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补名医方论》 黄连阿胶汤

Posted 《删补名医方论》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删补名医方论》 黄连阿胶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删补名医方论》 黄连阿胶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柯琴曰∶此少阴病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中不和,而心下痞硬者,虚则加参。甘补之,实则加大黄下之。病在少阴,而心中烦不得卧者,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矣。用芩、连以直折心火,用阿胶以补肾阴,鸡子黄佐芩、连于泻心中补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中敛阴气,斯则心肾交合,水升火降。是以扶阴泻阳之方,变而为滋阴和阳之剂也。是则少阴之火,各归其部,心中之烦不得卧可除矣。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谓欤!

相关参考

黄连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黄连汤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二两)桂枝(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集注】程

《删补名医方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黄连(三两)黄芩(三两)甘草(炙,二两)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二升,分温再服。【集注】柯琴曰∶外热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里不解,病因则同。一以微弱之脉而心下痞硬,是脉不

《删补名医方论》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治伤寒表不解,瘀热在里发黄者。麻黄(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姜(切,一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一两)生梓白皮(一升)连轺(二两)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

炙甘草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炙甘草汤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又治肺痿,咳吐多,心中温温液液者。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桂枝(三两)麦门冬(半升)麻子仁(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人参(一两)阿胶(二两)生地黄(一斤)上九味,以清酒

阿胶散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阿胶散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咳而硬气者。真阿胶(一两)牛蒡子(炒,二钱半)马兜铃(炒,五钱)杏仁(七钱)炙甘草(五钱)糯米)一合)每服两许,水煎服。【集注】程应旄曰∶痰带红线,嗽有血点,日渐成痿,缘肺处脏之

《删补名医方论》 三黄石青汤

治伤寒阳证,表里大热而不得汗,或已经汗、下,过经不解,六脉洪数,面赤鼻干,舌燥大渴,烦躁不眠,谵语鼻衄,发黄、发疹、发斑。以上诸证,凡表实无汗,而未入里成实者,均宜主之。石膏(两半)黄芩黄连黄柏麻黄(

芍药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芍药汤

治滞下赤白,便脓血,后重窘痛。芍药(二两)当归(五钱)黄连(五钱)黄芩(五钱)槟榔(三钱)木香(三钱)甘草(三钱)每服半两,水煎服。痢不减,加大黄。【注】滞下起于夏秋,非外因湿暑,即内因生冷,湿蒸热郁

《删补名医方论》 清热化痰汤

治中风痰热,神气不清,舌强难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橘红半夏麦冬石菖蒲枳实木香竹茹黄芩黄连南星水煎,加竹沥。姜汁服。【注】中风有内生、外中二因。内生则因胃浊生痰,志极动火;外中则因形气不固,感召风邪

清燥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清燥汤

治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软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黄连黄柏(酒炒)柴胡(以上各一分)麦冬当归身生地猪苓炙甘草神曲(以上各二分)人参白茯苓升麻(以上各三分)橘皮白术泽泻(以上各五分)苍术(一钱)黄(一钱

白头翁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白头翁汤

治厥阴热利,下重,脉沉弦,渴欲饮水者。白头翁(三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注】三阴俱有下利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自利而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