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中秋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为你选取作文白居易《中秋月》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白居易《中秋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①归院夜,没蕃②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注]①姬:古代称帝王的妾。②没番:在少数民族领地征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写中秋月色的特点,接着抒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颔联承接首联,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尾联照应首联,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D. 白居易的诗文字浅显,较少使用古奥的字,本诗体现了这个特点。
1. 诗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4. B B项,“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分析错误,颔联“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诗人在这里举了两个中秋时失意的事例,意在佐证首联中“万里清光不可思”的说法,并没有特定的思念对象。
1. ①前句通过写失宠的故姬遭受抛弃,流露出幽怨、孤独之情;②后句通过写在外征战的老将中秋之夜登楼望月,表现了远离亲人的思念之苦及年老不能归家的怨恨之情;③颈联借这两幅场景反映在中秋团圆夜,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难以享受团圆的现实,表达无奈与愁苦之情。
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诗歌颈联“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前句通过写失宠的故姬遭受抛弃,流露出幽怨、孤独之情;后句通过写在外征战的老将中秋之夜登楼望月,表现了远离亲人的思念之苦及年老不能归家的怨恨之情。诗人在这一联中举的两个事例较为特殊,不是一般的人群;这样普遍与特殊结合起来,便加强了说服力。在号称团圆节的中秋节,的的确确有许许多多的人不能团圆,他们是怀着离愁别恨、无限悲伤地面对中秋的圆月的。
白居易《江亭夕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居易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江亭夕望① 【唐】白居易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被贬出京,任江州司马之时。
22.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 的氛围(2分)
23.本诗围绕“思悠哉”展开,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产生了哪些情思?(4分)
答:
答案:
22.日落月出江亭晚 苍茫壮阔 【解析】“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站在江亭上望去,太阳将落,晚霞一片,如红浪沸腾;月亮初上,清辉照耀,周围笼罩的烟雾,顿时散去,豁然开朗。前句西望落晖,后句东望月出,两处景色一齐出现,极为贴切、壮观,景象优美,引人入胜。(2分)
23. ①对美景的喜爱。②惜春伤春之情。③年华已逝的伤感。④被贬后内心的不甘和无奈。⑤回京的渴盼。【解析】本诗营造了苍茫壮阔的氛围。“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诗人从冬去春将来,雪花飞落树枝的情景,联想到自己霜发满头,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的伤感;“争敢三年作归计”讲出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不甘,更展现出诗人对回京的渴盼。“心知不及贾生才”,诗人自嘲自己不如贾谊那么有才华,而比自己有才华的贾谊都还被贬出京,困顿地方;承接前半句展现了诗人的对被贬后无法回京的无奈心情。最后一句对应前文写景的诗句,景与情相融,升华了主旨,诗人发现景色有日落月升,也希望自己的仕途像景色一样迎来新的起点。(4分,答出两条给3分,答出三条给4分)
《惜牡丹花》《裴给事宅白牡丹》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居易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14~1题。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漭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白诗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裴诗“无人起就月中看”的起因各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答案:A
解析:“暗示牡丹花已凋谢”错,只是造成牡丹花凋谢的错觉,结合“晚来唯有两枝残”一句可知满院牡丹花开得正盛。
1、答案:白诗起因:作者由眼前牡丹的盛开,想象牡丹明天可能因风而凋谢,于是夜里把火看花,表达了诗人惜花爱花的痴情。(3分)
裴诗起因:紫牡丹被豪贵们争赏,而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的白牡丹却无人观看,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3分)
白居易《羸骏》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居易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羸骏 白居易
骅骝①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②肉。
【注】①骅骝:赤红色的骏马;②驽骀:劣马。
9.前八句运用衬托手法刻画了“羸骏”形象,试作简要分析。(6分)
10.后八句写出了“羸骏”怎样的命运?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
答案:
三、(11分)
9.(6分)①用北风苍茫的黄河,衬托羸骏悲哀孤独身影;②用冰河水、落雪的荒坟,衬托羸
骏无处容身的凄惨境况;③用严冬只剩荒草的田野,衬托羸骏无法饱食的悲惨形象。(每
点2分)
10.(分)①无人赏识,视为劣马(2分);②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的愤懑(失落)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