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耳源性脑脓肿

Posted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耳源性脑脓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耳源性脑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指中耳乳突感染侵入颅内,引起化脓性脑炎,继而在脑组织内形成的脓肿。多发生于邻近中耳的颞叶和小脑。颞叶脓肿多于小脑脓肿,两者之比为2∶1。颞叶脓肿主要通过感染破坏骨壁,直接向颅内扩展引起。小脑脓肿多由侧窦病变作为中间病灶,继发感染而形成。耳源性脑脓肿预后不佳,在颅内并发症中死亡率最高。
【诊断】
1.
(1)初期:急性局限性脑炎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婴幼儿可以有倦怠,嗜睡,抽搐。检查时可见颈部轻度强直,脑脊液中细胞数及蛋白含量轻度或中度升高。历时数日。
(2)潜伏期:脑组织化脓期,此期症状不明显,可以有间歇性头痛,低热,易激动或抑郁,食欲减退,便秘,体重减轻等。历时数周不等。
(3)显著期:脓肿形成并不断扩大,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3类症状。①感染中毒症状:低热,消瘦,乏力等。②颅内压增高症状: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头痛,呕吐,缓脉,视乳头水肿。精神改变可有抑郁,淡漠,嗜睡,萎靡;亦可为兴奋,欣快,呻吟,躁动,无意识用手挖鼻,摸睾丸,不停撕纸,哭闹,打哈欠等。③脑脓肿占位性症状:颞叶脓肿的病灶体征可有失语,同侧偏盲,对侧中枢性面瘫,或上、下肢瘫痪等。颞叶脓肿出现定位征少而晚,且不显著。小脑脓肿的病灶体征表现为同侧肌张力减弱,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检查可见昂伯氏征阳性,指鼻试验阳性,轮替运动障碍,中枢性眼震。
(4)终期:脑脓肿危象,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为脑疝形成,颞叶脓肿可引起小脑幕裂孔疝,表现为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瞳孔不等大等体征;小脑脓肿可发生枕骨大孔疝,表现为双侧瞳孔缩小,继而同时散大,双侧肌张力减弱或消失,呼吸变浅或突然停止。来势较小脑幕裂孔疝凶险。其二为脓肿破裂,脓液进入脑室,引起暴发性或致死性脑室炎。以上两种情况均为脑脓肿致死的重要原因。
2.早期诊断对病人的预后影响极大,由于该症常伴有一种或多种颅内并发症,加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常常会出现症状不典型,而使耳源性脑脓肿诊断更为复杂。临床上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急性发作,乳突根治术中发现鼓室盖、侧窦骨板及硬脑膜有病变,或乳突根治术后症状持续加重,对症治疗无效者;耳源性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后又恶化,或有精神、性格方面的某些改变者,要坚持临床动态观察,随时注意有脑脓肿症状体征的出现,保持警惕。
3.辅助检查:可选用脑超声波、脑电图、脑血流图、血管造影等检查。CT或核磁共振(MRI)扫描,对明确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治疗】
耳源性脑脓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生素,支持及对症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对脑脓肿的处理,有穿刺、切除等方法。穿刺可经乳突术腔或经颅骨钻孔穿刺。在反复穿抽症状无好转,多房性脓肿,有脑疝危象者,应开颅切除脓肿。

相关参考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耳源性脑膜炎

耳源性脑膜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通过中耳乳突破损的骨壁或两窗进入颅内,引起的弥漫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脑膜炎多无差别。耳源性脑膜炎常先发于脑脓肿,或与脑脓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耳源性面瘫

耳源性面瘫指耳部疾病或手术损伤引起的面神经瘫痪。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可并发面瘫。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因细菌毒素经面神经鼓室乳突段骨管的先天性缺损,累及面神经,导致面瘫,发病率为1%左右;慢性胆脂瘤型

《百病自测》 耳源性颅内并发病

耳源性颅内并发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严重并发病。常见的有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横窦栓塞等。慢性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单纯的炎症性疾病,一般经恰当的处理会有所好转的。但如果这种小病处理不好

迷路炎怎么用?《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迷路炎

耳源性迷路炎指中耳致病菌经前庭窗、蜗窗或病理性迷路瘘管,进入内耳引起的内耳炎。临床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及化脓性迷路炎3种。临床分类是该症病理发展的3个阶段。它们都有化脓性中耳炎史,及不同程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耳后骨膜下脓肿

耳后骨膜下脓肿是中耳乳突炎症向乳突外侧壁扩展,穿破骨壁,在耳后骨膜下形成脓肿。【诊断】一、现代医学1.脓肿可压迫耳廓向前、下、外移位,耳后沟消失,儿童尤为明显。脓肿自然破溃后可在耳后形成瘘管或瘢痕。2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鼻源性脑膜炎

鼻窦感染或手术损伤最常见,有颅底骨损坏伴脑脊液漏者更易反复发作脑膜炎。【诊断】1.急性发病,严重的持续性头痛,转头及夜间加重。高热,呕吐及全身衰竭,脉速,呼吸增快,神志不清或昏迷。2.脑膜炎体征阳性。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鼻中隔脓肿

鼻中隔脓肿常为鼻中隔血肿继发感染,或鼻周邻近组织的感染而形成。【诊断】1.全身及局部症状:发冷,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鼻尖、鼻梁红肿,痛。2.前鼻镜检查:两侧鼻中隔对称性隆起,暗红色,触痛并有波动。3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鼻中隔脓肿

鼻中隔脓肿常为鼻中隔血肿继发感染,或鼻周邻近组织的感染而形成。【诊断】1.全身及局部症状:发冷,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鼻尖、鼻梁红肿,痛。2.前鼻镜检查:两侧鼻中隔对称性隆起,暗红色,触痛并有波动。3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分两型:急性型为颊咽筋膜与翼筋膜之间积脓,因筋膜在中线形成正中缝故积脓限于一侧,3岁以下婴幼儿占80%,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异物损伤感染致间隙中淋巴结化脓所引起。慢性型为颈椎结核病变引起椎体与椎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分两型:急性型为颊咽筋膜与翼筋膜之间积脓,因筋膜在中线形成正中缝故积脓限于一侧,3岁以下婴幼儿占80%,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异物损伤感染致间隙中淋巴结化脓所引起。慢性型为颈椎结核病变引起椎体与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