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理中丸与小建中汤

Posted

篇首语: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理中丸与小建中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理中丸与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同治中焦虚寒,都用到了辛甘化阳法。但小建中汤中尚有酸甘化阴法,适用于中焦阳虚伴有阴虚者。
多数伤寒学者将小建中汤看作温养中气之方,而冯世伦教授在临证中反复体会到,小建中汤方中所用桂枝、生姜实有解表之用。因此在六经方证分类中,冯世伦教授将小建中汤方证列于太阳病(表阳证)方证中,并明确指出:「……以其来自桂枝汤,仍兼解外。」「甘温补中兼解外」。(见《解读张仲景医学》)
证之临床,部分患者服小建中汤后确有表里营卫和畅、周身舒畅之感,反推其服药前应是有表证存在的,只是表证不典型,很多医者未能辨出。
小建中汤解外的功效是理中丸所没有的。
一日诊余,问学生:「面对一中焦虚寒的患者,取舍小建中汤和理中汤的关键点是什么?」
学生一时不能回答,反问:「是什么?」
我说:「脉弦。小建中汤证见脉弦,理中汤证不见脉弦。」
我的回答是基于两方治疗内伤病而言。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指出:「如腹中痛,恶寒而脉弦,是木来克土也,小建中汤主之。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为君;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以理中汤主之。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以为主也;如脉缓,体重节痛,腹胀自利,米谷不化,是湿胜,以平胃散主之。苍术苦辛温,泻湿为主也。」
此段文字从临证中来。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

医学百科 理中汤治疗少阴病

通常认为,四逆汤是治疗少阴病的主方,理中汤是治疗太阴病的主方。四逆汤可用于治疗太阴病,但理中汤一般不用于治疗少阴病。即使是附子理中汤,也是以治疗太阴病为主的。读清代医家郑重光《素圃医案》,见郑氏治疗三

医学百科 理中丸加减治疗痞满

治疗中焦虚寒而兼有气滞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载有两方:一方是治中汤,即理中丸加青皮、陈皮;一方是枳实理中丸,即理中丸加枳实、茯苓。「治中汤: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痺心

小建中汤怎么用?《医方考》 小建中汤

桂甘草生姜(各三两)芍药(六两,炒)胶饴(一升)大枣(十二枚)伤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建矣,故立建中汤。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浓,故用之以建

黄疸诗怎么用?《医学实在易》 黄疸诗

黄胆皆由湿热成,色分黯滞与鲜明(阴黄色暗滞,阳黄色鲜明,)理中(汤)小建(中汤)阴黄主,阳证茵陈(蒿汤)子(柏皮甘草汤)行。

小建中汤怎么用?《备急千金要方》 小建中汤

[b]治肺与大肠俱不足,虚寒乏气,小腹拘急,腰痛羸瘠百病方[/b]。大枣(十二枚)生姜桂心(各三两)甘草(二两)芍药(六两)上五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合饴糖八两,煮三沸,分三服(《肘后》用黄

《卫生宝鉴》 似外感杂证

劳役形体.饮食失节.脾胃中州.变寒走痛而发黄.治用小建中汤.或大建中汤.或理中汤.(方见前)[b]【小建中汤】[/b]芍药(六两)桂枝甘草(各二两)大枣(七个)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咀.以水七升.

《卫生宝鉴》 似外感杂证

劳役形体.饮食失节.脾胃中州.变寒走痛而发黄.治用小建中汤.或大建中汤.或理中汤.(方见前)[b]【小建中汤】[/b]芍药(六两)桂枝甘草(各二两)大枣(七个)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咀.以水七升.

医学百科 理中丸加减治疗寒中

在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中,有「初为热中,末传寒中」之说,李东垣对「热中」论述多而对「寒中」较少论述。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载一案,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寒中」,可供参考。「真定府武德卿,年四十六岁。至元

虚痨怎么用?《医学实在易》 虚痨

[b]理中汤甘草干姜汤小青龙汤[/b](加减详本论)[b]桂附八味丸[/b](见痰饮)[b]小建中汤[/b](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b]桂苓甘术汤[/b](见痰饮[b]黄建中汤[/b]治诸虚里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