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人类的文明起源于哪个时代

Posted 流域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大全 人类的文明起源于哪个时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类的文明起源于哪个时代

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两河流域
地球上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两河流域,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河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古代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间之地.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了苏美尔人.对于苏美尔人,人们虽然至今还不知道他们是哪一族人.但他们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却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公认.“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首先出现人类的文明,得益于“那里生长的枣椰树,不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木材;那里的芦苇荡里,有各种野禽小兽,还有鱼类,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而尤为可贵的是,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聪明的苏美尔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成功地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的楔形文字.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用两河流域的粘土制成写作材料,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棒作笔印刻成的文字,由于字形像楔,故称之为楔形文字.除了楔形文字外,苏美尔人已能把五大行星和恒星区别开来,并将肉眼能看到的星辰划分为星座,以后又从星座中划分出黄道十二宫.此外,还有文学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它长约3500行,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
尼罗河的赠礼──埃及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下游,远在旧石器时代,非洲北部已有居民.那时北非的气候温和湿润、布满草丛森林,当时的居民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大约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北非气候逐转为干旱,并出现了沙漠.但纵贯境内的尼罗河却把埃及变成了沙漠中的绿洲,于是许多居民便陆续迁到尼罗河两岸.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在埃及境内的一段,每年六七月间因上游山洪下泻逐渐淹没河谷两岸,九十月达高潮,十一月开始退潮.泛滥期间,久旱的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待洪水消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古埃及人把尼罗河视若神明,为之编制神话颂诗.如埃及一首古诗有这么一段诗句:“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
因此,尼罗河为古埃及人带来了发达的古代农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埃及的文字、文学、建筑、艺术和科学等,对古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东岸各国有过较大的影响,对人类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如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字,传给了地中海东岸的商业氏族腓尼基人,并由此形成了希腊字母.埃及文字除象形字多用于铭刻以外,祭司体和氏书体一般写在纸草上.纸草是由尼罗河下游的人们制作而成的,沼泽地区的一种高杆植物茎部富有纤维性,将其剖成长条,再用树胶粘联起来.它不但是古埃及人使用的纸张,随后也成为地中海东部地区通用的纸张.在科学知识方面:①已知40多个星座.②制定历法,把全年分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增加5天作节日之用.这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第一部太阳历.③金字塔的建造,说明埃及人已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④医学上,医生有专业分工,如治疗眼疾、牙痛、外伤等.此外,古埃及的金字塔建筑、狮身人面像的雕塑等都表现出高超的艺术.
南亚文明的滥觞──古印度河流域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我国西汉称为“身毒”,东汉时叫“大竺”等,至唐代玄奘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把印度与亚洲大陆隔开,在地理上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这块大陆的南半部是一个三角形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其流域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主要舞台.南部德干高原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山地起伏,高原两侧的沿海是平原,气候良好,雨量充沛,适于农耕.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印度河主要是农业文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以及紫花豌豆、甜瓜、芝麻、椰枣和棉花──印度河流域是最早用棉花织布的地方.已经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牦牛、水牛等.古代印度与外部世界也有相当的贸易关系,在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2300年的废墟中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在波斯的巴林岛上也发现了一些古印度河流域的产品.古印度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最古老的文献是《吠陀》和史诗《摩河阿罗多》、《腊玛延那》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有阿旎陀石窟的艺术表现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十个数字符号的发明,后经阿拉伯人略加修改传至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西方文化的源头──克里特岛的文明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中心,岛上土壤肥沃,以盛产鱼、水果,尤其是橄榄油而出名.岛的周围海面风平浪静,气候条件宜于小船航行,因而利于商业贸易.从克里特岛可北达希腊大陆和黑海,东到地中海东部诸国家和岛屿,南抵埃及,西至地中海中部和西部的岛屿和沿海地区,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几乎都可始终见陆地,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克里特成为地中海贸易中心.它的地理位置不仅对商业发展,而且对文化发展也是很理想的.克里特岛人与外界的距离是近的,近到可以受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各种影响;然而又是远的,远到可以无忧无虑地保持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公元前3000年中期,克里特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产生了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文明具有水陆双重性.岛上山区布满森林,提供了建造远航海船的木材.他们驾着单桅海船,满载着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叙利亚的马和木材,爱琴诸岛的银、陶器和大理石,塞浦路斯的铜,自己岛上的橄榄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总的来说,古代作家把克里特岛称作“伟大、富有、衣食充足”的有福人之岛.最能体现克里特文明的是它的建筑,如米诺斯王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里面千门万门、曲折相通,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迷宫”之称.其中最了不起的是复杂的取水和排水系统,天一下雨,雨水便把下水道冲刷得干干净净,工匠还可以到里面维修.到近代为止,还没有谁能超过它.
华夏的文明摇篮──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是世界的又一个文明发源地,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河西走廊东面的广大地区.一般认为,黄土是在地质年代较近的第四纪的寒冷干燥时期,由强劲的西北风吹送来的.其源地在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的干旱沙漠地区.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超过100多米.其天然的肥力,不逊于当时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土壤.因此,黄河流域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样,产生了古代文明.
黄河流域的文明由诸多成分组成,如陶器、丝织品、青铜、文字、大麦、小麦、羊、牛、马等.黄河流域的青铜冶铸技术在世界上居遥遥领先的地位,当时祭拜祖先时用来存放肉类、谷物和酒等祭品的礼器都是青铜制的.青铜制品大小各异,表面饰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形花纹和许多真实或想象的动物图案.在商朝废墟中发现的表意文字──甲骨文,对中国和整个东亚的历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商朝的文字大多发现于龟甲兽骨上,这些龟甲兽骨是当时的人用来占卜吉凶祸福的──这也是中国人一个独特的习俗.还有,中国古代精美的陶器和丝织品在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后来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取名、以及英语中的“china”既是中国又是瓷器之意,可见一斑.
可以说,人类文明源于大河文明.这些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加上当时温暖的气候条件,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明,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向外传播.他们或向当时的野蛮之地播洒文明之光,或在与别的文明的碰撞、融合中继续传播、最终形成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大格局,也为此后世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人类的文明起源于哪一个时代

埃及,这是最早的,但是在苏格拉底的著作中提到传说在一万多年前大西洋有个十分强大的国家叫大西国

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时期,人们曾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也就是《旧约全书》中的"希纳国"(Land of Shinar)。

人类的文明起源于什么时代

我认为选c

人类文明起源于那个时代

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时期,人们曾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也就是《旧约全书》中的"希纳国"(Land of Shinar)。苏美尔位于过去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的南部,南临波斯湾,由若干块荒芜的、被风乱吹的小平原组成。约公元前3500年时,一些已改进生产技术,正在耕种这片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地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
公元前3500年只是个大概的日期,确定这样一个日期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过渡的时间无论指定为一年、十年还是100年,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知道,从食物采集转变到食物生产,并不是因为某人偶然想起农业而突然发生的。同样,从部落文化过渡到文明,也不是因为当时有人想象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才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过程。

人类的文明起源于什么?

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分布 人类文明的摇篮──古代两河流域 地球上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两河流域,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河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古代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间之地。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了苏美尔人。对于苏美尔人,人们虽然至今还不知道他们是哪一族人。但他们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却得到了较为一致的公认。“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首先出现人类的文明,得益于“那里生长的枣椰树,不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木材;那里的芦苇荡里,有各种野禽小兽,还有鱼类,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而尤为可贵的是,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聪明的苏美尔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成功地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的楔形文字。正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用两河流域的粘土制成写作材料,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棒作笔印刻成的文字,由于字形像楔,故称之为楔形文字。除了楔形文字外,苏美尔人已能把五大行星和恒星区别开来,并将肉眼能看到的星辰划分为星座,以后又从星座中划分出黄道十二宫。此外,还有文学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它长约3500行,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史诗。 尼罗河的赠礼──埃及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下游,远在旧石器时代,非洲北部已有居民。那时北非的气候温和湿润、布满草丛森林,当时的居民以渔猎和采集为生。大约在1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北非气候逐转为干旱,并出现了沙漠。但纵贯境内的尼罗河却把埃及变成了沙漠中的绿洲,于是许多居民便陆续迁到尼罗河两岸。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在埃及境内的一段,每年六七月间因上游山洪下泻逐渐淹没河谷两岸,九十月达高潮,十一月开始退潮。泛滥期间,久旱的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待洪水消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古埃及人把尼罗河视若神明,为之编制神话颂诗。如埃及一首古诗有这么一段诗句:“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 因此,尼罗河为古埃及人带来了发达的古代农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埃及的文字、文学、建筑、艺术和科学等,对古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东岸各国有过较大的影响,对人类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如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字,传给了地中海东岸的商业氏族腓尼基人,并由此形成了希腊字母。埃及文字除象形字多用于铭刻以外,祭司体和氏书体一般写在纸草上。纸草是由尼罗河下游的人们制作而成的,沼泽地区的一种高杆植物茎部富有纤维性,将其剖成长条,再用树胶粘联起来。它不但是古埃及人使用的纸张,随后也成为地中海东部地区通用的纸张。在科学知识方面:①已知40多个星座。②制定历法,把全年分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增加5天作节日之用。这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第一部太阳历。③金字塔的建造,说明埃及人已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④医学上,医生有专业分工,如治疗眼疾、牙痛、外伤等。此外,古埃及的金字塔建筑、狮身人面像的雕塑等都表现出高超的艺术。 南亚文明的滥觞──古印度河流域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我国西汉称为“身毒”,东汉时叫“大竺”等,至唐代玄奘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把印度与亚洲大陆隔开,在地理上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这块大陆的南半部是一个三角形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其流域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主要舞台。南部德干高原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山地起伏,高原两侧的沿海是平原,气候良好,雨量充沛,适于农耕。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印度河主要是农业文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以及紫花豌豆、甜瓜、芝麻、椰枣和棉花──印度河流域是最早用棉花织布的地方。已经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牦牛、水牛等。古代印度与外部世界也有相当的贸易关系,在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2300年的废墟中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在波斯的巴林岛上也发现了一些古印度河流域的产品。古印度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最古老的文献是《吠陀》和史诗《摩河阿罗多》、《腊玛延那》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有阿旎陀石窟的艺术表现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十个数字符号的发明,后经阿拉伯人略加修改传至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西方文化的源头──克里特岛的文明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中心,岛上土壤肥沃,以盛产鱼、水果,尤其是橄榄油而出名。岛的周围海面风平浪静,气候条件宜于小船航行,因而利于商业贸易。从克里特岛可北达希腊大陆和黑海,东到地中海东部诸国家和岛屿,南抵埃及,西至地中海中部和西部的岛屿和沿海地区,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几乎都可始终见陆地,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克里特成为地中海贸易中心。它的地理位置不仅对商业发展,而且对文化发展也是很理想的。克里特岛人与外界的距离是近的,近到可以受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各种影响;然而又是远的,远到可以无忧无虑地保持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 公元前3000年中期,克里特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产生了克里特文明。克里特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文明具有水陆双重性。岛上山区布满森林,提供了建造远航海船的木材。他们驾着单桅海船,满载着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叙利亚的马和木材,爱琴诸岛的银、陶器和大理石,塞浦路斯的铜,自己岛上的橄榄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总的来说,古代作家把克里特岛称作“伟大、富有、衣食充足”的有福人之岛。最能体现克里特文明的是它的建筑,如米诺斯王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里面千门万门、曲折相通,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迷宫”之称。其中最了不起的是复杂的取水和排水系统,天一下雨,雨水便把下水道冲刷得干干净净,工匠还可以到里面维修。到近代为止,还没有谁能超过它。 华夏的文明摇篮──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是世界的又一个文明发源地,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河西走廊东面的广大地区。一般认为,黄土是在地质年代较近的第四纪的寒冷干燥时期,由强劲的西北风吹送来的。其源地在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的干旱沙漠地区。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超过100多米。其天然的肥力,不逊于当时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土壤。因此,黄河流域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样,产生了古代文明。 黄河流域的文明由诸多成分组成,如陶器、丝织品、青铜、文字、大麦、小麦、羊、牛、马等。黄河流域的青铜冶铸技术在世界上居遥遥领先的地位,当时祭拜祖先时用来存放肉类、谷物和酒等祭品的礼器都是青铜制的。青铜制品大小各异,表面饰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形花纹和许多真实或想象的动物图案。在商朝废墟中发现的表意文字──甲骨文,对中国和整个东亚的历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商朝的文字大多发现于龟甲兽骨上,这些龟甲兽骨是当时的人用来占卜吉凶祸福的──这也是中国人一个独特的习俗。还有,中国古代精美的陶器和丝织品在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后来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取名、以及英语中的“china”既是中国又是瓷器之意,可见一斑。 可以说,人类文明源于大河文明。这些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加上当时温暖的气候条件,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明,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向外传播。他们或向当时的野蛮之地播洒文明之光,或在与别的文明的碰撞、融合中继续传播、最终形成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大格局,也为此后世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人类文明起源于哪个地方?

人类的文明源于哪里?近日,俄罗斯《真理报》独家披露说,最新的研究发现,地球人类的文明可能源于万年冰雪履盖的南极大陆!而这一发现甚至曾得到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支持。
爱因斯坦:南极可能存在史前文明。
据俄罗斯《真理报》披露,爱因斯坦和不少的科学家坚信,如今冰天雪地毫无生机的南极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爱因斯坦认为,一万多年前,北极不在北极点上,而在今天的加拿大北海岸附近;南极也不在南极点上,而位于温带地区。那个时候,温度气候均适宜的南极大陆也许曾孕育了一种高度发达的古文明。然而好景不常,因为地壳发生了逆时针大移动,北极漂移到了今天的位置,南极漂移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点,气候突然异常寒冷,大陆被冰雪覆盖,南极文明也就随之消失了。非常有意思的是,远非只有爱因斯坦一人持这种观点,与他持类似观点———人类文明可能源于远古南极的科学家不在少数。

人类文明起源于哪里?

古代文明的起源 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时期,人们曾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也就是《旧约全书》中的"希纳国"(Land of Shinar)。苏美尔位于过去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的南部,南临波斯湾,由若干块荒芜的、被风乱吹的小平原组成。约公元前3500年时,一些已改进生产技术,正在耕种这片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地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 公元前3500年只是个大概的日期,确定这样一个日期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过渡的时间无论指定为一年、十年还是100年,都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知道,从食物采集转变到食物生产,并不是因为某人偶然想起农业而突然发生的。同样,从部落文化过渡到文明,也不是因为当时有人想象出城市中心和城市文明才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过程。本章的目的就是考察这一过程的性质和起源。 一、文明的性质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一切特征。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埃及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则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各地各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用作一般的指南。 最终形成的不是同一种文明,而是"类型"极其多样的文明。正如前一章所提到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是与各特定的环境相适应的;因此,随着各环境中耕种和畜牧所居的地位的不同,随着各环境中栽培的植物和畜养的动物的种类的不同,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也彼此显着地不同。现在,文明的情况也是如此,各种文明由于各自发展时与世隔绝的程度不等而相应地不同。美洲的玛雅人文明、阿兹特克人文明和印加人文明是独自发展起来的,因而,可以很清楚地将它们与欧亚大陆上较早形成的那些文明区别开来。欧亚大陆上的文明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独特性取决于各自的所在地与中东最早的文明中心地相隔之远近。中国与中东之间相隔一片辽阔的、荒漠的地区,并有大山作屏障,因此,从古代最早时候起直至今天,中国文明一直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彼此相异。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首先要走向文明,尤其是考虑到实行平等主义的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有许多方面是很吸引人的。现代马达加斯加岛的塔纳拉人的经历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塔纳拉人只是最近才过渡到文明阶段,所以人类学者拉尔夫·林顿能把他们的经历全都记载下来。塔纳拉人在过渡到文明之前,是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种植早稻。第一年他们可以得到丰收,但从第二年起产量逐渐下降。因此,每当田地的肥力耗尽时,他们就得迁移,重建村庄。经常的迁移使他们不可能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的所有权归村社掌握。村里的长者尽可能公平地把土地分配给每个同堂家庭。每个同堂家庭都由若干家庭组成,这些家庭一起劳动,然后按需分配产品。这是个典型的实行平等主义的部落社会,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地位方面。都没有任何重大差别。 当有些家庭仿效东面的邻居改种水稻时,这一切全都改变了。天然水田的面积很有限,无须投入整个同堂家庭的劳动力,因而这种新型的农业就由某些家庭单独经营。他们一年到头在水稻田里劳动,不再把田归还村庄,重新分配。由于适合种水稻的田地很少,从前无阶级的塔纳拉社会现在分裂了:少数人成为土地所有者阶级,而绝大多数人则没有希望得到这种更能生产粮食的土地。 当种植旱稻的农夫被迫定期地向新的地方迁移,而种植水稻的农夫仍留在原来的小块土地上时,这一阶级分裂更为明显了。战争也由于这种新型的经济而受到影响,那些长期定居的村民现在不惜花费时间,努力建造结构复杂的城堡,来阻挡传统的抢劫集团的侵扰;并致力于俘虏那些流民,把他们变成奴隶,因为奴隶正显示出一种新的重要性。早先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经营农业时,奴隶派不上什么用处,但是现在,可以把奴隶派到田里,让他们一年到头地劳动。早先的民主也由新发展起来的社会取代了;在这新社会的顶端是专制国王,国王的下面是贵族,他们拥有国王分给他们的土地,然后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社会的最底层是奴隶,由战俘和他们的后代组成。最后,随着财产成为提高自我的唯一手段,逐渐形成一系列新的社会准则。人类学者拉尔夫·林顿最后写道,"从塔纳拉村落到塔纳拉王国,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在经常迁移、自给自足的塔纳拉村落,没有阶级,只有牢固的同堂家庭;而到了中央集权,臣民定居的塔纳拉王国,社会由于经济差别而分裂为阶级,门第有如礼仪,被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当一步一步地追溯塔纳拉人的整个转变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可以发现,转变的每一步都是由种植水稻引起的。" 塔纳拉人的转变过程,只是公元前四千纪时瓦解中东的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最终导致城市革命和文明出现的那个转变过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二、美索不达米亚发源地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山峦重叠。在那里,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从而完成了农业革命。在那里,人们现在又开始第二次伟大的冒险,他们从山区迁移到大河流域,逐步发展起新的、生产率更高的灌溉农业和新的社会制度。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文明的出现。 从高地迁移到低地,使新石器时代的农人们遇上了一系列新问题,如:降雨量不足,烈日蒸晒,河水定期泛滥。没有建筑用的石块,等等。但是低地的长处超过了它的短处:那里生长的枣椰树,不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大量木材,不过这些木材的质地不太好;那里的芦苇荡里,有各种野禽小兽,还有鱼类,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而尤为可贵的是,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这一新环境中蕴藏了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就是一种挑战。最早的农人们以适应环境的非凡本领成功地响应了这一挑战。公元前四千纪时,他们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技术进步。 在山峦重叠的高地种植农作物时,降雨量还勉强够,但到了地势很低的流域地区,降雨量则非常不足。要耕种这片肥沃的冲积上,就必须实行农业灌溉,所以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较他们早先在多石的山坡上夺得的产量要高得惊人。公元前2500年的文献记载说,一块大麦田的平均产量是播种量的86倍!食物比过去充裕多了,品种也比过去多多样,而且,由于实行农业灌溉,食物的来源也比过去更有保障。食物的增加意味着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又使更多的灌溉沟渠,更多的新农田,更多的食物成为可能。 在灌溉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兴的冶金术也被逐渐掌握。冶金术对燧石罕见的流域地区的移民们来说,用处特别大。最初,他们把天然金属看作是极其坚韧、可锻的石头,用反复锤打和磨制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加工。直到他们学会用熔炼的方法从矿石中提炼金属时,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冶金术。最早提炼的金属大概是铜。后来人们发现,铜经过热处理能成为液体,并能表现为各种容器或模型的形状;而冷却后,铜又变硬。而且其边刃的锋利比得上石头。到公元前3000年时,中东和印度的居民已普遍知道,在铜里面加少量其他金属,可以冶炼出更为经久耐用的合金。最后,他们发现,在冶铜时接进一些锡,效果最理想,由此产生的青铜明显地胜过石头。用青铜制造武器特别受欢迎,因为石头易碎,打仗时不可靠。但是,铜和锡这两种金属不多见,所以青铜在当时是很昂贵的,未能普遍采用,如用来制造工具等。
麻烦采纳,谢谢!

相关参考

知识大全 最早的人类历史文明起源于什么时候

最早的人类历史文明起源于什么时候西亚苏美尔-阿卡德文明最有代表性的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的楔形文字中国夏商周文明代表性是青铜器具的大量使用非洲古埃及文明代表性是金字塔、神庙等崇拜祭祀欧洲古希腊文明在

知识大全 人类起源于多少年前 人类的文明社会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人类起源于多少年前人类的文明社会在什么时候开始的世界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是一八九一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发现的爪哇猿人,距今六十至八十万年。爪哇猿人同一九二七年在我国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一度被世界公认

知识大全 怎样理解旅行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这样一种说法

怎样理解旅行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这样一种说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劳动的社会大分工之后,社会分工的范围扩大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剩余数量迅速增加,所以产品出现在交换。

知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什么时间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什么时间?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重点在文献记载的“五帝”时期至秦王朝的建立,即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21年。初步拟订的课题包括:黄帝、炎帝和尧舜禹

知识大全 怎样理解西方文明起源于地中海

怎样理解西方文明起源于地中海?我们说的西方文明很大部分是指欧洲文明及后来美国吸和演化的欧洲文明。地中海沿岸有两个国家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是希伯来(即现在的以色列)。一个是希腊。圣经分为<

知识大全 中国最早的经商活动起源于什么时代

中国最早的经商活动起源于什么时代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ē)伯,故《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始祖。阏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

19世纪,对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起决定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__

19世纪,对开辟人类生活新时代起决定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_____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C、电磁学说的发展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答案:C解析:19世纪前期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养生,透射文明之光

人类何以走出动物世界,步入有思想、有智慧的文明时代?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探索和追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在地球上,也还只有人类可以利用“煎、炸、烹、煮”等方式裹腹,可以说,养生学说的建立,从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首先起源于他对__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首先起源于他对_____A、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思考B、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的思考C、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思考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考答案:A解析:A首先,建国

知识大全 三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

三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个时期--蒸汽时代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