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英法军队攻占宁波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长, 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英法军队攻占宁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英法军队攻占宁波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12月9日,侍王李世贤麾下黄呈忠、范汝增两部太平军攻占了宁波。虽然宁波太平军军纪严明,对外侨十分友善,但英、法、美驻宁波军政官员等仍视太平军如眼中钉,必欲去之而后快。其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自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一一允诺以后,实现这些侵略要求的最大障碍和威胁列强在华利益的最大危险,便是太平天国革命。所以,时英、法等国的中立政策虽然表面上还在维持,但实质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862年(清同治元年)2月,英、法军队与清军公然结成联盟,联合向上海周围地区的太平军发动了进攻,中外反动派在宁波,英国抓住太平军4月22日为范汝增膺封首王归来鸣放礼炮子弹落于英舰一事,恣意扩大事态。驻宁波英国海军司令刁乐德克一再要求太平军道歉,并蛮横提出要太平军拆毁城外炮台,撤除租界对面城墙上的大炮,禁止一切人登上城墙,并以进攻宁波相威胁。宁波太平军守将黄呈忠致书刁乐德克,拒绝拆毁炮台、撤除大炮,但同意让步,“将对江北岸之炮眼闭塞,并将该处之炮弹火药撤走”,并允诺严禁所有兵民登城。但刁乐德克不予理睬。
5月5日,驻宁波英国领事夏福礼接到已革宁绍台道张景渠来文,内称要率清军反攻宁波,要求英、法军队给予援助。5月7日,刁乐德克乘舰下驶,与张景渠会晤,8日再次会见张景渠。随后,张景渠又同统领清军水师的布兴有等拜访了刁乐德克。在这几次会晤中,刁乐德克与张景渠商定了进攻宁波的计划。之后,刁乐德克与法国驻宁波海军司令耿尼联名向宁波太平军发出警告:清军将要进攻宁波,“我国保持完全中立,但是,倘若贵军自租界对面的炮台或城上向进攻的清军开放大炮或滑膛枪(从而危及外国租界内的军民生命),则我军认为有责任开炮还击,并轰击宁波城。”同时,刁乐德克等还要求太平军撤出宁波。黄呈忠、范汝增随即于9日照会刁乐德克等,义正词严地宣称:“清兵由何处前来,我国自必对何处开炮”;若要太平军不对江北岸开炮,“即烦贵总镇饬清兵由别处来攻宁波”;太平军拒绝放弃宁波。9日,张景渠等又秘密通知刁乐德克等,谓清军将于次日黎明攻城。当夜,清军水师战船80余艘驶至宁波城北外国租界,而“英舰早已布成阵势,准备作战”。10日清晨,清军水师战船开始向宁波城发炮轰击,且是环绕在6艘英、法军舰周围,在太平军火线与英、法兵舰间向太平军射击。英、法兵舰既不命令清军水师驶离或停火,自己也不离开,反而将舰炮对准太平军,实弹待发。太平军若向清军战船开炮,就必定向英、法军舰所在方向射击,英、法军舰即可借口参战,这正是英、法海军与清军事先密定的卑鄙毒计。初时,太平军并不还击,仍示以决不首先启衅之意;隐忍多时,方才仅放铳枪还击;后无奈英、法流氓蓄意逼迫,卒至己方伤亡渐重、忍无可忍之时,方始以城上大炮还击。英、法军舰随即参战,自上午9时轰击至下午2时,太平军工事全被摧毁,英、法水兵遂开始攻城。太平军英勇抵抗,黄呈忠、范汝增俱皆身负重伤。下午5时,太平军被迫撤出宁波。
清军进城后,即大事抢劫,“法军孔福星号和炮艇上的水手也伙同抢掠”;除抢劫外,还大肆屠杀。《中国邮报》记者于1862年5月22日发表的报道说:执行屠杀和拷打的“主要刽子手之一为英国领事的西崽或私用仆人阿福,”这家伙“带着前呼后拥的随从,在城内巡行,命令他们杀人,并且对英国士兵发号施令,而英国士兵居然遵行了他的命令”。记者还记下了他所目睹的屠杀惨况: “一个男孩的肚子被深深剖开,伤口直到背后,腑脏流出在外;一个人胸部的肉全被挖掉,只剩下肋骨;一个人的心被挖出来,头被砍掉。”由于英、法海军从启衅到进攻宁波所用的手段太卑污,当时即遭到各英文报纸的激烈抨击:《中国大陆贸易报》说:英、法海军攻占宁波的方式“使英国的声誉遭到了无法洗刷的耻辱”。《香港日报》就攻占宁波发表的长篇报道则是以下面一段话开始的:“再没有比联军从太平军手里夺取宁波更荒谬、更无理、更不义的了。我们应该公正地把英国皇家兵舰刁乐德克舰长的永垂不朽的可耻行为载入史册。”
相关参考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以后,英、法、美、俄四国相互协调,互相支持,继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逼迫清政府接受各国的要求。1858年(清咸丰八年)2月,英、法、美驻上海领事等向江苏巡抚赵德辙递交了四国分别致清政府的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之后,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
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军一举攻占南京。由于英国、法国对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前途及其对列强在华利益的影响等一些重大问题尚不能准确估量,且又正值于近东遏制沙俄扩张的紧要关头,遂以观望静候为方针,在清政
中国历史 英法美逼签《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扩张其通商贸易利权
1856年(清咸丰六年),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12月底,英法联军攻占广州;1858年5月,又北上攻陷大沽,兵临天津城下。美、俄两国一面声称中立,一面又暗中支持
英法奥尔良战役在英法百年战争的末期,即英法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英国侵略军与法国军队在奥尔良发生战斗,人们称为奥尔良战役。15世纪初叶,正当英法百年战争的末期,两国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了150多万军队兵分六路进攻波兰。就在同一天,为了配合德军的行动,苏联也出动了110万军队从东部夹击波兰。英法两国作为波兰名义上的盟友,只得先后对德国宣战。本来早在德国进攻
整个10月俄土两军都在进行战略机动,以求在多瑙河下游取得相对于对手有利的态势,1853年10月28日土耳其军队战场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非常成功的率军从多瑙河南岸宽大的正面渡过多瑙河。1853年11
英法为什么会坐视波兰灭亡?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军队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28日,德军攻陷波兰首都华沙,波兰成为“二战”中被法西斯德国用武力吞噬的第一个国
攻占巴士底狱在第三等级的代表们进行议会斗争的同时,另外两支力量也行动起来了:一方面是巴黎人民支持议会中第三等级代表的自发活动,另一方面是宫廷企图集结军队,用武力扼杀议会。凡尔赛所进行的斗争引起了全国的
作为二战欧洲战场的爆发地,80万德军仅用一个月将拥有100万军队的波兰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让人瞠目结舌。更让觉得悲痛的是,有大约600万平民死于这场战火,占全国人口的1/6,是二战各国死亡比例最高的,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