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小儿寒咳不必过分忌用麻黄

Posted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小儿寒咳不必过分忌用麻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小儿寒咳不必过分忌用麻黄

麻黄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本草通玄》:「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本草经疏》:「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
今人认为麻黄发汗力大,恐多汗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而人多不用,故每以羌活、防风、荆芥之类。而于小儿来说,医人更畏麻黄如虎,不敢轻而妄之。小儿寒咳因风寒之邪从皮毛或口鼻入侵肺系,肺气受阻,宣降之职失常,而引起咳嗽。此症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初起等。由于风寒犯肺,肺气郁滞,宣通之职失常,故咳嗽、咯痰白而稀;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之通道,风寒侵袭于肺,鼻咽为邪所伤,因而鼻塞流清涕,咽喉发痒,语声重浊;风寒外邪上干头部,故有头痛;风寒外客寒伤营,风伤卫,营卫之气与病邪交争,则恶寒发热;其舌苔薄白,脉浮,为风寒病邪入侵肺卫的征象。据此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必选的治疗法则。
小儿寒咳,初起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伴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或全身酸痛,脉象浮紧,指纹深红,舌苔薄白等,治疗用散寒宣肺法。笔者在临床遇到小儿寒咳,每每起手便是麻黄,配以杏仁、姜、夏之属,往往病随药除。小儿用药,掌握麻黄剂量不可过大即可。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症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辅药,佐以姜、辛、味等。
典型病例:吴某,男,9岁,2013年10月16日初诊。感冒后咳嗽频作十余日,曾经西药补液抗炎等治疗,效果不显。咳嗽尤以夜间和晨起时特甚,咳嗽连声,涕泪交流,喉痒,痰难咳出,舌质淡红,苔薄滑,脉浮有力。辨为感寒咳嗽,治以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处方:麻黄3克,杏仁10克,法半夏8克,陈皮10克,款冬花6克,桔梗9克,前胡8克,细辛3克,干姜3克,五味子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咳嗽基本痊愈,其家长认为其神,后介绍多个咳嗽患儿来诊。
按:方中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发法解表,实为开肺,散寒,泄邪,使风寒之邪恶得以外散;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款冬花、桔梗、前胡、化痰止咳;细辛、干姜为刺激性祛痰药,五味子为收敛性止咳药。全方共奏散寒发表、宣肺止咳之功。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麻黄

麻黄炙之,发汗之力锐减,止咳平喘之力更增。治小儿外感咳嗽,吾师孟广奇教授授一验方,名曰:止咳糖浆,临床用之多效。方用:炙麻黄10克,生石膏20克,瓜蒌、陈皮、桔梗、黄芩各10克,炙远志、前胡、知母、炙

医学百科 小儿遗尿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时尿床,尿时不知者,称为遗尿。轻者数日1遗,重者每日1遗或数遗。如果3岁以下小儿尿床或者3岁以上小儿偶尔尿床1者次,属正常现象,不必治疗。方一处方 鸡肠子1副。用法&nbs

医学百科 小儿咳嗽 药蛋治疗

小儿咳嗽是常见疾病,用下法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苍术50克,麻黄50克,鸡蛋一个,将药和鸡蛋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煮30分钟,趁热用蛋滚熨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双侧涌泉穴(足第二、三

医学百科 外感咳嗽哪些药不能用

1、伤风咳嗽伤风咳嗽最为常见,初起只须辛散轻扬,忌用重剂一味止咳。荆防败毒散、香苏饮功能宣畅肺气,疏达皮毛,咳嗽既能随证而解,痰多苔白润者,紫苏、防风不宜用。对于冷伤风之先感寒后伤风,初起忌用寒凉,以

医学百科 猪脬缩泉汤治小儿遗尿,中医偏方有用吗

组成:黄芪10g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药、益智仁各8g乌药、五味子、麻黄各3g(为7岁儿童量),以猪脬煮汤煎药。功能:温肾健脾,补气固脬。主治:小儿遗尿。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

医学百科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方中麻黄发表散寒,附子强心肾之阳气助麻黄之发散,细辛搜剔、温散深入十二经之寒邪。本方

医学百科 解读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始载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方药组成: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

医学百科 麻黄重剂应用探讨

●麻黄辛、苦、温,非大热。临床使用麻黄,应注意鉴别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

医学百科 外感第一要药麻黄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二经,具发汗,平喘,利水之效,可广泛运用于外感、咳喘、心肾等诸疾。因其有他药不可替代之作用,尤在外感病的治疗中又有「第一要药」之誉。麻黄一药,因其辛温质轻,轻扬上达,能

医学百科 麻黄汤临证守方与活法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曾提到:「现在还有人对我说『你还给学生讲麻黄汤么?你用过麻黄汤吗?』其言外之意让人啼笑皆非。」此处「言外之意」,即问话者认为现在早已无麻黄汤的用武之地,刘老也不会用过此方。如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