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 温病取吐候

Posted 《诸病源候论》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病源候论》 温病取吐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病源候论》 温病取吐候

温病热发四日,病在胸膈,当吐之愈。有得病一二日,便心胸烦满,为毒已入,兼有痰实,亦吐之。

相关参考

《诸病源候论》 时气取吐候

夫得病四日,毒在胸膈,故宜取吐。有得病二、三日,便心胸烦满,此为毒瓦斯已入。或有五、六日以上,毒瓦斯犹在上焦者,其人有痰实故也,所以复宜取吐也。

吐候怎么用?《诸病源候论》 吐候

小儿吐者,由乳哺冷热不调故也。儿乳哺不调,则停积胸膈,因更饮乳哺,前后相触,气不得宣流,故吐出。诊其脉浮者,无苦也。

《诸病源候论》 因黄发吐候

黄病吐下之后,胃气虚冷,其人宿病有寒饮,故发吐。

《诸病源候论》 温病一日候

温病一日,太阳受病。太阳主表,表谓皮肤也。病在皮肤之间,故头项腰脊痛。

《诸病源候论》 温病五日候

温病五日,少阴受病。毒瓦斯入腹,其病口热舌干而引饮,故可下而愈。

《诸病源候论》 温病三日候

温病三日,少阳受病,故胸胁热而耳聋。三阳始传病讫,未入于脏,故可发汗而愈。

《诸病源候论》 温病诸候(凡三十四论)

《诸病源候论》 温病渴候

热气入于肾脏,肾脏恶燥,热盛则肾燥,肾燥则渴引饮。

《诸病源候论》 温病四日候

温病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三阴之首也。三阳受病讫,传入于阴,故毒瓦斯入胸膈之内,其病咽干腹满,故可吐而愈。

《诸病源候论》 温病七日候

温病七日,病法当愈,此是三阴三阳传病竟故也。今七日病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经络重受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