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刺灸》 腕踝针进针点及其适应证

Posted 《中医刺灸》

篇首语: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刺灸》 腕踝针进针点及其适应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刺灸》 腕踝针进针点及其适应证

按分区查明病症所在区,即在腕踝部选取相应同一区的进针点。腕与踝部各有六个点,分别代表上下六个区。下面将各点位置以及适应证介绍如下:
[b](1)腕部[/b]
进针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内关、外关)一圈处。从掌间尺侧至桡侧,再从腕背桡侧至尺侧,依次称作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上1:
位置:在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用拇指端按压觉凹陷处。
适应证:前额部、目疾、鼻疾、面神经炎、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眩晕、盗汗、失眠、郁证、癫痫等。
上2:
位置: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
适应证:治疗上2区病证,颌下肿痛、胸闷、胸痛、回乳、哮喘等。
上3:
位置:靠桡动脉外侧。
适应证:治疗上3区病症,如高血压、胸痛等。
上4:
位置: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适应证:治疗上4区病症,如头顶痛、耳疾、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胸痛等。
上5:
位置:腕背的中央,即外关穴。
适应证:治疗上5区病症,如后颞部痛、肩周炎、上肢麻木、痹证、上肢运动障碍、肘、腕和指关节痛等。
上6:
位置:小指侧尺骨缘背。
适应证:治疗上6区病症,如后头痛、枕项痛、脊柱(颈胸段)痛。
[b](2)踝部[/b]
踝部进针点,共有六个。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相当悬钟、三阴交)一圈处,从跟腱内侧起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下1:
位置:靠跟腱内缘。
适应证:治疗下1区病症,如上腹部胀痛、脐周痛、痛经、白带多、遗尿、阴部瘙痒症、足跟痛等。
下2:
位置: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适应证:治疗下2区病症,如胁痛、侧腹痛、过敏性肠炎。
下3:
位置:胫骨前缘向内1cm处。
适应证:治疗下3区病症,如膝关节痛等。
下4:
位置: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
适应证:治疗下4区病症,如股四头肌部痛、膝关节炎、下肢痿痹证、下肢瘫痪、趾关节痛。
下5:
位置:在外侧面中央。
适应证:治疗下5区病症,如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
下6:
位置:靠跟腱外缘
适应证:治疗下6区病症,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脚前掌趾痛。

相关参考

《中医刺灸》 腕踝针注意事项

(1)腕踝针进针一般应不同,进针痛时要调针,至不痛为度。调针时应将针退至皮下表浅部位,再重新进针。或检查针尖是否沿纵行直线方向插入。(2)若出现头昏,心慌等症需将针退出以防晕针。

《中医刺灸》 腕踝针疗法

腕踝针是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

《中医刺灸》 腕踝针分区与主治病症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六个纵行区。1区: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腹部、会阴部。主治病症:前额痛、目赤痛、鼻塞、流涎、咽喉肿痛、咳喘、胃脘

《中医刺灸》 电针适应范围

电针的适应证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各种痛症,痹症,痿症,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

《中医刺灸》 耳针适应范围

耳针在临床治疗的疾病很广,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故。其适应证举例如下: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络痛等神经性疼

《中医刺灸》 芒针针刺方法

芒针的各种刺法及补泻手法,都是由针刺基本手法演变而来。主要可分为五种。[b]1、进针[/b]:进针时要避免疼痛,尽量达到无痛进针。临床施术时,一方面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消除对针刺治疗的恐惧心理,另

《中医刺灸》 火针适应范围

火针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胃脘痛、泄泻、痢疾、阳萎、瘰疬、风疹、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及扁平疣、痣等。

《中医刺灸》 头针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适应治疗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等。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头针还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由于头针运用的时间尚不

《中医刺灸》 毫针进针法

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刺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

《中医刺灸》 芒针适应范围

一般可用于瘫痪、神经根炎、多发性神经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下垂、中风、昏迷、癫、狂、痫、哮喘、咳血、子宫脱垂,以及运动系统等疾患。但因芒针的针身较长、刺入较深,应选择适宜于深刺的穴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