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温胆汤加减

Posted 陈皮

篇首语: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温胆汤加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温胆汤加减

甲亢(甲状腺)病为无形之火邪和有形之痰瘀结于颈部而致。由于甲亢病情多由情志引发、加重或反复,所以在祛痰散结之时,应不忘养心安神;方用酸枣仁,可入心、肝经,养心阴,益肝血,安神志;远志味辛通利,既能祛痰,又利心窍,可宁心安神,合欢皮为疏肝解郁,悦心安神之佳品,使五脏安和,亦可活血祛瘀,因此,配合化痰药物(尤其如厚朴、竹茹等可兼安心神之品),对于治疗阴虚痰热之上扰心神,非此三药莫属。
本病中期虚实夹杂,阴虚与痰火、瘀血并存,故辅以桃仁,其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又称破血药,可入心、肝血分,功效活血祛瘀,用于多种瘀血证;红花则专入血分,可通畅血脉,祛瘀消癥瘕,亦可用于热郁血瘀者,与桃仁合用,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可生新;最后加入焦山楂,既助陈皮、茯苓健脾行气,又助桃仁、红花通活血祛瘀;炙甘草则可协调诸药,兼顾健脾和中。陈皮辛行温通,乃治痰之要药,可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半夏辛温而燥,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又兼和胃,与陈皮合用,既可燥湿化痰,又可温化寒痰,且前者理气,后者消痞,两药合用,一行气滞,一化痰结,气顺则痰自消;厚朴辛散,长于行气下气,亦有燥湿化痰之功,与陈皮、半夏联用,善治痰湿内阻之证;茯苓可甘淡渗湿,所谓湿去则痰不生,且兼顾健脾安神;枳实性苦微寒,破气化痰,而竹茹清热化痰除烦,二者合用,意在加强陈皮行气与半夏化痰之力,既清胃热、化痰散结,又降逆行气止呕。方中重用生牡蛎,此药重镇安神,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之证,兼软坚散结,辅以浙贝母,性味苦寒,清热化痰,开郁散结,鳖甲为治阴虚内热阳亢之要药,以上三者同用,可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对于痰火郁结,气结血瘀之瘿瘤,可谓标本同治。全方祛痰而不伤正,既有祛痰行气之功,又增补养心神之力,可谓治标不忘本。
加减:有失眠、急躁为主,可加用柏子仁、礞石等安神之品;若以心悸胸闷为主,则可加用瓜蒌、薤白等宽胸理气。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崔应珉活用温胆汤临证经验

崔应珉系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崔应珉教书育人、治病活人30余年。他善治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论医理能化繁为简,谈用药清晰明了。现谨录崔应珉温胆汤临床用验于此。刨根探底寻所出加减化裁尽其途温

医学百科 柴胡温胆汤治腹泻、咽炎

梅国强认为,手足少阳之经脉,皆循于咽或颈部,而与足少阳互有经脉联络的足厥阴肝经,亦循于咽喉附近,以上经脉又循于胸腹之中,故肝胆气结,则少阳经脉亦易因之郁滞,上可冲逆咽喉,致咽喉肿痛不利,下可克伐脾土,

医学百科 柴芩温胆汤治雷诺氏综合征

雷诺氏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病,属中医学「厥证」「脉痺」范畴,临床上多以温阳通络为治疗大法。近日,笔者以「理气清热化痰」为治法,运用柴芩温胆汤辨治雷诺氏综合征患者1例,疗效较佳,兹介绍如下。病案举例

医学百科 小柴胡汤治疗三焦郁热

温胆汤为笔者临证常用方。早期对温胆汤的认识,拘于治胆、治心、治胃。运用日久,体会到温胆汤的使用范围应该超越上述认识,但一时未能找到相应的理论阐释。读《温热论》,叶天士指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

医学百科 温胆镇怯汤

组成:法半夏12克,陈皮9克,茯苓24克,枳壳9克,竹茹12克,炒枣仁15克,紫石英12克,川贝12克,甘草9克,炙远志9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服。主治:神经官能症。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谭绍尧的

医学百科 治顽固性失眠

张某,男,64岁,2013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失眠10余年,长期服用舒乐安定片,每晚1~2片仍辗转难以入睡,一夜仅能睡3个小时左右,亦曾服用过温胆汤、酸枣仁汤、丹栀逍遥丸等中药或中成药乏效,近半月

医学百科 《临证指南医案》卷六 脾瘅

某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不饥不食。岂血分腻滞可投。口甘一症。内经称为脾瘅。中焦困不转运可知。(中虚伏热)川连淡黄芩人参枳实淡干姜生白芍某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宜用温胆汤法。川连山栀人参枳实花粉丹皮橘红竹

医学百科 高枕无忧散,中医偏方有用吗

高枕无忧散出自明代龚信着的《古今医鉴》,药物由人参、陈皮、茯苓、麦冬、半夏、龙眼肉、竹茹、枳实、酸枣仁、石膏、甘草、生姜组成。即温胆汤加人参、麦冬、龙眼肉、酸枣仁、石膏,主治心胆虚怯,痰扰不眠。笔者近

医学百科 小青龙汤的加减

小青龙汤方后有加减法:「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

医学百科 五皮饮加减治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瘙痒难忍,遇寒热加重,常反复发作,患者痛苦难忍。笔者在临床中,以五皮饮加减治疗,疗效较好。方药组成:云苓皮20克,陈皮15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0克,生姜皮6克,龙胆草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