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官是清流,吏是濁流,可為什么管官的官卻叫吏部尚書呢
Posted 吏部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官是清流,吏是濁流,可為什么管官的官卻叫吏部尚書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官是清流,吏是濁流,可為什么管官的官卻叫吏部尚書呢
圖片來自網絡
在封建社會龐大的官僚體系中,官和吏被分別稱為「 ”清流”和「 ”濁流”,由此也可以看出,官和吏的分界還是非常明顯的,官的地位要遠高於吏。既然官的地位遠高於吏,可負責管理官員的最高官員卻叫做吏部尚書,這又是為什么呢?
官和吏的選拔
相對於吏,官員的數量還是很少的。就以一個縣為例,也僅有縣令、縣丞、縣尉、教諭是國家官員編制。在宋朝之後,又加上了一個通判。如果在該縣設置了驛站,驛丞也屬於官員。驛丞雖然只是九品官,但是如果遇到天災,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封路的情況下,驛丞馬上就變成了當地最高長官,這也算是一種應急機制吧。
縣令在封建社會被稱為百里侯,負責管理百里之內的一切事宜,僅靠縣令、縣丞、縣尉這三四個人根本就管理不過來,因此,就需要依靠吏。按照封建社會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的避嫌原則,官員都是外地人,在本地做官三四年之後就升遷走了,算是流水的兵。可吏卻不同,他們都是本地人,算作是鐵打的營盤。
圖片來自網絡
官員的選拔是靠着科舉和門蔭,而吏主要是從當地的士紳大戶中選拔。這些人對本地情況了如指掌,又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包攬詞訟、欺上瞞下,社會影響極壞。就以宋朝為例,官職雖尚屬清明,但吏治卻極其腐敗。不然,就如《水滸傳》中的宋江,一個鄉間小地主出身,哪里來的錢仗義疏財、結交江湖英雄好漢?
由此也可以看出,吏是沒有品級的,在封建社會整個官僚體系中屬於不入流或下九流。即使吏機緣巧合進入了官員隊伍,那也只能是沉居下僚,晉升無望。
吏是如何產生的
其實,在秦漢乃至魏晉之際,吏並不是如隋唐之後這般沒有地位,在整個官僚體系中也是有着一席之地的,被稱做「 ”曹”。九品中正制雖然發源於曹魏,但是,在朝廷官僚體系還未被世家大族完全把持之前,中小士族在官僚體系中還是有着一定的存在的。
隋唐實行科舉制度之後,雖然打擊了世家大族把持官僚體系的局面,提高了皇權,但在同時,也使得一些中小士族失去了靠門蔭擔任下級官員的機會。同時,朝廷又大力精簡官員數量,把過去由官擔任的職位變成吏。那些晉身無望的中小士族為了不完全喪失權力,只得擔任吏。這就是吏的由來。
圖片來自網絡
吏部尚書的由來
在漢朝成帝年間,曾經設置了列曹尚書四人,其中有一位是常侍曹,就是吏部尚書的雛形。光武年間,常侍曹改為吏部曹,專掌選職,地位比其他列曹尚書要高,這也是後世吏部尚書排名為六部之首的原因。不過,此時的吏部曹的職能僅是負責整理官員資料,而且只能任命九品及以下官員,權力並不大,俸祿也僅有六百石,但是地位很高,其在政權內部的影響力也不小。
魏晉時期,吏部曹的地位得以提高,每當某人被任命為吏部曹的時候,會被人稱為吏部尚書,而被任命為其他曹,則會被稱為XX曹或者直稱為尚書。吏部尚書這個名稱在此時正式出現,不過,此時的吏部尚書和後世的吏部尚書在權力上還不能相提並論。
隋朝統一後,隋文帝楊堅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官員的任免權。而此時,吏部尚書的權限顯然過低,滿足不了現實的需要。因此,隋文帝把過去的四曹變五曹,五曹變六曹,進而又把六曹改為六部,吏部尚書的權限也由過去只能任命九品及以下官員變成可以任命四品及以下官員,三品以上官員由吏部尚書和左右仆射推薦,皇帝任命。如此一來,官員就由推薦制度變成了任免制,權力自然就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至於管官的官還被稱作吏部尚書,其實就是對傳統的一種繼承,即使他現在管理的是官,與吏不發生關系,吏部尚書這個名字也被繼承了下來,一直傳承到了清末。
隋文帝楊堅像 圖片來自網絡
相关参考
说起买官卖官,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一般如果一个王朝的国库空虚,那么朝廷就会通过卖官的手段来增加政府的收入。在中国历史上,卖官最猖獗的时候是在东汉末年,当时的桓、灵二帝无道,大肆卖官鬻爵,直到曹
说起买官卖官,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一般如果一个王朝的国库空虚,那么朝廷就会通过卖官的手段来增加政府的收入。在中国历史上,卖官最猖獗的时候是在东汉末年,当时的桓、灵二帝无道,大肆卖官鬻爵,直到曹
明朝最大的官是什么?最大的不止是首辅! 明代的官制,一开端是因循唐宋的轨制的,设有丞相称职。厥后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思索,将丞相给撤了,将中书省的权利发出
历史人物 延禧攻略张东官是真实存在的吗?张东官的历史原型是谁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最近正在热播一部电视剧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就是清朝时期的故事,当然了,电视剧的剧情还是非常的精彩的,里面的女主魏璎珞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了令妃娘娘,在这过程当中,还是经历
在美国国防情报局「”中国第373号”档案中,有此记录:「”他是唯一一个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见到蒋介石的人。”这个人一旦在蒋府出现,侍从室主任只消通报一声「”戴先生来了”,就径直把他引到蒋介石的书房中
中国古代官员是分品级的,就是官的等级,最高的官是一品大员,不过清朝的一品大员对应的官职和你想的不太一样。总督之类的大官并不是正一品。往细了说清朝官员的品级是有9个大档,18个小档次,也就是“九品十八阶
上官婉儿是唐代着名的女官,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她于景龙四年(711年)被发动政变的李隆基所杀。女官又称内官、宫官,俗称女太监,是指替帝王家打理后宫事务、又没有妃嫔名分的高级宫女。作为帝王后妃体制的伴生之物,女...
芳官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府从小买来养着的十二优伶之一。因为许多朋友对于十二优伶到底是男是女,存在疑问,因此小编在此特别点明,十二优伶包括芳官在内都是女生。芳官在戏中为正旦角色,原姓花
张之洞巧谏慈禧——讲究分寸,游刃有余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号称“清流”的言官是朝廷中的一景。这些言官经常激浊扬清,讥讽时政、抨击权贵,尤其喜欢为难那些手中掌握大权的地方督抚。时人使清流谐音将他们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