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大黄应用发微

Posted 应用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大黄应用发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大黄应用发微

大黄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临床善用大黄,欲用好大黄,并非易事,又并非难事,只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掌握大黄的炮制、煎煮、剂型、剂量、药物配伍、用药途径、适应证、禁忌证等,就能随心所欲,合理应用。笔者跟师学习之余,总结其应用大黄治疗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之经验如下。
大黄临床功用
通腑泻热,醒脑开窍
多用于急性中风,不论出血性或缺血性,亦不论中经络中脏腑,属实属虚,只要有大便秘结,舌苔黄厚,口气较重,就是大黄的应用指征,燥粪通下变为软便方可停用。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及烟酒,脾胃受戕,运化失司,痰浊毒热内生;若阳盛之体,痰瘀毒热互结,上扰清窍,痺阻脑脉而发病。痰阻中焦,清气不升,腑气不降,大便秘结,逆气上冲,上犯元神,故临床可见神昏或昏愦。用生大黄或以大黄为主,煎汤鼻饲,或浓煎保留灌肠,通下大便,清肠泄热,有利于直折痰瘀毒火下行,排除邪热及秽浊之物,减少毒素吸收,调整胃肠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以促进神志复苏,改善临床症状。
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毒热为阳邪,传变迅速,易耗气伤津,化火、生风、酿痰,以致阳明腑实证。大黄须用15~20克,并与芒硝同用,使燥屎下泻,主要是借助通便以泄热、凉血解毒,釜底抽薪,此谓「温病下不厌早」, 燥屎下则神志随之转清。
清肠泄热,化痰利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肾阴虚,痰热壅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喘心悸者。心肺俱虚,且挟痰热,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强心利尿,清肠泄肺,以降痰浊。
驳大黄「苦寒败胃」说
大黄苦寒为下法中要药,但古人有「苦寒败胃」之说,所以闻大黄、巴豆则畏,见黄芪、人参则喜。作为临床医生,要遵古而不泥古,余数十年临床,每每用大黄治疗疑难重症,持续用大黄越月者,病例甚多,非但未见久服败胃者,却见患者食量增加,胃口大开。」并总结经验有三:一是阳明热证时,且长服无妨;二是慢性病虚中夹实,设欲久服,应小剂量开始(一般为5克左右),或根据证情递减其量,或作丸剂缓图其功;三是治病求本,灵活配伍,调理脾胃,攻补兼施,则至稳至当。

相关参考

《伤寒发微论》 论用大黄药

大黄虽为将军.然荡涤蕴热.推陈致新.在伤寒乃为要药.但欲用之当尔.大柴胡汤中不用.诚脱误也.王叔和云.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须是酒洗生用为有力.昔后周姚僧坦名善医.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坦曰.大黄

医学百科 溃疡烧伤用紫草油纱,中医偏方有用吗

紫草油纱中医外科常用,具有去腐生肌、解毒止痛功效,将其应用治疗溃疡(包括伤口不愈)、褥疮、中小面积烧伤,皆取得良效,下面向大家详细介绍。组成:紫草75克,地榆15克,黄柏15克,当归25克,大黄15克

医学百科 马勃的临床配伍应用

马勃性味辛平,入肺经,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湿疹诸疮。其临床配伍应用如下:咽喉肿痛:马勃善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咽喉肿痛之要药。可单味应用,或以蜜水调服,或为丸噙咽,或吹喉,亦

医学百科 软组织挫伤外治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软组织挫伤多由外伤因素而致局部损伤、出血、水肿、肌肉痉挛或肌肉错位等,若治疗不当可引起功能性障碍。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应用下列验方有效。方一:草乌、川乌各50克,大黄30克,炙乳香、炙没药各20克,

医学百科 排脓中药应用解析

一、多用于外痈的排脓中药皂刺:性温味辛归肝,胃经。功能拔毒排脓,活血消肿。临床应用:凡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者均为适用凡痈疽已溃不宜服。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胃经。功能祛风解表,止痛,消肿

医学百科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

●叶天士有「柴胡劫肝阴」一说,影响颇大,现临床用量多在6~12克左右。临床上遇到发热患者,上述剂量则难以奏效。应用柴胡作为和解退热药时,一般用量在30克左右;如遇高热不退(39℃~40℃),用量则可至

医学百科 止嗽散应用两则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清代程钟龄积30年治咳经验之总结。书中述可治诸般咳嗽,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

医学百科 熟地黄重剂应用探讨

●熟地黄主滋阴养血,善补真阴,可治疗诸劳虚损,阴虚阳虚俱可应用。依张景岳之言,则对于外感表证、呕吐、泄泻、痢疾、水气、痰饮、肿胀、反胃等病皆可应用。●今人不敢用大剂量熟地黄,恐其滋腻碍胃,殊不知对于急

医学百科 二妙丸的临床应用

二妙丸,是以炒制的苍术、黄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后,按照传统水泛丸的工艺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来源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一书。二妙丸是中医用于燥湿清热的基础名方,广泛应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炎症、红肿、渗

医学百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答疑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出台背景是什么?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自从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与其他药物不同的是,抗菌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