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麻黄附子细辛汤

Posted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麻黄附子细辛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方中麻黄发表散寒,附子强心肾之阳气助麻黄之发散,细辛搜剔、温散深入十二经之寒邪。本方药仅三味,配伍精练,功效卓著。现代临床应用已远远超过《伤寒论》所载治疗范围。可以用来治疗心肾阳虚兼外感寒湿所致的一系列虚寒性病症。笔者临床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颈肩背腰腿疼痛,收到满意疗效。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

医学百科 麻黄细辛附子汤验案二则

案1 面神经炎蒋某,男,18岁。学生。2008年11月就诊。自诉口角流水右眼不能闭合2天。刻下症见:瘦弱,畏寒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侧额纹不对称,右侧

《医学心悟》 麻黄附子细辛汤

温经发表。麻黄附子(各一钱)细辛(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b]八味汤[/b](见类中)

《伤寒寻源》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经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按少阴病不

《汤头歌诀》 麻黄附子细辛汤

(仲景)发表温经两法彰。(麻黄、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炮。麻黄发太阳之汗,附子温少阴之经,细辛为肾经表药,联属其间。)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少阴证,脉沉属里,当无热,今反发热,为太阴表证未除

《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甘热) 细辛二两(辛热)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发微汗

《伤寒杂病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二两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删补名医方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二三日无里证者。麻黄(一两)附子(炮,一枚)细辛(二两)热微者,以甘草易细辛微发汗。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集注

《冯氏锦囊秘录》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感寒脉沉,或微细,反发热,或但欲寐者。麻黄细辛(二两)附子(泡,去皮,一枚)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煎。按∶此少阴经药也。盖欲寐,脉微细,少阴症也。太阳膀胱与少阴肾相为表里,肾虚,故太阳之邪直入而脉沉

《冯氏锦囊秘录》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感寒脉沉,或微细,反发热,或但欲寐者。麻黄细辛(二两)附子(泡,去皮,一枚)先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煎。按∶此少阴经药也。盖欲寐,脉微细,少阴症也。太阳膀胱与少阴肾相为表里,肾虚,故太阳之邪直入而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