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曲江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杜甫《曲江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杜甫《曲江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1)

2、杜甫《清明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2)

3、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3)

4、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遣意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4)

杜甫《曲江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①曲江:长安城南游赏胜地。作此诗时杜甫因屡次进谏,被皇帝疏远冷落。 ②巢翡翠:指楼堂废弃,引来翡翠鸟作窝。 ③卧麒麟:指墓前麒麟状石雕因荒废而倒卧。 ④物理:事物的变化规律。

19.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借“一片花飞”“风飘万点”,极言春意消退之快。

B.颔联中“莫厌”是指诗人提振情绪,抓住时机赏花饮酒。

.颈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以“巢”“卧”来折射人事的变迁。

D.尾联中用“何用浮荣”,暗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慨叹。

20.结合全诗,简述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9.(3分)B

20.(4分)看到春花飘落,春意消退,诗人油然而生惜春之情;想到花将飘尽,人生无依,愁情难消。看到小堂废弃,墓石倒卧,内心充满无奈;想到自己为功名所牵绊,却又仕途不得志,内心惆怅。

评分参考: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思想感情,不必拘于引用原诗。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杜甫《清明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明二首①(其一)

(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②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③。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闹,白薠愁杀白头翁。

[注]①这首诗是769年春作者在湖南所作。②古时清明有蹴鞠、秋千等游戏。③楚地多枫,故钻火用青枫,与北方用榆柳不同。

19.“十年蹴鞠将雏远”中“将”意为________,“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一联中的“秦”“汉”借指_____________。

20.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论及这首诗:“全乎‘漂泊’之感。”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写这种“漂泊”之感的。

答案:

19. 带领(携带) 唐

20.(1)铺叙。首联为第二联做铺叙,“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左臂偏枯”,“双下泪”“左书空”如两个特写镜头,将首联漂泊病废内容具象化,表达诗人无依无靠,飘泊不知所归,流浪难与人语的悲凉气氛。

(2)虚实结合。第四联为眼前实景,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四野人家也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钻木取火,荆楚却用青枫,足见异地异俗。第五联为想象虚景,北方紫塞,楚中枫火,两两相隔,诗人之心禁不住飞到故都。长安的楼阁应掩映于迷离朦胧的轻烟花雨中了,那奇瑰高峻的山河也应万紫千红一片锦绣了。两联一实一虚,一动一静,诗人身处异乡,想念京华欲归故都之情含蓄深婉地表现出来,足见诗人构思之精妙。

(3)融情于景。“春去春来洞庭闹”春水滔滔归向浩渺无边的洞庭,隔断了诗人的归路,春水也如大雁一样,能够如期回归,诗人却不得不淹滞湖湘,返京无计。

(4)反衬。“旅雁上云归紫塞”春来了,去冬南来的雁阵又纷纷穿云北去,赶赴北国的家园,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的悲伤。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此诗为杜甫避乱蜀中时所作。传说月宫中,有个叫吴刚的仙人被罚砍桂花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点题,将八月十五夜的满月比作“明镜”;“飞”写出了月亮升起的动态感。

B.次句是诗人的想象:月宫中吴刚也思归情切,无心砍树,以致折断砍树的大刀。

.颈联描写中秋夜色,运用侧面衬托手法,虽无曰字写月而处处可见月光的皎洁。

D.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简直能数得清它的毫毛,足见月色明亮。

1.诗歌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D(“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不正确,诗中的“白兔”指的是月宫中的玉兔。诗人说,此时仰望月中玉兔,简直能数得清它的毫毛。以此形容月色明亮。)

1.含意:我身如飞蓬,辗转飘零在遥远的异地;想要攀折月中桂枝,无奈天空如此高远。(3分)表达了诗人饱受战乱、漂泊无依的悲伤,以及远离朝廷、怀才不遇的苦闷。(3分)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遣意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杜甫

其一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吹花困懒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

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

湿久飞迟半欲高,萦沙惹草细于毛。

蜜峰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伯劳①。

遣意二首

杜甫

其二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

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注释]①“伯劳”,候鸟名,背羽赤色,古代诗词常用来喻为流浪的旅人。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诗中之“影”是写桃花为风所妒,桃枝被风吹倒,花影映于碧水。

B. 第二首诗中之“影”是写夕阳西下,檐遮花影,看不分明。

. 第一首诗诗人以落花为线索,写出“万端思绪”,颇有情致与意趣。

D. 第二首诗诗人叙草堂春夜之景,借景抒情,以景遣意。

1. 下列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光风力俱相怯”写“水”“风”胆怯,刻画了落花的不凡气度与风骨。

B. 蜂蝶虽见花生倩,但因伯劳飞过也只能偷看蜻蜓回避。

. “聚圆沙”三字写出“宿雁”被船火惊起后又群落而宿的状态。

D.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写浮云遮月,花香悠然的美妙夜景。

16. 杜甫诗中不乏以清丽之景显清新之境的作品。请分别概括以上两首诗中所描绘的图景,并分析作者的心境。

答案:

14. B B项,“是写夕阳西下,檐遮花影,看不分明”错误。“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并无遮盖花影意思,而是傍晚所见,能看到 “无声斜流的津水”应该是月亮升起,屋檐的影子微微显露出来,“微微”表明天还没有彻底黑下来,景物是比较分明的。

1. BB项,“蜂蝶虽见花生倩,但因伯劳飞过也只能偷看蜻蜓回避”错误。结尾两句“蜜峰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伯劳”写蜂、蝶、蜻蜓等对落花若恋若舍光景,间接描写了落花。两句妙在不脱不黏,表面看似与题面无关,实际精神一致。蜂蝶恋花,意在采花;蜻蜒戏水,巧遇落花。因是落花,所以采而不得,然弃之又不忍,低回顾惜,别生情性。伯劳恶鸟,其鸣则众芳歇,这是花所畏的。蜻蜒偷眼既畏伯劳攫取,又因惜花之落。不但落花有情,而且蜜蜂、蝴蝶、蜻蜓这些小生命也极富人情味。可见并非“蜂蝶”偷看蜻蜓,而是蜻蜓以为是伯劳飞来而畏惧,偷眼相避。选项张冠李戴。

16. 图景:

第一首:“落花出疏篱”“落花傍舟揖”“落花坠沙渚”

第二首:“将夜之景”“入夜之景”“久夜之景”

情感:

第一首:诗人以落花寄托自己的漂泊身世,苍凉中尽显孤傲与闲适,又透着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验。第二首:以时间为线索,写作者江上所见:日影微明,流水脉脉,船火细照,宿雁起落,浮云掩月,花香幽幽,虽身处漂泊,但也安恬淡然。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