围攻和“扫荡”,企图一举歼灭晋察冀军区主力和首脑机关。在数路围攻之敌寻我主力和首脑机关扑空后,9月3日,日军攻占边区首府阜平县城,并在阜平、陈庄及平西区的蓬头等中心区进行大搜捕和“清剿”。

这次“扫荡”的第二期亦即第三阶段,从9月4日到10月15日,为分区“清剿”,即对根据地实施分割封锁和“三光政策”阶段。日军进攻兵团在各自作战区内进行分区搜索和“清剿”,继续试图摧毁八路军分散转移的机关和部队,搜索坚壁物资,屠杀抗日军民,摧毁根据地各项设施,对根据地实施毁灭性的“三光”政策。进攻兵团撤退后,封锁兵团又留2万余人分驻于根据地的战略要点,构筑据点、碉堡、公路和封锁沟墙,并不断在根据地内进行分区“清剿”,直到10月15日被转移到敌后的八路军部队扰得精疲力尽,才全部撤回原据点。

这次“扫荡”,敌动用兵力之多,连续时间之长,封锁之严密,手段之残酷,为前所未有,致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蒙受了空前未有的损失。两个月内,在日军“三光”政策下,干部群众被捕被杀6000余人,被抓劳工2万余人;根据地被烧民房15万余间,被毁坏庄稼5万余亩,被抢走和烧毁粮食5800余万斤、棉花1.2万余斤,被抢走牲口家畜12.8万余头,被毁农具24.9万余件;军民罹病者达10万之众。日军还在根据地内修据点113处,公路500公里;沿冀晋边界和冀中冀西界处挖封锁沟153公里,并在根据地晋东北和南部平山地区“集家并村”,制造了大块“无人区”。至此,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巩固区北岳和平西区被分割、包围、封锁,致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始进入了最艰难困苦时期。但敌人欲摧毁晋察冀主力部队和党、政、军首脑机关,乃至消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企图却一个也没达到。冈村宁次事后在总结此次“扫荡”时,曾以“雄狮扑鼠,徒劳无功”来自嘲。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驴山惨案

这是发生在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巩固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期间的一次大惨案。驴山是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心区温塘和洪子店两镇中间的一座山,因山上传说留有“八仙”之一张果老的驴蹄印而得名。山脚下

中国革命战争 沂蒙山反“铁壁合围”

   两次被围两次脱险的沂蒙山反“铁壁合围”   沂蒙山在山东省南部,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l15师和山东纵队领导机关所在地。1941

鲁中根据地军民是如何破解日军五次“拉网合围”式大“扫荡”的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942年10月下旬,日军集中15000余人对我鲁中地区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

历史秘闻 八路军粉碎日军消灭指挥中枢的图谋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0月3日起,日军把“扫荡”重心移到岳北区。日军集中3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反

历史秘闻 八路军粉碎日军消灭指挥中枢的图谋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0月3日起,日军把“扫荡”重心移到岳北区。日军集中3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反

历史军事 沂蒙民兵自制石头地雷抗日传奇

1941年9月,驻山东日军集中5万兵力,在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的指挥下,企图封锁临沂、沂水、蒙阴三角地带,以多路、多梯队分进合击,形成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铁壁合围”。在武器装备极度匮乏的情况

抗战时开国上将周士第靠什么办法从未被日军包围过

核心提示:参加过那么多战斗,但是具体战斗也不爱讲,别人倒有时讲给周坚听,比如,抗日战争时期120师和北方局没有被任何一次日本鬼子扫荡围堵过,历次扫荡、合围,没围住过,都提前突围了。后来有些警卫员也跟周

成鬼子大扫荡的梦魇

在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创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极大地牵制、消耗了敌人实力,让日本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说起令敌人闻风丧

罗荣桓“翻边战术”粉碎5万日寇大“扫荡”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60多年一瞬间,上面这首《沂蒙山小调》,还不时在我耳边回荡。重上沂蒙山,凭吊旧日战场,到了费县大青山前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调

历史百科 冲破“大西洋铁壁”——盟军诺曼底登陆

冲破“大西洋铁壁”——盟军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5日,英吉利海峡狂风呼啸,波浪滚滚,一支拥有5000艘船只的庞大舰队运载17.6万人的部队离开英国南海岸,乘风破浪直向诺曼底驶去。这支舰队运载的正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