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 太阴病提纲

Posted 《思考中医》

篇首语:你若无书相伴,便没了长相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思考中医》 太阴病提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思考中医》 太阴病提纲

讨论太阴病提纲,仍以273条提纲条文为依据。即:“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下面拟从几个方面来讨论。

相关参考

《思考中医》 少阳病提纲

少阳病提纲的讨论主要以少阳篇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依据。这部分的讨论拟分两个方面。

《思考中医》 少阴病提纲

少阴病提纲以原文281条之“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为依据。为与病机相合,我们仍可将其改为:“诸脉微细,但欲寐,皆属于少阴。”有关少阴病提纲,我们拟从三方面来讨论。

《思考中医》 厥阴病提纲

有关厥阴病提纲,我们主要以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的内容来展开。326条是厥阴病的提纲条文,亦即厥阴病的病机条文,也是六经提纲条文中最长的

《思考中医》 太阳病提纲

《思考中医》 阳明病提纲

我们先看阳明篇的第一条,即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思考中医》 饥而不欲食

对饮食的辨证。《伤寒论》中有不少的地方谈到饮食问题,如小柴胡汤四大证之一的“默默不欲饮食”,太阴病提纲条文的“腹满而吐,食不下”,以及这里所讲的“饥而不欲食”。虽然都是饮食有问题,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区

《思考中医》 太阳病机条文

太阳病提纲这个内容我们主要讲太阳篇的第1条,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历代都把它作为太阳篇的提纲条文,而清代的伤寒大家柯韵伯则将它作为病机条文来看待。在他的《伤寒来苏集》中这样说

《思考中医》 太阴病时相

讨论太阴病时相仍以太阴病的欲解时条文为依据,即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下面拟分几个方面来展开。

《思考中医》 微妙在脉

由六经篇题皆云“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可知仲景对脉是非常强调的。但是,具体地落实到六经提纲条文里,却非皆有脉。如阳明提纲条文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而未云:“阳明之为病,脉大,胃家实。”同样,少

《思考中医》 (1)其用有二,其病亦二

上面我们谈到太阴脾胃的性用有二,其一,就是坤厚载物;其二就是万物资生。载物讲的是装载、藏纳;资生讲的是运化、变化。太阴的这样一些性用也充分体现在它的病变上,提纲条文里提到的“吐,食不下,自利”,其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