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Posted 阴阳

篇首语: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内经》在脉学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后世的脉学是《内经》脉学的发展和继续。这是因为脉法是医经一派的特色,而《内经》则是自汉末以来仅存于世的医经。通过《内经》将古代医经家对脉学的探索和成就流传了下来。《内经》所载录的脉法内容尽管并不很统一系统,但非常丰富,它代表了起源和初步发展两段时期的具体内容,尽管方法形式内容多样,但有一个中心就是以阴阳学说做为认识方法,并以脉做为表达阴阳学说的实践,从而丰富了阴阳学说在中国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亦与中医学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治疗、养生、预防等方面的大量临床科学实践,使后世乃至今日的中医学中,阴阳学说已经与先秦开始使用阴阳学说时,已经有了质上的不同是一样的,彼时看重用阴阳推演一切,但后来的发展则逐渐充实了实践的内容,证实了阴阳学说的合理内涵,并以它作为理论方法推进中医学的实践与发展。因而中医已经早就形成了科学,而不是象先秦时期刚刚使用阴阳等(包括五行)学说时那样的较典型的自然哲学性质的东西了。历代脉学的发展亦是重要的科学实践与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的工作,亦是受《内经》的影响和继承《内经》而进行的。
「脉法」的初期应当是经络检查,经络检查里的方法之一是诊脉动亦即脉「气」,正式形成的诊脉动为主的脉诊是《内经》介绍给后A的,后世的脉法完全是诊脉动的方法,这亦正是继承《内经》的,《内经》诊脉方法和部位尽管不同,同时亦没有提出独诊寸口分别说的具体方法,但在《内经》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对寸口脉的重视,如人迎脉口的诊法、尺寸诊法、色脉尺诊法等等,再向前一步就是独诊寸口法了。历史证明《内经之后不久《难经》、仲景就提出并使用了独诊寸口法,到王叔和著《脉经》独诊寸口法就完成了。如以《内经》著成年代为西汉,则两者相去不过二百年而已,没有《内经》的成就和影响是不会在短短的二百年开创出完整的独诊寸口的诊法来的。
《内经》的脉名脉形和主病主证,尽管有不少与后人不同之处,但学术是发展的,后人主要是继承《内经》的内容,加以总结分析发展而成今天的成就。其间有去取、说解,认识亦有提高,尤其是王叔和的《脉经》是一次很大的进展,但后人确实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做的工作,直至今日《内经》的内容仍在实用不衰,如浮沉大小洪细滑涩等二十几种脉象,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内经》的,辨证主病的原因则亦是出自《内经》的。历代脉书无不并先引用《内经》作为基础,所以说历代脉学的发展,实际是《内经》脉学的发展。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重大的、突破性质的进展自《脉经》起形成,后世的独诊寸口法的诊脉方法,而形成后世脉法。《脉经》以后,都足宗法《脉经》的,后人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对《脉经》的修修补补,在批判伪撰《脉诀》中,保卫《脉

医学百科 后世脉法的合理性

后世脉法自《脉经》起已实行将近两千年,其间虽有补苴但发展变化不大,学术性的较大工作不过是对伪《脉诀》的考辨批判问题而已。正如日本人丹波元简氏在《脉学辑要》中说的:「盖尝究之,从前脉书,叔和而降,支离散

医学百科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一、方法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

医学百科 如何对待《内经》的脉法

脉法是医经一派的成就和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的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经典的脉学文献,它既具有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两千年来中医脉学发展的奠基著作,并至今还有不少内容仍有理论和

医学百科 后世脉学的成就

1、引古说为夸用脉学著作沿着《脉经》的路线,凡古代脉学中能为后世所用的都继承到后世脉学中来了,有时限于独取寸口法的形成,亦予以变通发展的继承。如《内经》的四时脉本为弦、钩、毛、石,钩脉,后世不用这个名

医学百科 从《脉经》起脉诊在病机方面的缺憾

后世脉法是起源于《脉经》的,由于《脉经》是以脉为主列出病证使脉法自成一个系列,在脉学上固然做出成绩,但它的这种形式决定了脉法自成一个系列,脉证关系变成简单的对应,它不是脉证合参综合分析病的机理而是在脉

医学百科 古代脉法存在的不足

1、受历史条件影响的不成熟性古代脉法是脉法的稚生时期,在富有创造性,生命力的同时亦暴露了它的不成熟的问题。例如方法名称的多样而又不能完全统一,存在一些概念不清的,甚至于是使后人不易或无法理解的东西等等

医学百科 学习《脾胃论》要有重点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所著《脾胃论》在《内经》学术理论基础上,论述脾胃与元气关系、脾胃在人体气机升降中作用、脾胃对其他脏腑影响等内容,并阐明了脾胃在人体之重要作用,是李杲倡导脾胃学说之代表作,对后世影响较

医学百科 论《内经》对宗气的认识

脏腑功能的正常,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宗气即为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内经》的《灵枢·邪客》、《灵枢·五味》、《灵枢·海论》等篇中均有论述,被后世诸多医家所重视。宗气的形成和人体吸入的

医学百科 小议《内经》中的形脏腑

   何谓脏腑?《内经》对脏腑概念的认识为后世乃至现今的中医学理论所遵循。首先,认为脏腑应在人体内部,具体而言是位于胸腹之内,如《灵枢·胀论》云:「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脏禁器也。」其次,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