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大寒养阴阳之气暖身心

Posted 膝关节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大寒养阴阳之气暖身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大寒养阴阳之气暖身心

新年将至,大寒已到。中医讲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随时间变化而适当调整。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年之中物候的变化都与节气密切相关,大寒虽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大寒节气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早睡晚起常泡脚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起居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特性,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大寒时节,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心暖则身温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保阴潜阳来饮食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脂类,保持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由于天气寒冷,老年人极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老寒腿」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到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气候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老人到了冬季应特别当心,注意膝关节保健。首先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其次要合理体育锻炼,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但有些老年人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进行锻炼,由于半蹲时髌面压力最大,摇晃则更会加重磨损,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心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鉴别

心肺气虚证由于心肺两脏之气不足,心失所养,肺之肃降功能减退导致的心悸、咳喘和气虚证候。脾肺气虚证由于脾肺两脏之气不足,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肺之肃降无权出现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咳喘和气虚证候。病因心肺

医学百科 阴阳两虚的治疗

【症状】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腰酸膝软,自汗或盗汗,大便溏,小便黄赤。舌质淡,有齿痕,脉沉细。【治法】温扶元阳,补益真阴。针灸选穴:背部穴大椎肺腧心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肾腧。腹部穴:中脘梁门下脘

医学百科 冬病夏治防病未然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使用药物内服和外用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冬天或受寒后容

医学百科 白芍配甘草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应用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甘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药配伍,有酸甘化阴之妙,共奏敛阴养血,缓急止痛之效。心得广泛用于治疗

医学百科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考寒、热二邪皆为无形之邪,必赖有形之邪始可互结。有形之邪为何?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

医学百科 内经中的壮火与少火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

医学百科 桃红四物止眩晕

桃红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逐瘀之效。笔者以此方治疗一例因脑供血不足而致眩晕患者,疗效满意。患者,米某,女,27岁。2010年2月2日初诊。患者自述眩晕1年余,头晕目眩,如乘舟车,平卧则头晕略有好转,心

医学百科 妙方巧治大寒常见病——急性肾炎,中医偏方有用吗

急性肾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发作,多为链球菌感染后引起,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继发于咽喉炎、扁桃体炎、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化脓性皮肤病等。其前驱感染后可有1~3周潜伏期。起病较急,主要临庥症状有

医学百科 通法在肺系病的应用(下)

肺以通为顺;以气为用;以阳为本;以血为体;以阴为养。肺主一身之气,气道通畅,有利于肺主气、宣发肃降、朝百脉、通调水道等机能的正常发挥;肺阳温煦津液,化气行血,温养皮毛,发挥防御外邪的能力。肺脏通过「朝

医学百科 增智复忆疗健忘

健忘,症状名,见《济生方》卷四,又称喜忘、善忘、多忘。是指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多因外感风邪,过劳,情志所伤,年老虚衰等多种因素导致气血失衡,阴阳不和,脏腑失调,最终引起心、肾、脑髓不足,从而产生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