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答疑

Posted 药物

篇首语:恐惧自己受苦的人,已经因为自己的恐惧在受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答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答疑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出台背景是什么?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自从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与其他药物不同的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不仅仅会对用药个体造成不良影响,对整个社会群体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引起各国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呼吁,将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也确定为「控制细菌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国务院领导多次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做出专门批示。卫生部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提出要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力度,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控制细菌耐药,提升感染性疾病治疗水平,是更有效治疗疾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维护全人类自身健康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同时,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也是国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解决患者适宜药品可获得性的基础,是控制不合理药物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办法》是对10余年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固化,其发布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办法》紧紧围绕国家药物政策和临床合理用药工作,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办法》明确规定了以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等4个方面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规定医师、药师要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资格。二是明确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遴选、采购、临床使用、监测和预警、干预与退出全流程工作机制。规定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动态监测、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三是加大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干预力度,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及时掌握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四是明确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明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监督检查的主体。要求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公布和诫勉谈话制度,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依法依规对医疗机构、医师和药师出现违反本办法的相应情形给予相应处理。
三、卫生部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的具体量化限定要求没有在《办法》中体现,是否代表卫生部放松了对相关工作和量化指标的要求?
在我部2011年以来组织开展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提出了具体量化限定要求。这些量化要求是我部组织专家基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以及专项督导检查结果分析确定的,需要根据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由于《办法》以卫生部令形式发布,属于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不宜频繁修订,因此在《办法》中未予具体体现,并不代表卫生部放松了对相关工作和量化指标的要求。目前,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已经下发,相关指标在2011年方案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细化。
四、《办法》中所谓抗菌药物是指哪些药物?
《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五、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进行限定,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医疗需求和医疗秩序?
卫生部组织有关学协会、专家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专家认为,通过限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政策与措施是科学、合理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限定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疗需要。卫生部关于三级综合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不得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不得超过35种的规定,是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的要求,《办法》中并未具体体现。活动方案下发前,我部组织专家对各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和论证,根据临床诊疗实际,确定了三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不得超过50种的标准。
实践证明,限定三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不得超过50种,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疗工作需要。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全国危急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中心之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在全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之前,其抗菌药物仅有50余个品种,能够很好地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我国规模最大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已经不超过50种,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林口长庚医院抗菌药物不到40种,均能够满足临床诊疗工作需要,且未出现细菌耐药、药物滥用的风险。
(二)限定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并未限定使用的具体品种。虽然活动方案中要求三级综合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不得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不得超过35种,但仅仅限定了抗菌药物品种的数量,并未限定具体选用的品种。各医院可根据医疗实际情况、细菌耐药监测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同时,我部要求各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定期调整抗菌药物品种结构,降低单一抗菌药物长期使用造成细菌耐药的风险。
六、为什么把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三级?有何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目前,澳大利亚、爱尔兰、印度和我国香港地区均按照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分级方式,将抗菌药物分为Unrestricted(非限制使用级)、restricted(限制使用级)和ID specialist(专家级或特殊使用级)3个级别。美国、欧盟虽然并未在全国或者地区层面统一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但其大多数医疗机构均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级方式。
2004年,我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首次要求全国医疗机构将抗菌药物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的分级方式进行管理。《指导原则》实施8年来,各地区各医疗机构执行情况良好。
七、什么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卫生部会出台全国统一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吗?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是按照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等分级管理原则,将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相应分级后形成的目录。该目录不同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等药品目录的性质,仅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级别进行划分的目录,是指导医疗机构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重要依据。
就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主体的问题,卫生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国务院法制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协学会和医院管理、药学、微生物以及感染等临床专业专家意见。最终认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域跨度大,人口众多,全国统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难度极大,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目录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不同地区细菌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虽然全国常见细菌的耐药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地区间部分常见菌群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一部分抗菌药物的管理级别。同一种抗菌药物,在目标菌耐药比较严重的地区,比在目标菌耐药性较低的地区,管理级别应相应提高,不宜全国统一确定管理级别。
二是不同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对同一目标细菌敏感性相近的不同抗菌药物,价格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国产仿制药和进口原研药之间,价格差别较大。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不同,应当由各地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医疗保障承受能力,充分考虑药物临床应用成本效益比,确定相关抗菌药物的管理级别。
三是不同地区用药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前期调研中发现,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在治疗同一类细菌感染性疾病时,治疗理念和选择药物的习惯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是允许的,并且长期客观存在的。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并根据客观实际确定抗菌药物管理级别,全国统一确定管理级别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操作性。
四是各地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可以避免因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引发的细菌耐药问题。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医疗机构选择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全国统一确定分级管理目录,存在全国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过于集中,加速药物细菌耐药的风险。
卫生部也将结合各地目录实施情况以及对全国细菌耐药形势的分析研判,适时对部分抗菌药物品种的管理级别提出全国统一要求。
八、据了解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仝小林自医案例分享与答疑

病情简介初诊(2015年5月16日):发热伴头颈部淋巴结红肿疼痛两天。患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一月前曾患「急性腮腺淋巴结炎」,此次因头皮疖抓破后于昨日起开始出现颈部、耳前、耳后、

医学百科 脉诊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

脉诊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等问题,是脉学中的一个学术色彩很浓的临床实际问题。对此在脉法的起源形成阶段亦即古代脉法阶段,已于有关各专题叙述过了。这里主要就《脉经》或说《脉经》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做

医学百科 临证用药心得要注意四问题

治疗疾病必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轻重缓急,症状有别,采用不同的药物,在多次临床用药有效之后,方有用药心得可言。如果单纯根据药理研究,认为使用某几味特定药便可治疗某病,那么在临床中是很难站住脚的。在治疗

医学百科 磺胺过敏有些药不能服

  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广,使用方便,但其药物过敏反应很常见,而且有的患者过敏反应比较严重,如引起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一些药物化学结构与磺胺相似,同样会引起过敏反应,磺胺过敏者这些药物也

地震基本常识答疑

地震是避免不了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多一些了解地震有关的信息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文中讲述的是有关地震预警信息方面的知识要点。一、地震预警信息一般包含哪些内容?按照日本现在的做法,面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

医学百科 过度医疗治理需要对症下药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医师应规范行医,严格遵循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因病施治,

医学百科 推广非药物疗法 扩大中医临床阵地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不依赖任何药物的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独特疗法。考及中医发展史,非药物疗法是其中发展最快而起源也最早的疗法,早在《山海

医学百科 《难经》与《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

1、成书经过等问题《难经》不见于《汉书·艺文志》,最早见之于《隋书·经籍志》,但未署何人撰著,《旧唐书·经籍志》始题为秦越人所撰。按唐t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自序日:「黄帝八十一难者,斯乃勃海秦越

医学百科 如何实现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

医院管理人才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医院改革的组织实施者。因此,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建设,已成为医院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医学百科 加强基层血液净化管理 完善肾病防治体系

我国尿毒症患者人数超过100万,但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和全国腹膜透析病例信息登记的患者数量合计只有20余万人,治疗率不足20%,如何提高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成为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关键问题。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