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郊屠苏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Posted

篇首语: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柳宗元《郊屠苏暮》阅读练习及答案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柳宗元《郊屠苏暮》阅读练习及答案(1)

2、刘克庄《郊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

3、柳宗元《田家三首》阅读练习及答案(3)

4、柳宗元《零陵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4)

柳宗元《郊屠苏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郊屠苏暮

柳宗元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19年11月2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是住在山的旁边;同时点题,重点突出自己因离群索居而“惊”

B.颔联写诗人听到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看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描绘了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

.颈联直抒胸臆,点出悠然的心境随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表明诗人之前心境一直悠然。

D.诗人居山郭,闻樵歌,观烬落,远人群,塑造了一个本应发愤,却荒废时光的隐士形象。

E.时间飞逝,已是岁暮,本应有千言万语落笔端,可诗人却只发出“徒成今与昨”的感叹。

2.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贬居远地,远离世上的纷争,且近年关,又自然放开胸怀寄情于山水。但现实却使诗人不能回避,悠悠往事又忆上心头。d:尾联中抒发了自己想“为”却不能“为”,一切都成“今与昨”的忧怨感愤。

2.全诗抒发了诗人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的怨怒、愁苦的情怀。(1)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屏山离群而居,看似环境幽静怡人,却形同“囚居”,诗人强调“离索”,愁苦之情立现。(2)运用对比的手法。樵夫能悠然唱歌,轻松愉悦,而诗人却只能“默默”细想、苦苦思索,这一强烈的对比,将诗人的苦情展现得淋漓尽致。(3)运用反讽的手法。年关已近,诗人也已近“迟暮”,虽空怀大志却不能施展之苦呼之欲出。可诗人却说“心赏”,实是运用反讽手法书写内心难以言表的苦闷。

【翻译】

背倚着高山离群而居,蓦然发现已是一年将尽。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悠然的心境也随岁末而流逝。默默无语也不知因为什么,空留下今天与昨天的无限叹息。

刘克庄《郊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郊行

[宋]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注]

[注]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19.首联中“饯”在诗句中是________意思。一个“饯”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的情形。

20.试赏析颔联和尾联。

(1)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 送走、驱散或消散雨后暑气消散

20. 颔联视听结合,以声衬静,(或“白描”或对仗工整)描绘了郊外静谧旷远的画面,表现了对郊外美景的喜爱。尾联直抒胸臆(或“反问”),诗人独游有趣而不忙碌奔波,透露出避世之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柳宗元《田家三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柳宗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题。

田家三首(其三)

柳宗元

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少丰,无厌饘与粥。

[注]原陆:高而平的地面。 饘(hn):稠粥。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用“古道”“古城”“蒺藜”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画卷。

B.“被”字化静为动,再现了蓼花绕堤的秋景,奠定了全诗寥阔萧瑟的基调。

.“榆柳”是田园诗中常见风物,陶渊明《归园田居》也以它描写田园生活。

D.“迷”字颇耐人寻味,既可指迷失了方向,又可指行人迷醉在田园美景中。

1.诗中描写的田家生活,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9分)

14.【分析鉴赏】(3分)

B(“奠定了全诗寥阔萧瑟的基调”不当。)

1.【鉴赏评价】(6分)

①在城外游走,关注到秋收结束后田家大多在砍柴、放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注和热爱。②行人天黑迷路,幸得田翁相留,诗人深情地赞美了田翁的热情与善良。③虽家中“少丰”,但田翁也只能请行人吃点粥,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同情。 [每点3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柳宗元《零陵春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零陵春望①

柳宗元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②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③,万里苍梧④阴。

【注】①此诗写于柳宗元被贬黜永州之后。零陵:即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据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后人称之为零陵。②岣嵝:湖南衡山的主峰。③景慕:崇敬、景仰。④苍梧:山名,即九嶷山。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紧扣一个“春”字绘景,充分调动视觉与听觉,描写了一幅春日早晨草绿莺啼的明快景象。

B.颔联侧重写作者所见之景,由水到山,景象明丽辽阔,视角由低到高,层次分明。

.颈联写作者不想得道成仙,但世间的路也不好走,于是有“世途非所任”的感慨,表达想要隐退的感伤。

D.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心情。

1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

11.项,“作者不想得道成仙”理解错误。颈联中的“仙驾”指的是舜帝,“仙驾不可望”是说作者无缘与舜帝相见。

12.①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②被贬永州、代罪南荒的愁闷和感伤;③渴望重返朝廷,效力国家,实现政治抱负。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然后理解整首的意思,再结合注释和全篇分析诗中的情感。

首联含义为:湘江东岸尚未开垦耕种,为一片平野。“晓莺啼远林”,进一步说明此片平野面积广阔,一片葱绿的草地。表达了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颔联“潇湘渚”即巴洲滩,诗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达巴洲滩。此时已早晨七八点钟,一个大好晴天,适宜诗人深入民间访问,考察风土民情。“云断岣嵝岑”,岣嵝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为祝融峰。此句意含诗人北望长安,视线被“衡山”所挡。这是诗人曲折表达受迫害的贬谪心情。颈联“世途非所任”,应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反映诗人一心报国无门,被贬南荒之地,时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历史责任而不可能,诗人多么盼望皇帝召其北归。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