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作文1200字
Posted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湖笔作文1200字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湖笔作文1200字
笔墨纸砚,是我国的文房四宝,而其中的笔则是专指毛笔。国庆期间,我就去了湖州的善琏湖笔小镇参观。
一走进善琏湖笔厂,就看到了两只石羊,我猜想应该是湖笔的材料主要是由羊毛做的,所以放着两只石羊。带领我们参观的沈阿姨告诉我,我猜的没错,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善琏湖笔厂生产的湖笔有一个有名的品牌就是“双羊”。
走进生产车间,沈阿姨介绍道,湖笔生产工艺复杂,有笔料、水盆、结头、蒲墩、装套、镶嵌、择笔、刻字等八大道工艺,100多道小的工艺。我心中不由得赞叹,没想到制作毛笔有这么多工序呀!我还以为毛笔是机器做的,只需要把笔头插进去笔杆就行了。
我们首先参观了水盆车间。工人们身前放着一个盆子,里面装满了水,每个人手中的工作都不一样,有的在把毛做成笔头,有的用刮刀蘸着水去掉杂毛,还有的先把毛排成一列,然后交给下一个人……大家都盯着自己手上的毛,非常认真。沈阿姨告诉我们,光是水盆就有三十多道工序呢,而且水盆很辛苦,尤其是到了冬天时候,还得在冰冷的水里制作。不但辛苦,而且非常考验眼力。需要用肉眼分辨出哪些是杂毛,哪些是好毛。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装套、择笔、刻字等车间。当前湖笔的八道工艺中,只有刻字的工艺,可以用机器代替。而在湖笔上刻字,和我们普通的写字是不一样的,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刻的,需要一次性把所有的字“点”刻好,再来刻“横”……湖笔厂有一位最优秀的刻字师傅,可以在一支湖笔上刻上“兰亭序”。
这些湖笔工人可真厉害!仿佛看出了我惊奇,接下来就带我们参观了湖笔博物馆和文化馆。一走进善琏湖笔厂的博物馆,就看到了一支两米多长的巨笔,笔手是用马毛做的,因为羊毛没这么长,这支笔重40公斤,有0斤。我心想,这笔比我人还重,我可用不了这支笔。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善琏湖笔厂获得的许多荣誉,还专门为邓小平爷爷制作了毛笔,一些名人也多次来到笔厂,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书画作品。
踏进湖笔文化馆,也有一支巨笔悬在眼前,下面铺着宣纸,有4座桥通向中间。沈阿姨告诉我,从前要到善连镇,只有4座桥才能进来,没有其他的路了。转到后方的背景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背景墙上插着无数支毛笔,对着看,犹如正疾射过来的利箭。沈阿姨说毛笔的历史已有近五千年了,背景墙上插着的000支毛笔,象征毛笔发展的历史。
我还了解到,在古代时,毛笔也作为一件贵重的礼物,在朋友之间转赠,常有人用玛瑙、象牙,还有金、银等来做笔杆。正当我感叹毛笔样式丰富、造型漂亮时,我看到了一种奇特的笔,这种笔的笔套是像鸡爪形状,所以叫鸡距笔。这样的好处是,如果毛笔是湿着收起来的时候,鸡爪形状的笔套是镂空的,笔头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掉,真是既好看,又实用。
后来我还知道,湖笔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些名人。有一位智永大师,在湖州这里出家,他特别喜欢收藏毛笔,也是一位大书法家,很多人都来拜访他,求他书法,以至于他的门槛都被踏破了。智永没办法,只好用铁皮把门槛包住,这就是“铁门槛”的传说。据说智永圆寂的时,犹抱着自制了一只大笔。
还有一位蒙恬将军,对改良毛笔贡献很大。相传他有一回用野兔毛做了一支毛笔,但发现不太好写,他随手一丢,正丢在一个石灰缸中。几天后,他无意中捡拾起了这支笔,发现非常好用。原来动物的毛发中有脂肪,石灰可以脱脂。随后大家开始使用脱脂技术,毛笔的发展有一个巨大的突破。现在的湖州人还尊称蒙恬为笔祖并举办“蒙恬会”,来纪念他。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啊,不但知道了毛笔的制作过程,也学习到了许多毛笔的知识,更对这支传承中国000年文字记载的小小毛笔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