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言座右铭

Posted

篇首语: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论语名言座右铭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论语名言座右铭(1)

2、论语中礼仪的座右铭(2)

3、读《论语》有感(3)

4、古代哲理座右铭精选(4)

论语名言座右铭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

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7、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9、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1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1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到韶山)

14、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0、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2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2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4、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25、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27、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7、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3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9、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40、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4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43、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论语中礼仪的座右铭

一个人应当有良好的礼貌来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欢出人头地,但这不应当引起别人的讨厌。以下是论语中礼仪的座右铭,希望大家能喜欢。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礼之用,和为贵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9、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2、见危授命,见利思义。

1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4、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读《论语》有感

冼村小学龙丽婵

《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语录,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丰富.《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鲜矣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比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炼的语言中却已经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

《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

几千年过去了,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

《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为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交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论语》所带给我们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时说不尽的,有空休闲时真该拿出来读一读.

古代哲理座右铭精选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相关参考

热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热】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警句的情形吧,熟记名言警句有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打造语言亮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警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

中国名言名句大全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46、敏而...

学论语名言

...句名言就是爷爷最近教我背诵的。最近,爷爷常常为我讲论语名言,因为爷爷觉得这些名言都富含深刻的哲理,爷爷希望我可以从中学到道理,做个知礼明理的好少年。爷爷说不仅要读背,还要懂得名言的意思。“三人行,必有...

中学生必背论语名言警句

中学生必背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一些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大全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古诗文名言警句

...群分。(《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言行,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许多警句名言里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人类普世价值,两千多年来历经无数考验却始终万古常新,颠扑不破,被古今中外奉为为人处世...

论语名言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

论语的名言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

论语名言警句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6、未知生,焉知...

论语的名言警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2...

中国古代道德名言警句

...大家阅读!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关于君子的名言

...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2、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6...

古代名言警句大全

厚仁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87.仁者寿。——《论语·雍...

古代民间哲理名言

...理名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吃粗粮,饮清水,弯着胳膊做枕,乐趣自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一竹筐饭,一瓢清水,住在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