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泛谈大气下陷

Posted

篇首语: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泛谈大气下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泛谈大气下陷

「大气下陷」理论是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张锡纯的特色理论之一,其对近代一百多年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大气即胸中之气
「大气」知名,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之举也。」这里的「大气「指的是自然界的外气;《灵枢·五味》篇云:「其大气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这里的「大气」指的是人身之气;《灵枢·邪客》篇云:「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金匮要略》亦云:「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而至清代喻昌《医门法律》则指出「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行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张锡纯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大气即胸中之气,亦即《内经》所言之「宗气」。
张锡纯在《大气诠》中有述:「元气藏于脐下,为先天生命之根底,道家所谓祖气:大气积于胸中,为后天全身之桢干,《内经》所谓宗气。祖为一身之远命脉,宗为一身之近命脉,命脉虽有远近,其关于人身之紧要相同。」明确指出,无论是元气还是大气,均对于人体有重要作用。张锡纯还取象比类云:「有如树上之果,元气乃树之根也,大气乃其树之果也。根之关于果者至重,身之关于果者亦非轻也。」
张锡纯还提出「至胸中之气,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按胸中大气,一名宗气,《内经》谓其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盖心肺均在膈上,原在大气包举之内,所以心血之循环,肺气之呼吸,均由大气所主,斡旋全身,统摄三焦。大气不但为后天诸气之纲领,亦为全身血脉之纪纲。
  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
对于大气下陷证,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归纳如下: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又似乎喘,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由此而观,大气下陷之「喘」似喘,而又与之有别,普通之喘有喘而肩动之征,而大气下陷者,虽至呼吸有声,必不肩动。二者的根本在于呼气难与吸气难之异,另喘者之脉多数或有浮滑之象。
兼证之「寒热往来」与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病机不同,此因「其初陷之时,阳气郁而不畅则寒,既陷之后,气蓄而欲宣则作热,适阳气蓄极而通,仍复些些上达,则又微汗而热解。」
另「咽干作渴」其为「津液不能随气上潮也」,并非传统的阴虚、火热或湿热等。
大气下陷证的临床表现复杂,「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兼证繁多,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气病门》中见到的就有小便不禁、身冷、消食、疝气等,虽表现各异,但其原因相同,均是大气失其位而下陷,无其所司,是以失其保护,斡旋无功。
宗而其症冗杂,所以大气下陷的脉象成为其辨证之关键,即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脉细如丝等。
依据此证,张锡纯创制一方名升陷汤。
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
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茱萸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加。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两钱。
方中黄芪为君,取其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之性,唯其性热,稍以知母凉润之;柴胡为少阳引经药,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为之向导也。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大气下陷兼小便不禁

【病人基本资料】天津陈××,三十五岁,于孟冬得大气下陷兼小便不禁证。【病因】禀赋素弱,恒觉呼吸之气不能上达,屡次来社求诊,投以拙拟升陷汤,即愈。后以出外劳碌过度,又兼受凉,陡然反复甚剧,不但大气下陷,

医学百科 大气下陷身冷

【病人基本资料】天津宋氏妇,年四旬,于仲夏得大气下陷,周身发冷证。【病因】禀赋素弱,居恒自觉气分不足,偶因努力搬运重物,遂觉呼吸短气,周身发冷。【证候】呼吸之间,恒觉气息不能上达,时当暑热,著裌衣犹觉

医学百科 温病兼大气下陷

【病人基本资料】天津康××幼女,年九岁,于孟秋得温病兼大气下陷。【病因】因得罪其母惧谴谪,藏楼下屋中,屋窗四敞,卧床上睡着,被风吹袭遂成温病。【证候】初得病时服药失宜,热邪内陷,神昏不语,后经中西医多

医学百科 大气陷兼消食

【病人基本资料】李××,年二十六岁,得大气下陷兼消食证。【病因】其未病之前二年,常觉呼吸短气,初未注意。继因校中功课劳心短气益剧,且觉食量倍增,因成消食之证。【证候】呼吸之间,觉吸气稍易而呼气费力,夜

《医学衷中参西录》 1.大气下陷兼小便不禁

天津陈××,三十五岁,于孟冬得大气下陷兼小便不禁证。[b]病因[/b]禀赋素弱,恒觉呼吸之气不能上达,屡次来社求诊,投以拙拟升陷汤,即愈。后以出外劳碌过度,又兼受凉,陡然反复甚剧,不但大气下陷,且又小

《医学衷中参西录》 2.大气下陷

天津李××,年三十二岁,拉洋车为业,得大气下陷证。[b]病因[/b]腹中觉饥,未吃饭,枵腹奔走七八里,遂得此病。[b]证候[/b]呼吸短气,心中发热,懒食,肢体酸懒无力,略有动作,即觉气短不足以息。其

《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方·(三)治大气下陷方

《医学衷中参西录》 1.温病兼大气下陷

天津康××幼女,年九岁,于孟秋得温病兼大气下陷。[b]病因[/b]因得罪其母惧谴谪,藏楼下屋中,屋窗四敞,卧床上睡着,被风吹袭遂成温病。[b]证候[/b]初得病时服药失宜,热邪内陷,神昏不语,后经中西

《医学衷中参西录》 4.大气陷兼消食

李××,年二十六岁,得大气下陷兼消食证。[b]病因[/b]其未病之前二年,常觉呼吸短气,初未注意。继因校中功课劳心短气益剧,且觉食量倍增,因成消食之证。[b]证候[/b]呼吸之间,觉吸气稍易而呼气费力

《医学衷中参西录》 5.大气陷兼疝气

天津陈××,年三十八岁,得大气下陷兼疝气证。[b]病因[/b]初因劳心过度,浸觉气分不舒,后又因出外办事劳碌过甚,遂觉呼吸短气,犹不以为意也。继又患疝气下坠作疼,始来寓求为延医。[b]证候[/b]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