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爻辞之养生观(下)

Posted 大意

篇首语:不一定终身受雇,但一定终身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易经》卦爻辞之养生观(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动、静及节与科学养生

先民重视养生,易经颐卦、艮卦、具体为我们提供了健身的方式与要求。

颐卦卦辞云“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颐:指颊,腮,下巴;引伸牙床骨。这段卦辞的大意是:为颐养之道问卜,得吉善之占。观察别人颐养天年,便明白自己通过叩齿以保持牙齿坚固的重要性。“初九,舍尔(而)灵龟,观我朵颐,凶”。尔,而,均有你义。朵通“揣”,读为duǒ,动义,这一爻辞大意是,舍弃你灵龟式的长寿酒,只观察我的鼓漱动作,是不好的。“六二,(曰)颠颐,拂经于丘(北)颐,征(正)凶”。颠,摇晃。拂,通“”,为农具连枷。经,人体经脉、经穴。北,为古“丘”字之误。正,古“征”字。这一爻辞大意是,面颊晃动以养颐,但觉神经像打连枷那样反复振颤,而又处在不平坦的地方,再继续前进就有凶险了。“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这一爻辞的大意是,面颊像打连枷那样反复振颤,问卜得凶险之占。因为长期颐养而不受用,是无所益的。“六四,颠颐,吉。虎视眈(沈)眈(沈),其欲(容)逐(笛)逐(笛),无咎”。沈沈通“眈眈”,深邃的样子。欲、容,均有受义。逐逐疑为“□”的省写,速义。这一爻辞的大意是,面颊晃动以养颐,问卜得吉善之占。坚持转动眼睛,就会像老虎那样威武,其受益是迅速的。因而,没有什么麻烦。“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如果觉得神经像打连枷那样反复振颤,只有呆在家里,问卜是吉善的。但千万不要去过河。“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由,行义。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养颐之道付诸行动,并坚持不懈,问卜是吉善的,还适合过河。涉川,实际上包含游泳活动。

艮卦卦辞云:“艮(根):艮(根)其背(北),不获其身。行其庭(廷),不见其人。无咎”。艮,根,均有坚固义,俗称山脚为山根。北,古“背”字。廷,古通“庭”。这段卦辞的大意是,含胸拔背,像山一样入静,不晃动全身。即使有人从庭院过来,由于思想高度集中,也就如同没有见到那人一般。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初六,艮(根)其趾(止),无咎,利永贞”。这一爻辞的大意是,站立时脚趾稳固像桩一样,这是没有任何危险的,适合长时间问卜。“六二,艮(根)其腓(肥),不拯(登)其随,其心不快”。肥通“腓”,指小腿肚。登通“拯”,收义。随,指大腿。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小腿肚要松静,大腿亦不收缩,心情也不紧张。“九三,艮(根)其限,列(戾)其夤厉薰心。”限,指腰部。列,陈列义;戾,定义;均含静止义。夤,王安石《易泛论》:“夤,上体之接乎限者也”。指夹脊肉。薰,本是香草,引伸和暖。这一爻辞的大意是,腰部要宽松自然,夹脊肉要向两边松动且直列,舒展起来会有股暖流涌向心田。“六四,艮(根)其身,无咎(《帛易》无此二字)”。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全身松静,没有什么麻烦。“六五:艮(根)其辅,言有序,悔无(亡)”。辅指面颊。言,甲骨文像以口吹箫,引申为气息。序,次序。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嘴巴抿拢方能吐纳,气息要有节奏,没有任何忧虑。“上九,敦艮(根),吉”。敦,厚重义。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崇尚静养身心,问卜为吉善之占。

节卦卦辞云:“节,亨。苦(枯)节,不可贞”。节,有节止、节制之义。从卦辞、爻辞看,为辟谷、节食之意。苦通“枯”,有草率、盲目等义。这个卦辞是讲,辟谷亨通。盲目节食,不可问卜占凶吉。“初九,不出户庭,无咎”。户庭,指内院;下爻喻门庭,指外院。这一爻辞的大意是,辟谷初始,容易发生不适状况,如果不出内院,问卜没有什么意外。“九二,不出门庭(廷),凶”。这一爻辞的大意是,辟谷到一定阶段,会跟平素一样,如不出外院,问卜为凶占。“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如果辟谷像不节食的样子,那就令人嗟叹这个样子,问卜是没有什么意外的。“六四,安节,亨”。这一爻辞的大意是,安心节食,问卜是亨通的。“九五,甘节,吉。往有(得)尚”。尚,崇善义。这一爻辞的大意是,乐意节食,问卜是吉善的,无论走到哪里,会得到人们敬重的。“上六,苦(枯)节,贞:凶,悔亡”。这一爻辞的大意是,盲目节食,占问有凶险,美好的愿望也顿时消亡。

古人言:“能动能静,所以长生”。颐卦、艮卦,为我们提供动静相宜的养生之法;节卦,为我们提供辟谷食气的健身之术。后世太极拳、听息、站桩、断食等健身与养生活动,都可以从这些卦辞、爻辞里寻得渊源。

以上龙的潜显之生命周期观,体现时空的辩证统一;艾的水剂之洁身祛邪观,反映防治的辩证统一:石的针刺之救死扶伤观,推进医护的辩证统一;乐的适度之调心养性观,证实形神的辩证统一;颐的动态之颠拂以恒观,揭示知行的辩证统一;身的静态之稳固如山观,昭明有无的辩证统一;食的节制之强身益寿观,表达质量的辩证统一。一言以蔽之,任何人必须同自然、社会相协调。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关参考

张群养生观

在国民党元老中,张群是比较少见的长寿者。晚年退出政界以后,著书立说,谈养生、论喝酒、品茶功、谈爱情,1991年12月14日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张群主张,养生首先要“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养成良好

传统养生中的和平观

养生就是为保养身体、延长生命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传统养生方法丰富多彩,历经数千年实践而不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背景。纵观琳琅满目的古代养生术,不管是从精神摄养

《道德经》中的养生观

《道德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经书,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同样也包含了丰富的修身养性的养生理论,这些理论被后来的道家发扬光大,被称为道家养生论的鼻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

古人的节欲保精养生观

重视房事保健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正常的性生活既符合人的生理需求,也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古代养生家更强调,戒房劳(避免房事过度)对人身心健康及益寿延年的重要性。为此提出了不少节制房欲的方法,至今仍

毛泽东的养生观(连载三)

1、毛泽东的运动养生张揆一4.喜欢跳舞跳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活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主席常常在星期六晚上去春藕斋参加舞会。有时到各地视察工作,周六晚上当地也为主席组织舞会。武汉市50年代的许多大学生

欧阳山尊的养生观

在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的日子里,我专程拜访了北京人艺建院时期的副院长,今年93岁的欧阳山尊先生—蜚声中国剧坛的老艺术家。欧阳山尊1914年5月生于湖南浏阳,自幼过继给伯父、我国话剧艺术创始人欧

曾国藩的养生观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常又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使其备受微词,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均有建树,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作为一个文弱书生,为胜重任,曾氏也非常注重身体锻炼和身

传统养生中的通达观

祖国医学的整体理论认为人不仅自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脏腑、筋骨、肌肉、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而且人还与外界息息相关,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生活在社

曾国藩的体育养生观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不平常又颇有争议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其最大的罪案,始终难逃干系,但他一生无论读书、理家、治军、行政,均有建树,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作为一个文弱书

百岁药王孙思邈的养生观

唐代百岁药王孙思邈,生于今陕西耀县,.9幼体弱多病,甚至危及生命。他的父亲患夜盲症,母亲得了大脖子病。12岁时,他敬爱的老师得病不治身亡,使他非常难过,便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当医生,治病救人。从此,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