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 治伤寒看证法则

Posted 《伤寒六书》

篇首语: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伤寒六书》 治伤寒看证法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六书》 治伤寒看证法则

凡看伤寒,先观两目,或赤或黄。赤为阳毒,六脉洪大有力,燥渴者,轻则三黄石膏汤,重则大承气。黄为疸证,如小水不利,或赤,兼小腹胀满,不痛,渴而大便实,脉来沉实有力者,为湿热发黄,轻则茵陈五苓散,重则茵陈汤,分利小水,清白为愈,黄自退矣。劫法开在杀车槌方前。
次看口舌有无苔状。如见滑白色者,邪未入里,属半表半里证,宜小柴胡和解。舌上黄苔者,胃腑有邪热也,宜下之,调胃承气汤。大便燥实,脉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便不实,脉不沉,微渴者,未可下,尤宜小柴胡汤。舌上黑苔生芒刺者,是肾水克于心火,十有九死,急用大承气下之无疑矣,此邪热已极也。劫法开在杀车槌方前。
已后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无痛处。若按之当心下硬痛,手不可近,燥渴谵语,大便实,脉来沉实有力,为结胸证,急用大陷胸汤加枳、桔下之,量元气虚实,宜从缓治。若按心胸虽满闷,不痛,尚为在表,未入乎腑,乃邪气填乎胸中,只消小柴胡加枳、桔以治其闷。如未效,本方对小陷胸一服,如神。若按之当心下胀满而不痛者,宜泻心汤加枳、桔,是痞满也。以手按之小腹若痛,而小水自利,大便黑,兼或身黄,谵妄燥渴,脉沉实者,为蓄血,桃仁承气,下尽黑物则愈。若按之小腹胀满,不硬痛,小水不利,即溺涩也,五苓散加减利之。不可大利,恐耗竭津液也。若按小腹绕脐硬痛,渴而小水短赤,大便实者,有燥屎也,大承气下之。劫法备开杀车槌方前。
再后问其大小便通利若何,有何痛处,及服过何药,方知端的。务使一一明白,证脉相对,庶得下药无差。
凡看伤寒,若见吐蛔者,虽有大热,忌下凉药,犯之必死。盖胃中有寒,则蛔上膈,大凶之兆,人皆未知,急用炮干姜理中汤一服,加乌梅二个,花椒十粒,服后待蛔定,却以小柴胡退热。盖蛔闻酸则静,见苦则安矣。
凡治伤寒,若烦渴欲饮水者,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饮一升,正可与一碗,常令不足,不可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等证。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噎,为哕;溢于皮肤为肿;蓄于下焦为癃;渗于肠间则为利下,皆饮水多之过也。又不可不与,又不可强与。经云∶若还不饮非其治,强饮须教别病生。正此谓也。
凡治伤寒,若经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与羌活冲和汤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可与大柴胡汤下之。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太峻,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故有此戒。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大柴胡通表里而缓治之。
又老弱又血气两虚之人,有下证者,亦用大柴胡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壮力盛者,不在禁例,从病制宜。
凡治伤寒,尺脉弱而无力者,切忌汗下;寸脉弱而无力者,切忌发吐,俱宜小柴胡和之。
凡治伤寒,若汗下后不可便用参、 大补,宜小柴胡加减和之。若大补,使邪气得补而热愈盛,复变生他证矣。所谓治伤寒无补法也。如曾经汗下后果是虚弱之甚,脉见无力者,方可用甘温之剂补之,此为良法。其劳力感寒之证,不在禁补之例,看消息用之。
凡治伤暑,与伤寒俱有热,若误治之,害矣。伤寒则外恶寒而脉浮紧,伤暑则不恶寒而脉虚,此为不同治。经云∶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治宜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或人参白虎汤。天久淫雨,湿令大行,苍术白虎汤。若元气素弱而伤重者,用清暑益气汤治之。

相关参考

伤寒霍乱怎么用?《伤寒六书》 伤寒霍乱

霍乱者,上吐下利,挥霍扰乱也,乃邪气饮食所伤。邪在中焦,既吐且利。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俱用正气散加半夏、生姜汁治之。如吐利不止者,理中汤。如其上下不通,腹痛甚而头疼发热者,桂枝大黄

鼻衄怎么用?《伤寒六书》 鼻衄

经络热盛,迫血妄行,出于鼻者,为衄血也。是虽热,其邪尤在经,然亦不可发汗。经曰以桂枝、麻黄治衄,非治衄也,乃欲散其经中邪气耳。衄血故为欲解,若衄不止而头汗出,其身无汗,及发热,汗不至足者,又为恶证,当

《伤寒六书》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b]升麻发表汤[/b](即麻黄汤,自有加减法。)治冬月正伤寒,头痛发热,恶寒脊强,脉浮紧,无汗,为表证。此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当发汗。以头如斧劈,身如火炽者,宜用此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升麻川芎防风白芷

《伤寒六书》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中医词典》r~s 《伤寒六书》

伤寒著作。又名《陶氏伤寒全书》。六卷。明·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每种列为一卷。①《伤寒琐言》: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即名“琐言”,自非系统工作。②《伤寒家秘的本》:

《伤寒六书》 三阴无传经论

凡伤寒,邪热自三阳传至三阴脏腑,入里为尽,无所复传,故言无传经也。如再传者,足传手经也。

螈怎么用?《伤寒六书》 螈

螈者,则急而缩,则缓而伸。热则生风,风主动,故筋脉相引而伸缩。伤寒至于螈,可谓危矣,能以祛风荡热之剂减其大势,间有可治者。治法与同。

《伤寒六书》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脉证

热盛而烦,手足自温,脉浮而紧.此伤风见寒脉也。不烦少热,四肢微厥,脉浮而缓,此伤寒见风脉也。二者为荣卫俱病,法用大青龙汤。然不可轻用,须风寒俱盛,又加烦躁,方可与之。一法以桂枝、麻黄汤尤稳,今改羌活汤

诊脉法怎么用?《伤寒六书》 诊脉法

脉见微洪,为经病。脉见沉数,为腑病。

《伤寒六书》 谵语(郑声附)

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伤寒,胃中热盛,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识昏迷,妄有所见而言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亦有谵语者,有独语者,有语言不休者,有言乱者,凡此见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