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后世脉学的成就

Posted

篇首语: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后世脉学的成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后世脉学的成就

1、引古说为夸用
脉学著作沿着《脉经》的路线,凡古代脉学中能为后世所用的都继承到后世脉学中来了,有时限于独取寸口法的形成,亦予以变通发展的继承。如《内经》的四时脉本为弦、钩、毛、石,钩脉,后世不用这个名称,于是改为「洪」。
某些古代以脉象形容词汇作为名称的,如弹石、解索、如雨沦沙、如引绳、如按琴瑟弦等等,都牧人作为有关脉象的形象解释当中了。至于三部九候的新解,虽原于《难经》,但异于《内经》,人迎气口之说,亦变通了古说而切用于后世临床,至于为「关」部定出长度.为寸关尺定出所主脏腑等,虽不断有所争议,但用于临床则是事实。古为今用,又不为古人所囿,是后世脉学的一大特点,内容是「指不胜屈」的。
2、规范化性质的工作
自《脉经》提出二十四脉形状后,在具有规范化性质的工作上,做出典范。后人不断有所补充是正,都是意在使规范更具有合理性与实用性。对于主病,亦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起码说常见脉与常见兼脉的主证规范,诸家的意见基本上都一致的,如浮表沉里,数热迟寒,浮迟表寒,沉数里热等等,不但与八纲辨证方法协同一致,同时亦具有合理的「排列组合」性质。至于诊脉操作,从《脉经》起定出了「高骨为关」等亦都有规范性质,而为历代所遵循。
3、完善了脉学各项有关内容
实际使用于临床自《脉经》起,就将有关脉学的知识操作技术等,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规定下来,历代诸家不断补充,使之日益完善,以利于临床的应用。举凡对脉象的认识,操作方法、正常脉象、异常脉象、脉形主病、有关临床各科对脉象的应用,以及在受性别、年龄、体质、性情、生活、劳逸、居处地区等影响的变动及某些与病证等处于特殊情况下,脉象的反应等等,后世脉法以其系统全面的内容,充实了脉诊方法,在长达约近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对于诊断辨证起到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4、对《脉诀》的批判
对《脉诀》的批判绵延数百年,形成一个运动,通过众多的学者的参与,学术上的考定分析,在明确了《脉诀》的伪和谬的基础上,亦吸取,它的,从形式上(歌诀形式)到内容上(有某些合理内容)的有用的东西,在提高和普及上都收到一定的效果。
5、古脉学的挖掘研究
在后世脉法取得了在学术上和工作上完满的成绩以后,部分人不满足于脉学的现状,以「温故知新」的思想方法挖掘古代脉法藉以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希望脉学再向前发展,虽然影响还不够大,又是在某种意义上,站在后世脉法的对立方面,但它亦是后世脉法的历史时期的一次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具体的则应称之为在后世脉怯时期的一项有益的工作。
后世脉法是中医脉诊的重要的实际的方法,它处于巾医学发展壮大的主要历史时期,对于中医学做出了重的贡献。它至今还活在中医的手上,这一点亦是非常可贵的,对于今后脉学向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法。经验上与实际技术操作上,最多最真实的内容。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一

《脉经》的问世,标志著古代脉学的结束和后世脉学的开始,《脉经》不但起著承先启后的作用,它在更大程度上建立了一种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内容。因此《脉经》以后脉学成了《脉经》的天下。尽管《脉经》原书流传

医学百科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四

明清以来古脉学发掘研究工作有如下几个特点:1、不承认或起码是部分的否认后世脉法的新内容和进步意义明清以来从事古脉学发掘研究者都是对古代医籍亦即中医经典有着深切研究的人。由于他们学识很高,深通经典,所以

医学百科 古代脉法的成就

古代脉法的成就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无到有,从概括的经络检查方法到正式形成脉法,在古代脉法的遮段历史时期,最脉学的起始和形成阶段,经络检查是孕育脉法的温床,从脉法来讲是从无到有,这是中国医学史上应

医学百科 脉学的批判思潮

学术领域中的批判是我国学术的优良传统之一,通过批判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当然亦不例外。特别是一种学说、方法在发生发展时期,争鸣和批判往往是自然而然的发生著的,脉学的批判亦做为探索、定型与继续

医学百科 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脉诊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脉诊学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

医学百科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三

《脉诀》问题经过几百年的学术讨论和争议涉及了文献辨伪,学术讨论,普及提高等方面,到明代中后叶总算得到了解决,但学术是要发展的要前进的,它向来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里程上,因此这时就出现了如卢子繇等人的古脉法

医学百科 脉学现代发展的展望

在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脉学进行研究,主要探索研究了脉图的描记,鉴别分析,定型以及脉图与切脉的关系。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等等。但是作为独特诊断方法的中医脉学是中医特色的具体表现

医学百科 《四时经》与《脉法赞》

《脉经》成书于西晋,辑录了许多脉学著述,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四时经》、《脉法赞》就是其中的两篇,虽其著者已不可考,但能留传至今,则成为早期脉学的珍贵文献。《四时经》该篇收录在《脉经·卷一》之中,与《

医学百科 后世脉法的合理性

后世脉法自《脉经》起已实行将近两千年,其间虽有补苴但发展变化不大,学术性的较大工作不过是对伪《脉诀》的考辨批判问题而已。正如日本人丹波元简氏在《脉学辑要》中说的:「盖尝究之,从前脉书,叔和而降,支离散

医学百科 脉诊的起源

今天所讲所用的脉诊,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对历代脉法和今后脉学的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