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毓民 一.小儿治病重在健脾助运。

Posted 时毓民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时毓民 一.小儿治病重在健脾助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时毓民 一.小儿治病重在健脾助运。

脾主运化生理作用、包括运化水谷精微与运化水湿两方面,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是通过脾 的生理功能来完成,中医称"脾主运化"脾的这一生理功能关系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对小 儿来讲尤为重要。
运化水谷精微,主要指脾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食物经过消化后,其中 的水谷精微须由脾来吸收,上输于心脉至肺,转输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 及皮毛,筋肉各个组织器官。《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离……",脾的这种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为"健运",因此,脾气健运,则消化吸收 运输功能旺盛,反之如果脾气不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功能失职,患儿可出现纳呆,腹胀, 腹泻,消瘦及营养不良等症。所以中医称"脾为后天之本"。
运化水湿,主要指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把人体所需要 的水份运到周身各组织中去,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需要,代谢后的水液,通过肾,膀胱的功 能排出体外,如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凝聚为痰,溢于肌肤为水肿,停留肠道则泄泻,留 于腹腔为腹水等。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b]脾失健运的病理变化及其证论[/b]
脾失健运 小儿脾失健运往往由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或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影响脾的健运,表现为纳食减少,甚至拒食,久而久之可见面色萎黄,生长缓慢,舌质正常或淡,舌苔薄白,脉细。治宜健脾益气。方选四君子汤或异功散之类,佐以消导和胃之药 。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为迫切,故常易为饮食为伤 ,出现纳呆,积滞等症,《育婴家秘》所说的小儿"脾常不足"。不合理的喂养方法,暴饮、暴食均可引起脾失健运,《素问·痹论篇》中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其症主要为突然纳呆,嗳气酸馊,腹胀等。舌苔黄腻,大便酸臭或便干不畅。治宜清热消导和中。方选连朴饮或藿香正气散加减。
运化水湿功能失常 临床常见形体较胖,但喉中常有痰声漉漉,不咳或偶咳,同时可有纳呆,面部为"奶癣",舌苔白腻或薄白腻,投以多种抗生素无效,应治宜健脾化湿,方选二陈汤加减,或六君子汤加减,往往能奏效。小儿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腹泻,故《景岳全书》"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盖脾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之运化,使脾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爱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化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证见小儿久泻不愈,反复发作,同时伴有面黄肌瘦,舌质正常或淡,舌苔薄白,多见于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腹泻,治宜健脾助运,固涩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b]影响他脏[/b]
心脾两虚,心主血,脾生血,若脾气虚运化失职,血的化源不足,就会导致心血虚。常见于心肌炎后遗症。治宜补益心脾。方选归脾汤加减。
肺脾两虚,脾失健运水湿不能运化,聚而为痰饮,则可影响肺的宜降,出现咳喘,痰多的症状,常见于哮喘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病人。所以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常用健脾方法,使脾气健运,肺气便逐渐得到恢复,中医称"培土生金"。治宜补脾宣肺,参苓白术散合二陈皮汤加减。
[b]发展变化[/b]
脾胃湿热,脾虚生湿,湿邪郁久化热,其证可见口臭,纳呆,多汗,大便干结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治宜清热利湿。如藿香,佩兰,黄芩,黄连,茯苓等药。
脾气下陷:脾气不升,表现为久泻,慢性腹泻甚者脱肛,伴有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细。治宜补中益气升提。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气血两虚:血的来源有赖于水谷精气,脾胃虚弱,生化不足,影响血的生存。《灵枢·决气》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小儿脾胃虚弱日久可引起气血两虚,证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脉细。而且经常伴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宜益气养血。方选当归补血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对小儿尤为重要,关系到小儿的生长发育。故临床上对于小儿的慢性腹泻,厌食症,营养不良,间质性肺炎,重症肌无力症,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均可从健脾助运的方法治疗。

相关参考

时毓民 证治经验:治疗小儿夏季热

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是由于小儿体温调节功能未臻完善所致。21例中男16例,女5例。以往有夏季热病史。病程:2周-1月,最高体温(肛温)38℃-39℃症状有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纳呆,所有病例用过多

时毓民 小儿胃窦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年8期8-9页摘要:一般资料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11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5年。胃肠钡餐与血清胃泌素检查1.胃肠钡餐确诊为胃窦炎,其中伴胃粘膜脱垂1

时毓民 中药退热微型灌肠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年10期28-30页摘要:根据多年的临证体会和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精选柴胡、细辛等制成中药退热微型灌肠剂(简称灌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b]材料和方法

时毓民 精制大黄片联合芬氟拉明治疗小儿肥胖症临床观察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1995年8期363-364页摘要:儿童肥胖症除进行饮食控制及加强锻炼外,应用精制大黄片及芬氟拉明联合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b]1临床资料[/b]49例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

验方怎么用?时毓民 验方

论文怎么用?时毓民 论文

学术观点怎么用?时毓民 学术观点

木茴散怎么用?时毓民 木茴散

组成:木香、小茴香、陈皮各6克,乌药、川楝子、延胡索、香附、槟榔各9克,干姜、甘草各3克。主治:痉挛性肠绞痛,属气滞寒凝型,平时体质较好,突然腹痛,面色发青,肢冷甚或呕吐,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解:

时毓民 哮喘患儿山根青筋望诊的临床意义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年10期22-24页摘要:我们发现哮喘患儿较多存在山根青筋。为此,我们分析了61例有青筋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营养状况、青筋形态以及T细胞亚群、血小板聚集、超氧化物歧化酶(

时毓民 利胆合剂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的对照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1988年11期41-42页摘要:将58例患儿分成两组,利胆合剂组35例,利胆汤剂组23例。[b]治疗方法[/b]利胆汤剂的组成为:茵陈、金钱草、扁蓄各12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