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新法与技巧》 原发性肥胖

Posted 《减肥新法与技巧》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减肥新法与技巧》 原发性肥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减肥新法与技巧》 原发性肥胖

[b](一)单纯性肥胖[/b] 肥胖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此类肥胖最为常见。
[b]1、体质性肥胖[/b] 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多半有家族性遗传历史。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据报告,0~13岁时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42%的女性及18%的男性成为肥胖症患者。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半,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的增殖期,称“敏感期”。在此期如营养过度,就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多。故儿童期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b]2、营养性肥胖[/b] 亦称获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本类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体质性肥胖,也可再发生获得性肥胖,而成为混合型。
以上两种肥胖,统称为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城市里20~30岁妇女多见,中年以后男、女也有自发性肥胖倾向,绝经期妇女更易发生。
[b](二)水、钠潴留性肥胖[/b] 亦称特发性浮肿。此型肥胖多见于生殖及更年期女性。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脂肪分布不均匀,以小腿、股、臀、腹部及乳房为主。体重增加迅速,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劳累和立位体重增加,休息及平卧后减轻。早晚体重变化正常人为0.4千克,本病患者早晚体重变化在1千克以上。该病浮肿变化往往呈周期性,晨起面、眼睑浮肿,起床后活动,下肢、躯干逐渐浮肿,到晚餐前体重较早饭前增加1.2~4.5千克,平均2.4±0.7千克。立卧位水试验表明患者有水、钠潴留。

相关参考

《减肥新法与技巧》 第一节 肥胖的分类

根据病因一般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减肥新法与技巧》 查明肥胖的原因

诊断肥胖与诊断其他病一样,要详细了解病史、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及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根据资料全面分析,尽可能明确肥胖是原发的,抑或是继发的。[b](一)询问病史[/b] 应探索引起肥胖的原因,如是否使

《减肥新法与技巧》 如何预防肥胖

适当控制饮食和进行体力运动是防治肥胖的最有效方法。[b](一)节制饮食[/b] 预防发胖和减肥必须以节食为主,肥胖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不论肥胖轻重都要做到“三低”,即饮食低脂肪、低糖和低盐。和多吃水果和

《减肥新法与技巧》 遗传因素

肥胖常与遗传有关。据统计,双亲体重正常其子女肥胖发生率为10%;双亲中一人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为50%;双亲均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高达70%。同卵孪生儿在同一环境成长,其体重近似;即使在不同环境成长,

《减肥新法与技巧》 首先要确定肥胖的原因

人们要想有一个苗条的身材,线条优美的体形就要防止身体发胖。要健美,就要减肥,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肥胖。当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则为肥胖。要防治肥胖,还要了解产生肥胖的原因。身体发胖

《减肥新法与技巧》 肥胖程度的划分

1、轻度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2、中度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1%~50%。3、重度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

《减肥新法与技巧》 第二节 肥胖的病理生理改变

《减肥新法与技巧》 什么样的腹部肥胖者需要手术减肥

腹部肥胖有两种情况,一种只表现在腹部,另一种不仅在腹部,全身都肥胖。易见于中年以后,腹壁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引起腹部隆起。手术后如果全身肥胖不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等得到控制,则易再度表现腹部肥胖。不论是局部

《减肥新法与技巧》 确定有无肥胖

[b](一)诊断方法及标准[/b]1、根据身高、年龄及性别查表或按下式推算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本法适用于身高15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减肥新法与技巧》 第三节 肥胖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肥胖的诊断分两步,首先确定有无肥胖,再查明肥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