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谈谈《伤寒论》欲解时

Posted 太阳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谈谈《伤寒论》欲解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谈谈《伤寒论》欲解时

《伤寒论》现存原文中,有6条格式统一的「欲解时」条文,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是任何尊重历史的学者在研究《伤寒论》时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少数学者却故意否定人与天的关系,希望把「欲解时」的内容从《伤寒论》学术体系中淡化甚至剔除。之所以有这种分歧,原因在于「欲解时」的临床意义尚未得到公认。近来在银屑病的临床中,笔者又一次发现「欲解时」的重要临床价值——不仅冬重夏轻的银屑病可以判断为太阳病,而且逢夏才发作的银屑病同样可以考虑为太阳病。
何为「欲解」?「欲解」就一定是病解向愈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欲解」的结果是病的外在表现加重?
《伤寒论》第193条云「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第240条云「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为申时,申时为阳明主时。传统认为,193条说的是,阳明病在阳明主时会「欲解」——即减轻;而240条说的是,如果阳明主时病情加重,也要考虑「属阳明」。这就是说,阳明病在阳明主时会有病情加剧和减轻两种可能的情况出现。历代医家对此点逐渐达成共识,如清代尤怡《伤寒贯珠集》说:「阳明潮热,发于日晡;阳明病解,亦于日晡。则申酉戌为阳明之时。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舒驰远《伤寒集注》云:「正气得所王之时则能胜邪……腹邪实盛,正不能胜,惟乘王时而仅与一争耳。是以一从王时而病解,一从王时而潮热,各有自然之理也。」皆谓患者阳气逢天阳趋势之助,「欲解」而非「必解」。
病情的轻重是正邪之争激烈程度的外在表现。正邪交争加剧,则表面看起来病重;正邪之争无力,则表面看起来病轻。六病主时,人体得天阳之助,而与邪争,邪气不盛则正气得天助,战而胜之则解;邪气若盛则正气得助,可争,但战而不胜,反见症状加重。如果正气本弱,无力与邪争,表面看不到症状,但主时到了,得天之助,便会开始交争,表面看起来病情在加重,实际上反映的是正气得天助在抗邪,原本表面上无症状实际是病更重的表现。
「欲解」应该理解为想解决问题的趋势,具体结果是「解」了,还是「剧」了,均不出「欲解」范畴。
银屑病患者多冬重夏轻规律者,夏天轻,可以理解为「欲解」,「欲解」于一年的「巳至未上」,可以提示病「属太阳」。
但是还有一部分患者,如冉某,女,40岁,病史8年,每于夏季皮损出现,皮损仅局限于头顶部和腰部,发病与潮湿有关。刻下:左脉沉细弦右脉细缓滑,舌下淡青,舌苔根白腻。夏季出疹,其他季节无疹。是说明夏天她身体最差吗?还是反过来说明她夏天身体正气战斗力最强呢?
答案是,她在夏天得天助才可与寒湿之邪抗争,而出现皮损,说明了邪气之深、之盛。其他季节,无天助,正气根本无力与邪对抗,所以无症状。
第240条说 「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我们可以按此原理推导出「夏日病情加重,属太阳也」的结论。据此结论我们判断其有太阳病,另据其发病与潮湿有关、脉沉缓、苔白腻考虑有太阴病,辨为太阳太阴合病,治以肾著汤与麻黄汤原方,肾著汤饭前服治其太阴病;麻黄汤饭后服治其太阳病,并且强调皮损外涂温酒,放胆吃「发物」,中午前后晒太阳等具「太阳时相」作用的治疗措施,「盛者夺之」,务求「发之」使「开」。
此患者非常认同笔者讲的 「给邪出路」才会达到不复发的目的,不是盲目的听从,而是因为其看到周围有患者接受笔者治疗2月、临床治愈后3年未复发、并且一直坚持吃发物的例子,便确信无疑。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从运气角度解析六经病欲解时(下)

张仲景《伤寒论》以四时阴阳为大纲通论全书,首先表现在一日或一年四时分上。寅申春夏阳仪和秋冬阴仪分张仲景紧抓四时阴阳之理,以四时阴阳为据展开了《伤寒论》的论述。《素问·阴阳应像论》说:「天以阳生阴长,地

医学百科 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下)

  「六经病欲解时」是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  我们研究发现,「六经病欲解时」是张仲景创作《伤寒论》的大纲,却不被历代伤寒注家重视,我们用「六经病欲解时」这把金钥匙揭开了《伤寒论》的诸多奥秘,为正确

《思考中医》 欲解时要义

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讲义》是经过节选的本子。而由王叔和所整理的《伤寒论》,在起手的太阳篇前,还有另外的四篇,即“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辨痉湿暍第四”。在“辨脉法第一”篇中有

欲解时怎么用?《思考中医》 欲解时

疾病的欲解时,就是疾病有可能解除、或者有可能痊愈、或者有可能减轻的这个时间区域。前面我们在讨论病字的涵义时,重点谈到了疾病的相关性,疾病与时间相关,与方位相关,与六气相关,与众多的因素相关,而总起来说

医学百科 谈谈小柴胡汤法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是中医和法的代表方剂,历代中医从本方中得到启发,变化出以柴胡为君药的柴胡流派,以通治各种疾病,是为

《思考中医》 总观六经病欲解时

以上我们讨论了太阳病的欲解时,现在让我们总起来看一看六经病的欲解时,看看阴阳之间有一个什么样的差别。这个差别可以略分为二:时异治异,时同治同。其一,三阳病的欲解时从寅始,至戌终,共计九个;三阴病的欲解

《思考中医》 欲解时相要义

阳明的欲解时在申酉戌,申酉戌我们除了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从时间的角度它属秋,以日而言则是日偏西,日落西的时候。日落西则为降可知,为凉可知,为通亦可知。凉、降、通的性用恢复了,凉、降、通的性用得道多助,

《思考中医》 (3)欲解时要义

子居正北,为水之所在,为体之所在。阳用为什么要归根呢?就是要归到这个体里面。阳归于体,方得休养生息。故子交复以后,阳即得来复,阳气即进入慢慢增长的阶段。少阴病为什么要欲解于子丑寅呢?因少阴病系阳气虚衰

《思考中医》 (1)七日来复

三阴的欲解时与三阳的欲解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三阴中,每经欲解时的三个时辰有两个互为相重。如太阴的亥子丑中,子丑与少阴相重;少阴的子丑寅中,丑寅与厥阴相重。故而在三阴欲解时的讨论中,开首的这一时就显得

《思考中医》 欲解何以占三时

以上我们重点地讨论了少阴病欲解时中的子,尽管子这一时对于少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但,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欲解时是由三时构成的这个问题。欲解时为什么一定要由三时构成呢?这便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术数问题。用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