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咏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文为你选取作文《夏日绝句》《咏史》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夏日绝句》《咏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史
朱淑贞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
⑴这两首咏史诗有哪些相同点?(2分)
答:吟咏对象相同,都是写的项羽;作品风格相同,都写得慷慨豪放,都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⑵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4分)
答:更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清照赞扬(咏怀)项吕,是对当时宋王朝屈膝金人,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故土,却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的强烈嘲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不仅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也是李清照热爱祖国,反对异族侵略的感情流露。
更喜欢朱淑贞的《咏史》。作者既用“盖世英雄力拔山”来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指出项羽的不能用人,因而导致兵败身亡的可悲结局,表现了她对国事的关心。
作者其它练习:《绝句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11.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迟日江山丽”的“迟日”即快要落山的太阳,第一句写景远近结合,一个“丽”字将太阳照耀下的锦江和岷山写的明媚多彩。
B.第二句“春风花草香”是近景,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芳香的百草,清新的春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泥融飞燕子”写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南归的燕子正在轻盈的飞来飞去,繁忙的衔泥筑巢,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情状。
D.第四句“沙暖睡鸳鸯”写江岸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慵懒的鸳鸯睡在上面,享受这怡人的春光。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等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B.诗的后两句则是工笔描绘的特写画面。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闲适的慵睡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却用语贴切、生动,音韵和谐,在杜甫诸多描绘春天景物的诗中,无疑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D.全诗既有全景,又有特写,从多种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明快、富有生命气息的立体春景图。
答案:
11.A项,“‘迟日’即快要落山的太阳”错,“迟日”指的是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迟日江山丽”的意思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12.项,“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错,全诗对仗工整。如“迟日”对“春风”,“江山丽”对“花草香”,“泥融”对“沙暖”,“飞”对“睡”,“燕子”对“鸳鸯”。
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①(选二)
杨万里
其 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②方是远,中流③以北即天涯。
其 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④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①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千,作诗以抒怀。②桑乾:永定河上游。桑乾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③中流: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④王人:皇帝的使者。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一中,“天涯”原意为在天的边缘处,这里是指宋、金以淮河为界的边境线。
B. 其四中,写中原父老面对面地向南使滔滔不绝地诉说不堪忍受金朝压迫的痛苦。
. 其四中,以鸿雁和中原父老作强烈对比,从侧面传达出作者对中原父老的同情。
D. 两首诗中,其一侧重于诗人主观感情的抒写,其四则为中原父老代言,主题鲜明。
1. 请结合两首诗,简析“意不佳”的原因。
【答案】
14. B
1. ①其一,诗人离开洪泽湖沙岸进入淮河,看到桑乾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所以“意不佳”。②其四一二句,诗人想象中原父老见到“王人”诉说不堪忍受金朝压迫之苦,弦外之音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强烈谴责,所以“意不佳”。③其四三四句,以鸿雁和中原父老作对比,借鸿雁一年一度能回到江南,反衬中原父老有国难回,所以“意不佳”。
苏轼《舟中夜起》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舟中夜起(宋)苏轼
微风萧萧吹菰蒲[注],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菰蒲: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13.下列作品与这首诗在体裁上归于同一类属的是()
A.李商隐《夜雨寄北》
B.左思《咏史》
.黄庭坚《登快阁》
D.杜甫《月夜》
14.与“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一句景物描写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分析画线部分的诗句在全诗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13.B14.
1.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诗人由一开始独自沉醉在平和静谧境界里的自得,到描写暗潮、落月所暗示的孤寂,情绪逐渐低落,至此直接抒发出对人生不如意的感慨和对良辰美景转瞬即逝的遗憾。这一句也为后一句情绪的变化蓄势。诗人最后写日出后万象萌动的景象,既流露了对夜色清境的留恋,也是心绪由感慨转为豁达的表现。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