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芍药汤

Posted 《删补名医方论》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芍药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芍药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芍药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芍药汤

治滞下赤白,便脓血,后重窘痛。
芍药(二两) 当归(五钱) 黄连(五钱) 黄芩(五钱) 槟榔(三钱) 木香(三钱) 甘草(三钱)
每服半两,水煎服。痢不减,加大黄。
【注】滞下起于夏秋,非外因湿暑,即内因生冷,湿蒸热郁酿成。初起腑病,久则传脏,腑病易治,脏病难治。腑者何?病在大肠则从金化,故其色白;病在小肠则从火化,故其色赤。所以赤痢多噤口,以小肠近胃,秽气易于上攻,而为呕逆不食也。脏者何?传心则热不休,下利血水;传肾则利不止,如屋漏水;传脾则水浆不入,吵逆不食。此汤治初病在腑之方也,用当归、白芍以调血,木得、槟榔以调气,血和则脓血可除,气调则后重自止,芩、连燥湿而清热,甘草调中而和药。若窘迫痛甚,或服后痢不减者加大黄,通因通用也。

相关参考

《删补名医方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

发汗病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此方主之。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服。【集注】柯琴曰∶发汗病解而反恶寒,比未汗时更甚,其阳虚可知矣

《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治服桂枝汤或下之,无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桂枝汤法煎服。小便利则愈。【注】服桂枝汤已汗也,或下之已下也,今无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之表;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停饮之里;无汗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当用

《删补名医方论》 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删补名医方论》 柴胡桂枝汤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太阳少阳并病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洗,二合半)黄芩(一两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

《删补名医方论》 柴胡桂枝汤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太阳少阳并病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洗,二合半)黄芩(一两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

《删补名医方论》 黄连阿胶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删补名医方论》 栝蒌桂枝汤

治太阳证备,身体强KTKT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此汤主之。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汁,汗不出,食顷须啜热粥

附子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附子汤

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背恶寒,脉沉者。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少阴为寒

附子汤怎么用?《删补名医方论》 附子汤

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背恶寒,脉沉者。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少阴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