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理中丸与理阴煎

Posted 阴阳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理中丸与理阴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理中丸与理阴煎

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乾坤思维,亦即阴阳思维。
中医学的最基本思维方式也是阴阳思维。阴阳相随,不离不弃。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无阴即无所谓阳,无阳也即无所谓阴。
明代医家张景岳熟谙这种思维方式。《景岳全书·传忠录》:「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错?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
自然,张景岳在创制新方时,也时时用到了这种思维方式。
理中丸治疗中寒而阳气不足者。那么,临床上有没有中寒而阴血不足者呢?以理推导,有阳气不足,必然也会有阴血不足。
如中寒而阴血不足,该用什么方治疗?
理中丸,以温润之熟地、当归,易方中温燥之人参、白术,即成了张景岳笔下的理阴煎。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理阴煎:「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炙甘草一、二钱,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或加肉桂一、二钱。水二盅,煎七、八分,热服。」「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妇人经迟阻滞等证。」
《临证指南医案·痢》载一案:「某,脉沉微,下痢红紫黑,舌苔粉白,并不渴饮,此太阴脾营虚寒也。仿理阴煎。当归头、白芍、炮姜、炙草、茯苓、益智。」
叶天士在此案中提到了「太阴脾营虚寒」,相对而言,我们可以把理中丸证看作「太阴脾气虚寒」。
案中仿理阴煎,但不用熟地而用白芍,且加茯苓,较理阴煎原方灵动少滞。
从理中丸到理阴煎,不但从组方思路上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实际应用中,也是对经方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熟地一药,明代的张景岳视其为至宝,而清代的陈修园却对其几乎是深恶痛绝。自然,以熟地为主药的理阴煎方也遭到了陈修园无情而尖刻的贬驳。
陈修园在《景岳新方砭》中指出:「……景岳以庸耳俗目论药,不识刚柔燥湿之本。素喜柔润,故以归、地易人参、白术而改其名曰理阴煎。服之数剂则阴气内壅而为胀满,阴气上逆而为呕哕,阴水氾滥而为痰饮恶心,阴盛于中则上、下不交而吐泻,阴凝于内则阳不通而腹痛,阴盛于下则关元不暖而血滞经迟。不但不能治病,且以增病……吾不解庸医惯用此方,日误数人而仍不改辙者,岂尽天良之斫丧?抑亦惑于景岳夸大之言,归咎于病之深而莫救?不自知其术之谬而杀人也。」
依常理而讲,中医对一方、一药的运用,总宜按证而施,似乎完全可以统一、规范。但,「横看成岭侧成峰」,众医家对一方、一药的认识和运用往往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不同,以及在这种不同基础之上的争鸣,参与构成了丰富而多彩的中医学。
平心而论,陈修园对理阴煎方的评说,有强词夺理之嫌。但笔者在读及此一段文字时,对应今日之临床,总觉有一种针砭时弊之感。
也许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关,当今临床上需要用熟地大补的机会不是很多,至少在日常门诊病人中不多见。而误用、滥用熟地等阴柔滋补致阴气内壅、阴水泛溢者并不少见。陈修园此论,值得临证者品味。

相关参考

《景岳全书》 前阴类论列总方(八三)

固阴煎(新固二)保阴煎(新寒一)补中益气汤(补三十)理阴煎(新热三)理中汤(热一)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归脾汤(补三二)寿脾煎(新热十六)加味精逍遥散(补九三)四物汤(补八)秘元煎(新固一)续嗣降生丹

《景岳全书》 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理中汤(热一)理中丸(同上)十全大补汤(补二十)养中煎(新热四)温胃饮(新热五)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理阴煎(新热三)胃关煎(新热九)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四君子汤(补一)五君子煎(新热六)加减八味丸

《白喉全生集》 白喉虚寒证治法

白见于关内.色明润成块.甚或凹下.不红不肿.不甚疼痛.饮食稍碍.舌苔滑白.二便如常.或自溏泻.间或寒热往来.两颧作红.嘴唇燥裂.此上假热下真寒证也.宜治理中汤.镇阴煎.附桂理阴煎.加减主之.[b]理中

医学百科 补气温阳理阴治肝移植术后腹腔渗血案

沈某,男,48岁,2014年11月6日请导师刘清泉教授会诊。主诉:原发肝癌二次肝移植术后腹腔渗血2周。现病史:患者原发肝癌,第二次肝移植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予控制中心静脉压补液、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

结胸续法怎么用?《医学纲目》 结胸续法

□〔《活》〕若误下了,初未成结胸者,急频与理中汤,自然解了,更不作结胸,盖理中汤治中焦故也。此古人亦说不到,后因人消息得之。若大段转损,有厥症者,兼与四逆汤便安。胃中虽和,伤寒未退者,宜候日数足可下,

结胸续法怎么用?《医学纲目》 结胸续法

□〔《活》〕若误下了,初未成结胸者,急频与理中汤,自然解了,更不作结胸,盖理中汤治中焦故也。此古人亦说不到,后因人消息得之。若大段转损,有厥症者,兼与四逆汤便安。胃中虽和,伤寒未退者,宜候日数足可下,

医学百科 益气温阳理中丸

理中丸,又名人参丸,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原书中5处涉及此方。理中丸益气药有人参、白术、甘草,温阳药有干姜,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以益气为主,温阳散寒为次。理中丸既是主治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

医学百科 理中丸(汤)临证活用

《伤寒论》中有2条关于理中丸的方证,《金匮要略》中有1条关于人参汤的方证。理中丸方证后注解说,理中丸「丸」的应用「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由此可见,

医学百科 理中丸方中的甘草

读《临证指南医案》,见叶天士使用理中丸加减方,每每不用甘草。《临证指南医案·湿》:「张四五,阳伤痿弱,有湿麻痺,痔血。生白术、附子、干姜、茯苓。」吴鞠通据此案制定出术附姜苓汤。《温病条辨·下焦篇》四十

医学百科 理中丸加减治疗痞满

治疗中焦虚寒而兼有气滞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载有两方:一方是治中汤,即理中丸加青皮、陈皮;一方是枳实理中丸,即理中丸加枳实、茯苓。「治中汤: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