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护送丘吉尔赴雅尔塔 诺曼底登陆的中国军人

Posted 丘吉尔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护送丘吉尔赴雅尔塔 诺曼底登陆的中国军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护送丘吉尔赴雅尔塔 诺曼底登陆的中国军人

21名中国军人回忆诺曼底登陆

中国军人现身欧洲战场,尽管只有“一个班”的人数,尽管只是参加了海战,但他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曾令英国首相丘吉尔感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他们的名字会使“D日纪念册”增加几分重量。

赴英留学

学院专设一个中国班按英国海军的要求训练

郭成森1920年农历六月初七出生于杭州一户殷实的富裕之家。14岁初中毕业那年,以浙江省第7名被录取到福建马尾海军学校驾驶科第八期。1942年,他毕业分配到长江岸防炮台第四总台第八台任少尉见习官。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反攻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了战后重建中国海军,决定选派一批青年海军军官赴英美留学深造。郭成森等85名青年军官最终当选。这85人当中,其中60人去美国,25人去英国。25人中,有4人被分到朴茨茅斯轮机学校学习轮机专业。而有百年悠久历史的格林尼治海军学院则为卢东阁、郭成森、王显琼和黄廷鑫等21名中国留学生专设了一个“中国班”,一切按英国皇家海军的传统要求训练。学习训练告一段落后,英国皇家海军根据战时需要,将他们派往各个战区,到现役大型军舰上实习参战。郭成森被分配到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随“肯特”号重型巡洋舰出征。舰长任命郭成森为少尉副值更官,指定他平时到驾驶台参加值更,战时则到舰舟首第二主炮塔作战。

掩护航母舰载机攻击德舰“提尔皮茨”号成了一堆废铁

1944年4月30日凌晨,英舰“肯特”号驶近挪威阿尔塔港,掩护航母舰载机攻击德舰“提尔皮茨”号。战斗中,担任副值更官的郭成森眼明手快,在发现德军潜艇袭来的瞬间,迅即发出“右前方,发现敌潜艇”的口令,同时按响了警铃。舰长当即发出规避命令,“肯特”号快捷地来了一个大回旋。这时,两枚鱼雷从舰左侧疾驶而过,几乎擦着舷边。郭成森倒抽了一口凉气。很快,在英国军舰强大火力的进攻下,德舰“提尔皮茨”号瘫痪了,成了一堆废铁,躺在那儿直到二战结束。

“肯特”号完成任务返航时,郭成森和另一名中国学生卢东阁被请到舰长餐厅与舰长共进晚餐。这是舰长对作战有功军官给予的一种奖励和荣誉。席间,他询问了两位中国军官的参战感受,郭成森回答:“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锻炼,我们一定把所学的本领,用于将来的中国海军建设。”

鏖战诺曼底

21名中国海军军官全部参加海上作战

1944年6月6日,决定法西斯德国命运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郭成森等21名留学英国的中国海军军官全部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的海上作战,他们有的在巡洋舰和驱逐舰上,有的在战列舰上,还有的在航空母舰上,分别担任主攻和掩护任务。

中国少尉数千炮弹射向德军

当时与郭成森同舰作战的中国人还有卢东阁、白树绵。他们在出发前还不知道作战计划。可见那次战役的保密非常严密。战斗打响以后,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非常惨烈。周围全是舰艇,大大小小、各种用途的军舰简直是挤在一起。炸弹在舰艇周围爆炸,掀起的水柱比舰桥还高,掀起的波浪能把人冲走;虽然盟军炮火袭击时还是夜里,但天空被炮火打得像白昼一样明亮,通红通红的,能够看见一大片舰队。炮声、水声震耳欲聋,连周围的人说话都听不见。

郭成森记不清他指挥的那门舰炮发射了多少发炮弹,只记得是“数以千计”。装填手只管往炮管里装炮弹,炮弹装上就发射,打得炮管烫手。在战斗的时候,容不得他们有任何思想斗争,只想要射击,射击,再射击。不仅摧毁了大量德军的岸防设施,而且还在布雷封锁作战中,击沉一艘德国大型救生船和4艘运输船。

枪林弹雨中战斗10天21名中国军官无一伤亡

郭成森老人很少向人提起这段经历,郭成森老人的三儿子郭孝忱说,他只是从父亲教研室的同事陆儒德教授口中得知他父亲参加诺曼底登陆战的一些很少的情景,“当时,海浪汹涌,整个天空被炮火映得通红通红,周围像被炸裂了一样,令人窒息的烟雾笼罩着炮塔。大批盟军士兵从船上跳入海中,顶着齐胸的海水向海滩推进。德军重机枪扫射之后,一些快要上岸的盟军士兵倒在了水中,尸体被潮水冲上了海滩,非常惨烈。”21名留学英国的中国海军军官在枪林弹雨中战斗长达10天,无一伤亡。

护送丘吉尔

舰长特地介绍了两位中国军官丘吉尔感到十分惊讶。

“肯特”号在诺曼底登陆及登陆前几次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盟军指挥部的信任。1945年初,“肯特”号突然收到盟军总部下达的密命,护送英国首相丘吉尔率领的代表团参加即将召开的雅尔塔会议。郭成森随“肯特”号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沿途他们组织严密,小心谨慎,终于成功地将代表团护送到雅尔塔会议地点。在顺利完成任务返抵伦敦港后,丘吉尔首相破例接见了“肯特”号全体军官。

舰长特地向他介绍了郭成森和卢东阁两位年轻的中国军官,丘吉尔感到十分惊讶,紧握着郭成森的手微笑着点点头说:“很好,年轻人,我祝贺你,也感谢你!”

学成归国

有些人逐渐醒悟参加到人民海军中来

21名中国军人于1946年2月经香港返回祖国。学成回国的青年军官立刻得到国民政府海军的重用,很快被分配到海军各部队担任舰长、参谋教官等职。其中有些人逐渐醒悟,参加到人民海军中来。

王显琼、卢东阁和郭成森已相继于上世纪90年代和近日去世,目前,只有87岁的黄廷鑫一人仍生活在杭州。

卢东阁,回国后在国民政府海军中先后担任过中校参谋、舰长、海军总司令部上校作战处长。1949年2月25日,随巡洋舰“重庆”号起义,参加了人民海军,历任大连海军学校航海系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海军系技术教授学会副主任、海军学院军事学术研究部副部长等职。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1997年在北京病逝。

郭成森,1949年4月参加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活动,8月加入华东军区海军,后被任命为旗舰“南昌”号首任舰长。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该舰参观。1955年,调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官,船艺系主任,培养了一大批舰长等基层海军军官。1985年从舰艇学院研究员岗位离休。

王显琼,1949年5月参加华东军区海军,历任军事学院海军系教员、海军学院兵种教研室副主任,编写教材上百万字,被评为先进教员。10多年前病故。

黄廷鑫,1949年7月参加华东军区海军,历任护航舰“武昌”号副舰长、华东军区海军枪炮业务长、大连海军学院教员,1958年转业至杭州丝绸学校任副校长,后离休。

21名中国参战军人今何在

黄廷鑫:1918年出生,安徽省安庆市人。诺曼底战役中,在“搜索者”号轻型航空母舰上担任副值更人员。登陆当天晚上,他轮休没有值班。现居杭州。

王显琼:1917年出生,湖北人,与黄廷鑫在同一个战斗舰作战。已去世。

郭成森:1920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毕业于福建马尾海军学校。2004年5月27日去世。

卢东阁:1913年出生,河北人。是当时外派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已去世。

郭灯华:1920年出生,福建福州人,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9年去了台湾,情况不详。

张家瑾:1917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青岛海军学校,与黄廷鑫一届。后留在上海海军司令部任参谋,已去世。

钱诗奇:1917年出生,湖南人,毕业于青岛海军学校,第4期学员,后来去台湾。现况不详。

吴桂文:1915年或1916年出生,广州人,毕业于广州海军学校。刚解放时去了香港,现况不详。

王安人:1917年出生,毕业于青岛海军学校,第4期学员。解放后,台湾海峡发生轮船碰撞,其不幸身亡。

姜渝:1913年出生,四川人,毕业于国民政府电雷学校,航海专业。现况不详。

熊德树:湖南人,后来在美国病逝。

绉坚:1920年出生,四川人。毕业于青岛海军学校,后任台湾“国防部长”。现况不详。

楚渝章:1918年出生,河南人,毕业于青岛海军学校,赴英留学、接收“重庆号”。现况不详。

谢立徽:1918年出生,青岛海军学校第5期学员,后到英国留学。现况不详。

耶齐桐:资料不详。吴方瑞:上海人,轮机专业,留学英国,接收“重庆号”后回国。听说还活着。其余五人情况不详。

相关参考

丘吉尔为何坚决不还香港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盟军领袖,雅尔塔三巨头之一。他除了是一个政治家,演说家,还是一个作家和历史学家。他曾得到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在世界历史上的

雅尔塔会议,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都有哪些底牌,为何牺牲中国

雅尔塔会议,这个影响了整个二战后世界局势的会议,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相反却让整个世界进入冷战。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无比愤怒地表示,这是一个分赃的会议,充满了暗箱操作。而且三巨头在背着中国的情况下,瓜分

历史秘闻 雅尔塔会议,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都有哪些底牌,为何牺牲中国

雅尔塔会议,这个影响了整个二战后世界局势的会议,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相反却让整个世界进入冷战。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无比愤怒地表示,这是一个分赃的会议,充满了暗箱操作。而且三巨头在背着中国的情况下,瓜分

中国外交历史手抄报

1.求高一历史手抄报素材,包括古今中外的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故事只能给你指明个大致方向:政治方面可以谈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雅尔塔协议,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权力争夺等等军事方面

历史军事 揭秘盟军登陆中的中国军人 鏖战诺曼底建功勋

1943年,国民政府派遣的海军精英出国前,在重庆合影。在诺曼底海滨法国二战纪念馆前的广场上,高高飘扬着参加诺曼底战役的十几个国家的旗帜,其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特别抢眼。70年前的6月6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

历史百科 世界三巨头第二次会晤——雅尔塔会议举行

世界三巨头第二次会晤——雅尔塔会议举行丘吉尔(前左)、罗斯福(前中)和斯大林在雅尔塔合影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他们的外长、参谋长和顾问的陪同下,在苏联克里米亚

历史百科 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协定》签署

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协定》签署《雅尔塔协定》,全称为《苏美英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1945年2月11日,由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代表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秘密签署。协

赫鲁晓夫为何会主动提出归还中国旅顺港口?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然而,时过境迁。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此情况下,米

赫鲁晓夫为何会主动提出归还中国旅顺港口?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然而,时过境迁。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此情况下,米

历史百科 雅尔塔会议

亦称“克里米亚会议”。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第二次会晤。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及战后占领德国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