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 太阴经义

Posted 《思考中医》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思考中医》 太阴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思考中医》 太阴经义

太阴的经义比较容易解决。太阴有足太阴与手太阴,可是太阴篇很明确地是谈足太阴,而手太阴的问题则主要包涵在前面的太阳和阳明篇里。
足太阴起于足大趾末端的隐白穴,然后由足腿的内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经横膈上行,连系舌根,散于舌下。脾为什么开窍于口呢?看来与经络的联系不无关联。这是足太阴脾经的空间分布。
在时间上,足太阴于巳初起行于隐白、巳末止于腋下大包。并于大包交接手少阴心,于午初起腋下手少阴极泉穴。巳时之前为辰时,辰时系足阳明胃经流注,言太阴当不忘阳明,以二者为表里也。阳明于辰初起目下承泣穴,至辰末止足次趾厉兑穴,厉兑与隐白相近,遂于此处例行交接。
足阳明起于承泣后,它往下走,止于厉兑。足太阴起于隐白后,它往上走,止于大包(分支上止舌本)。阳经往下走,阴经朝上走,阳下阴上,这便交通了。这是什么格局呢?显然这又是一个泰的格局。从经络的走向,从经络的布局、从经络的交接,我们感到有太多有意思而且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这里一门深入,又是一个宏大的法门。这里不能一一展开阐述,只好忍痛打住。

相关参考

《思考中医》 阳明经义

阳明经义主要包括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足阳明经行布于身之前正中,中,《内经》讲腹为阴背为阳,前阴主降,后阳主升,足太阳行于身之后正故太阳主开升,阳明主合降。从这个阳明的循行部位看,两阳合明是两阳叠加起来

《思考中医》 少阴经义

少阴经义包括手足少阴。足少阴于酉时起于涌泉穴。涌泉是少阴井穴,这是很奇特的一个地方。因为所有的井穴都位于趾(指)端,惟有少阴的井穴位于足底。涌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知道少阴是主水的,泉水就从这里涌出。足

《思考中医》 少阴经义

少阴经义包括手足少阴。足少阴于酉时起于涌泉穴。涌泉是少阴井穴,这是很奇特的一个地方。因为所有的井穴都位于趾(指)端,惟有少阴的井穴位于足底。涌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知道少阴是主水的,泉水就从这里涌出。足

《思考中医》 少阳经义

从经络的意义看,少阳有手足少阳,在这里足少阳的意义显得更为突出。足少阳布身之两侧,足太阳布身之后,足阳明布身之前。《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这样一个开合枢的关系正好与上

《思考中医》 (2)太阳经义

以往研究《伤寒论》的人,有的认为六经就是讲经络,有的认为除了经络还有藏府,有的认为六经是讲界面,这就告诉我们,六经的概念内涵很丰富,它不是一个方面,它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只从经络的角度看看太阳的意义。

《思考中医》 厥阴经义

厥阴经即指手足厥阴经,手厥阴于戌初起乳后天池穴,戌末止中指中冲穴。足厥阴于丑初起拇趾大敦穴,于丑末止乳下期门。别支上走巅顶交百会穴。对于六经的行止及大体分布,是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必须弄清的问题。我们讲

《思考中医》 太阴本义

太阴属脾土,这是很明确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本义”这样一个立题下来讨论太阴,却免不了要扯得宽远一些。太阴这样一个名相,除了土的意义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吗?有!这个意义就是水。所以,从太阴的本义讲应该看到

《思考中医》 太阴病时相

讨论太阴病时相仍以太阴病的欲解时条文为依据,即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下面拟分几个方面来展开。

《思考中医》 太阴病机

273条是太阴病的提纲条文,也是太阴病的病机条文,讨论太阴的病机,就要以这个病机条文为依据。为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将它改为病机格式,即:诸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皆属于太阴。

《思考中医》 太阴病提纲

讨论太阴病提纲,仍以273条提纲条文为依据。即:“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下面拟从几个方面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