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服饰有何特点?其盛装是什么样的

Posted 拉祜族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拉祜族服饰有何特点?其盛装是什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拉祜族服饰有何特点?其盛装是什么样的

拉祜族男子身穿浅色右衽交领长袍和长裤,喜欢佩刀,系腰带,脚穿布鞋,头戴包头,长袍两侧有较高的开衩,领口衣襟等处用深色布条镶边,包头用白红黑等各色布条交织缠成。

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穿的是黑布长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且开衩较高,立领右襟,缀有银泡装饰,喜欢用红色或白色花边镶缀在袖口、襟边,显得光艳美丽。下穿长裤。西双版纳有的妇女剃光头,包黑包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银牌)。

澜沧茨竹河、双江勐库、沧源、耿马等地穿长衣、长裤的拉祜族妇女,普遍束腰带;腰带多用红、绿、黄色布制作;腿上配有脚统,用青蓝布制成,长约一尺,上有精致的几何图案装饰。衣服饰品拉祜女性都较注重衣服上的饰品。

最初的服饰较为简单,只在衣服的斜开襟、手袖边、背肩等处,用红、白、黄小块包布镶边。随着手工业的发展,用白银制作的各种服饰制品,倍受拉祜妇女喜爱。主要有银泡、银吊子、银钮扣、银手镯、银项圈、银耳环等。

每逢喜庆日子,拉祜女性特别是青年妇女,都要身着用银制品装饰的盛装,带上耳坠耳环,脖系项圈,头缠包头聚集在一起,这时到处是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的景象。同时,银饰品也是拉祜青年男女互赠的信物。

“背袋”饰品“背袋”既是拉祜族的生产生活用品,以是男女共同喜爱的服饰之一。无论走到哪里,拉祜人都挎一个背袋,装上生产、生活必需品。拉祜背袋的装饰,有的用小块花色布组成几何图案,有的用银泡或绒丝线制作,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多数由美丽的拉祜女手工制作而成。

相关参考

拉祜族传统房屋是啥样的?有何民族特点

拉祜族传统房屋建筑形式是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有方形及椭圆形两种。房屋大小不一,陈设简单,起居饮食都在一处。困火搪而眠,许多贫苦农民无被盖,垫竹篱,盖蓑衣,烧火取暖。与汉族、彝族杂居或毗邻而居的拉祜

水族服饰有何历史?水族便装与盛装啥样

水族服装简史水族是古代“骆越”的一支,秦代时迁入黔、桂边境。唐宋时,水族妇女“束发椎髻”。明代,男子留长发,绾结于头顶,穿交领、无扣长衫。由于明代政府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政策,大量汉民迁入水族居住地区

黎族女子服饰是啥样的?黎族女子服饰特点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有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女裙,我们称之为

拉祜族衣服有何特点?拉祜族穿衣有何习俗

拉祜族人民穿的衣服,解放前还处于各家各户自己种棉,自己用简单的纺车纺纱,用极简陋的织布机织布,布织成后染成蓝色、青色,做成衣服。拉祜族最喜欢黑色,认为黑色最好看。解放后,国家每年由内地调入各色的棉布和

羌族男子服饰有何特点 羌族服饰简介

羌族古代服饰中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纺织毛布简单,其产生应该也是三千年前的事。文献记载,两汉时甘青羌人“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后汉书·西羌传·集解》引郭义恭《广志》)。而与之相同时期的

土族男子服饰有何特点 土族服饰

土族青壮年男子一般戴红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红缨帽,系一种织锦镶边的圆筒形毡帽,为土族语“加拉·莫立嘎”的意译。相传由清代朝帽演变而来。因红顶连一绺长约五寸的红缨,故名。“鹰嘴啄食”毡帽,其样式为帽

哈萨克族服饰有何特点 哈萨克族服饰文化

哈萨克族的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哈萨克族男子的服饰大都宽大而又结实,主要用牲畜的皮毛做衣料,便于骑马和

拉祜族音乐有何民族风情?拉祜族音乐特点

拉祜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口304174人(1982年统计)。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拉祜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和器乐两大类。【民间歌曲】

德昂族头饰有何民族特点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区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

回族的建筑风格是啥样的?与其的信仰有何关系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伊斯兰教在回族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穆斯林分布地区广阔,社会文化背景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大致分为内地伊斯兰文化和新疆伊斯兰文化。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