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病法怎么用?《伤寒六书》 劫病法

Posted 《伤寒六书》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劫病法怎么用?《伤寒六书》 劫病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劫病法怎么用?《伤寒六书》 劫病法

一伤寒,发狂奔走,人难制伏,先于病患处生火一盆,用醋一碗,倾于火上,其烟冲鼻入内即安,方可察其阳狂阴躁亲切,用药无差。若初起头疼,发热恶寒方除,已后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骂詈叫喊,大渴欲死,脉来有力,乃因邪热传里,阳盛发狂,当用寒药下之,此为阳狂。
凡见舌卷囊缩者,不治。若病起无头疼,身微热,面赤戴阳,烦躁,脉来沉微无力,欲坐卧于泥水中,乃因寒极而发躁,即阴证似阳,当用热药温之,此为阴躁。凡见厥冷,下利谵语者,不治。医者不看脉,以虚阳上膈而躁,误为实热,反与凉药,使渴盛燥急,则气消成大害矣。须详脉来有力无力,此为良法。
一伤寒,腹中痛甚,将凉水一盏,与病患饮之,其痛稍可者,属热痛,当用凉药清之。清之不已,而或绕脐硬痛,大便结实,烦渴,属燥屎痛,急用寒药下之。若食积痛,同治法。若小腹硬痛,小水自利,大便黑,身目黄者,属蓄血痛,亦用寒剂加行血药,下尽黑物则愈。此三者,皆痛随利减之法也。若饮水愈加作痛,属寒痛,当用温药和之。和之不已,而或四肢厥冷,腹痛,呕吐泻利,急用热药救之。须详脉来有力无力,此为良法。
一伤寒,直中阴经真寒证,甚重而无脉,或吐泻脱元而无脉,将好酒姜汁各半盏,与病患服之,其脉来者,可治。当察其脉用药,不拘脉浮沉大小,但指下出见者,生。如用此法脉不至者,必死。又当问病患有何疼痛处,若有痛证,要知痛甚者,脉必伏,宜随病制宜。如无痛证,用此法而脉至者,此为吉兆。尤当问病患,若平素原无正取脉,须用覆手取之,脉必见也,此属反关脉,诊法与正取法同。若平素正取有脉,后因病诊之无脉者,亦当覆手取之。取之而脉出者,阴阳错乱也,宜和合阴阳。如覆取正取俱无脉者,必死矣。此为良法。
一伤寒,舌上生苔,不拘滑白黄黑,俱用井水浸青布片,于舌上洗净后,用生姜片子时时浸水刮之,其苔自退。凡见舌生黑苔芒刺者,必死。此热毒入深,十有九死,是肾水克心火也。若发黄者,用生姜时时周身擦之,其黄自退。若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满闷硬痛,又法用生姜一斤,捣渣去汁,炒微燥带润,用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稍可,又将渣和均前汁,炒干再熨,许久豁然宽快。
俱为良法。
一伤寒.鼻衄成流,久不止者,将山栀炒黑色,为细末,吹入鼻内,外将水纸搭于鼻冲,其血自止。若点滴不成流者,其邪在经未解,照后秘方用药,不在此法。
一伤寒,热邪传里,服转药后,盐炒麸皮一升,将绢包于病患腹上,款款熨之,使药气得热则行,大便易通矣。
一伤寒,吐血不止,用韭汁磨京墨呷下,其血见黑必止。如无韭汁,用鸡子清亦可。正谓赤属火而黑属水也。
一伤寒,直中阴经真寒证,或阴毒证,身如被杖,腹中绞痛,呕逆沉重,不知人事,四体坚冷如石,手指甲唇青,药不得入口,六脉沉细,或无脉欲绝者,将葱缚一握,切去根叶,取白三寸许,捣如饼,先用麝香半分,填于脐中,后放葱饼脐上,以火熨之,连换二三饼。稍醒,灌入生姜汁,煎服回阳救急汤。如不醒,再灸关元、气海二三十壮,使热气通其内,逼邪出于外,以复阳气。如用此法手足不温,汗不出,不省人事者,必死也。此为良法。
一伤寒,热病,热邪传里,亢极无解,用黄连煎水一盏,放井中顿冷,浸青布搭在胸中,徐徐换之,待热势稍退即除,不可久渍,夏天用此法,冬天不宜用。
一伤寒,服药转吐出不纳者,随用竹管重捺内关,后将生姜自然汁半盏,热饮,其吐即止。大凡服寒药热饮,热药寒饮,中和之剂温和服之。如要取汗,虽辛甘之剂,亦宜热服。如要止汗,虽辛甘温之剂,亦宜温服。此为良法。
一中风,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欲绝者,先用皂荚末捻纸烧烟,冲入鼻中,有嚏可治。随用吐痰法,将皂荚末五分,半夏、白矾各三分,为细末,姜汁调服探吐.后服导痰汤加减治之。无嚏不可治。此为良法。
一治干霍乱,不得吐者,用滚汤一碗,入皂荚末三分,盐一撮调服探吐,莫与米汤,设若与之,即死,是谷气反助邪气也。
一中寒,卒倒昏迷不省者,先用热酒、姜汁各半盏灌入,稍醒后,服加味理中饮为效。如不饮酒人,只用姜汁灌之,根据法调治。此证冬月甚有之,余月几希矣。

相关参考

《疡医大全》 论三部脉所主杂病法诀

夫三部之中,俱见一脉,所主杂病,略而言之。《脉经》曰∶阳邪来,见浮洪;阴邪来,见微细;水谷之邪来,见实坚;寒之邪来,见弦小。又曰∶浮而滑者,宿食也。短而滑者,酒病也。迟而滑者,脉满也。洪而大者,伤寒也

《疡医大全》 论三部脉所主杂病法诀

夫三部之中,俱见一脉,所主杂病,略而言之。《脉经》曰∶阳邪来,见浮洪;阴邪来,见微细;水谷之邪来,见实坚;寒之邪来,见弦小。又曰∶浮而滑者,宿食也。短而滑者,酒病也。迟而滑者,脉满也。洪而大者,伤寒也

《察病指南》 考味知病法

好食酸则肝病.好食苦则心病.好食甘则脾病.好食辛则肺病.好食咸则肾病.好食热则内寒.好食冷则内热.

《寿世保元》 贴诸肿毒疔疮发背治诸病法列于后

一痈疽发背瘰疮毒。才起一日。粘贴。火焙双手一上一下。每摩百余次。出汗为度。如有脓血之疮。粘贴膏药便罢。不用手摩。一疥疮癣疮搔痒。粘贴。不用手摩。一风癞皮肤。先用木鳖子火煨熟。捣烂放肿上。贴之。一咽喉喘

《寿世保元》 贴诸肿毒疔疮发背治诸病法列于后

一痈疽发背瘰疮毒。才起一日。粘贴。火焙双手一上一下。每摩百余次。出汗为度。如有脓血之疮。粘贴膏药便罢。不用手摩。一疥疮癣疮搔痒。粘贴。不用手摩。一风癞皮肤。先用木鳖子火煨熟。捣烂放肿上。贴之。一咽喉喘

《伤寒六书》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脉证

热盛而烦,手足自温,脉浮而紧.此伤风见寒脉也。不烦少热,四肢微厥,脉浮而缓,此伤寒见风脉也。二者为荣卫俱病,法用大青龙汤。然不可轻用,须风寒俱盛,又加烦躁,方可与之。一法以桂枝、麻黄汤尤稳,今改羌活汤

《伤寒杂病论》 伤寒例第四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斗指寅。惊蛰二月节斗指甲,春分二月中斗指卯。清明三月节斗指乙,谷雨三月中斗指辰。立夏四月节斗指巽,小满四月中斗指巳。芒种五月节斗指丙,夏至

医学百科 《伤寒论》汗出……不能发黄的启示

按刘渡舟先生的解读,阳明病发黄的原因为:「阳明病法多汗,今反无汗……湿热交郁,皆无路可出……熏蒸于外,则其人身必发黄。」也可以这样理解,内有湿邪,郁而化热,无路可出,于是症状百出。发黄只是其中一种。临

《针灸大成》 标幽赋(杨氏注解)

[b]拯救之法,妙用者针。[/b]劫病之功,莫捷于针灸。故《素问》诸书,为之首载,缓、和、扁、华,俱以此称神医。盖一针中穴,病者应手而起,诚医家之所先也。近世此科几于绝传,良为可叹!经云:『拘于鬼神者

补泻手法怎么用?《神应经》 补泻手法

臣瑾曰∶夫针灸有劫病之功者,在于手法而已。倘穴不得其真,功罔奏矣;穴得真矣,补泻不得其道,亦徒然矣。宏纲先生有曰∶世俗所谓补泻之法,补者,以大指向外;泻者,以大指向内,此谬之甚世医之所谓泻,针法之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