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养儿颗粒

Posted 生境

篇首语: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醒脾养儿颗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醒脾养儿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

醒脾养儿颗粒的基本资料

醒脾养儿颗粒(现代标准)

名称醒脾养儿颗粒

拼音xing pi yang er ke li

成份一点红、毛大丁草、山栀茶、蜘蛛香。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苗医:中医: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燥盗汗,遗尿夜啼。

规格每袋装2克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2克,一日2次;一岁至二岁一次4克,一日2次,三岁至六岁一次4克,一日3次;七岁至十四岁一次6~8克,一日2次。

禁忌糖尿病患儿禁服。

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2、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及腹胀重、腹泻次数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4、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干燥处。

有效期24个月。

执行标准WS-10337(ZD-0377)-2002

醒脾养儿颗粒相关中药材

1、毛大丁草

别名兔耳风,小一枝箭,一枝香,白眉,一柱香,扑地香,白花一枝香,头顶一枝香,磨地香,兔耳风,毛耳风,无风自动草,贴地风,一炷香,头顶一枝草,贴地消,巴地香,四皮香,满地香,伏地老,天灯芯,锁地虎,白花一支香,银高杯,毛扶郎花。

来源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地、山坡、路边、田边。分布江苏、浙江、四川、广西、广东、云南等地。产于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叶丛生于基部,叶片皱缩,展开后呈矩圆形或卵形,叶面黑褐色,叶背棕褐色,被黄白色绵毛;质极脆弱,有时叶丛中留有一棕黄色的花,花梗中空。带根的全草在根茎部丛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长可达11厘米,外表棕灰色,质脆,断面黄白色。味涩。以干燥、叶多、少破碎者为佳。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发汗,利水,行气,活血。治伤风咳嗽,哮喘,水肿,胀满,小便不通,小儿食积,妇人经闭,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流注。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小儿食积”②《分类草药性》:“散寒,治咳嗽,风湿”③《天宝本草》:“治痈疽,发背”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宣肺气,发汗,散寒消风,止咳定喘,止百日咳。”。⑤《江西民间草药》:“偏头痛,齿痛;小儿高热烦渴、急惊风,水煎服。疔疮捣敷患处”⑥《四川中药志》:“治阴虚白带,梦遗精滑,面部浮种。并外涂巴骨流痰”⑦《闽东本草》:“去湿,行气,利水,通经破瘀。治水肿,胀满,疝气,偏坠,黄胖,经闭,食积,腰胯酸痛,小便不通”

2、蜘蛛香

别名豆鼓菜根,九转香,雷公七,马蹄香,鬼见愁,臭狗药,磨脚花,连香草,香草子,养血莲,臭药,乌参,豆鼓菜根,小马蹄香,大救驾,土细辛,心叶缬草,养心莲,猫儿屎,老虎七,香草。

来源为败酱科植物心叶缬草、阔叶缬草的根茎。9~10月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沙,晒干。

生境分布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结节状,圆形或扁圆形,微弯曲,不分叉,长3~5厘米,径0.7~1.3厘米,棕褐色或茶褐色。表面有较绸密的环形突起,不甚规则,底面有多数须根痕。芦头平截,可见茎、叶残基。质坚实,断面黄褐色。有缬草样特异香气。以粗壮、坚实、黄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行气,散寒,活血,调经。治发痧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肺气水肿,风寒感冒,月经不调,痨伤咳嗽。①《纲目》:“辟瘟疫、中恶”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顺气,消食。治腹胀痛,胃气痛。又治惊风”③《贵阳民间药草》:“治气胀,发痧,腹痛,止水泻”④《广西中药志》:“除湿散寒,治脚气水肿,脾胃食滞,外敷疮疖”⑤《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头痛,关节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疖疮”⑥《云南中草药》:“治消化不良,小儿咳嗽,疳积,流感,疟疾”

3、一点红

别名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红背叶。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DC.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村边。主产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4、蜘蛛

别名次蠹,蛛蝥,蠾 螋,蝳蜍,网工,蝃蝥,社公,网虫,扁蛛,圆蛛,癞癞蛛,蛛蛛,次蟗,蠾蝓,缀蝥,蚰蟱,到麻,大腹圆网蛛,檐蛛。

来源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等的全虫。夏、秋间捕捉,入沸水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解毒。治狐疝偏坠,中风口歪,小儿慢惊、口噤,疳积;疔肿,瘰疬,疮疡,蜈蚣、蜂、蝎螫伤。①《别录》:“主大人小儿癀。”“疗小儿大腹丁奚三年不能行者”②陶弘景:“蜂及蜈蚣螫人,取置肉上,则能吸毒。又以断疟及干呕、霍乱”③《唐本草》:“主蛇毒,温疟,霍乱,止呕逆”④《日华子本草》:“斑蜘蛛治疟疾,疔肿”⑤《本草图经》:“蛇啮者涂其汁,小儿腹疳者,烧熟啖之”⑥《纲目》:“主口歪,脱肛,疔肿,胡臭,齿匿”⑦《长沙药解》:“破瘀消肿”⑧《本草求原》:“治红云血癣”⑨《吉林中草药》:“治瘰疬,疔疮,蜂、蝎螫伤”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关参考

醒脾开胃颗粒

醒脾开胃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醒脾开胃颗粒的基本资料醒脾开胃颗粒(现代标准)名称醒脾开胃颗粒拼音jianpikaiweikeli成份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

醒脾开胃冲剂

醒脾开胃冲剂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醒脾开胃冲剂的基本资料醒脾开胃冲剂(现代标准)名称醒脾开胃冲剂拼音XingpiKaiweiChongji成份谷芽稻芽荷叶香椽佛手白芍甘草使君子冬瓜子性状本品为浅

大醒脾散

大醒脾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8味。大醒脾散的基本资料大醒脾散(《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处方人参、茯苓、木香(炮)、全蝎(焙)、南星(炮)、白术、陈皮、石莲肉、甘草(炙)、丁香、砂仁、白附子(炮)各等

醒脾散

醒脾散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2条,相关中药材10味。醒脾散的基本资料醒脾散(《活幼口议》卷十四)处方木香(炮)3克全蝎(炒)1.5克天麻(炒)3克人参0.3克白茯苓3克白术(炒)3克甘草(炙)3克白僵蚕

安胃醒脾汤

安胃醒脾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安胃醒脾汤的基本资料安胃醒脾汤(《明医指掌》卷四)处方白术1钱,白茯1钱,滑石(水飞)7分,砂仁(炒)7分,木香(煨)5分。功能主治脾胃俱受病,吐泻兼作者。用法用

醒脾升陷汤

醒脾升陷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醒脾升陷汤的基本资料醒脾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处方生箭耆12克白术12克桑寄生9克川续断9克萸肉(去净核)12克龙骨(煅,捣)12克牡蛎(煅、捣)1.2

导气醒脾汤

导气醒脾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导气醒脾汤的基本资料导气醒脾汤(《点点经》卷一)处方条参1钱,黄耆1钱,砂仁1钱,官桂1钱,六曲1钱,茯苓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青皮1钱5分,陈皮

调理众病醒脾散

调理众病醒脾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0味。调理众病醒脾散的基本资料调理众病醒脾散(《准绳·幼科》卷七)处方木香、白术(并湿纸裹煨)、人参、茯苓、草果子、甘草(炙)、陈橘皮、厚朴(缩砂水煮)、紫苏子各

醒脾

是治疗脾气虚寒运化无力的方法。脾气虚寒,表现为食欲不振,食物不消化,有时嗳气,大便溏,有时腹隐痛喜热按,舌贸淡,脉弱等。用醒脾散(党参、白朮、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陈皮、厚木、苏梗各等分,为散,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以养儿育女吗?

一般而言,慢性肾炎活动期、慢性肾炎伴有严重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妇女不宜生育,因为休养对治疗慢性肾炎有重要意义。妊娠可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病情恶化,肾功能急剧减退。  慢性肾炎活动期,即尿中除蛋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