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作文800字

Posted

篇首语:追光的人,终会万丈光芒。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文化认同作文800字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文化认同作文800字(1)

文化认同作文800字

什么是文化认同?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指的是当我们置身于文化的海洋,被其包裹,与其接触,对其中某种理念产生共鸣,感到有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亲切感。这种感觉真诚而又深沉,动人心扉,撼人心魄。

所以,无论是人对文化的认同,抑或是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文化认同的本质就是共情。

人与文化之间的共情,在于文化对人的吸引。文化历经千百年历史的积淀,产生一种人不可抗拒的魅力,你会不自觉的被它吸引、感染,从而产生“共振”,并不断催生出共情。北魏孝文帝从小被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吸引,在日夜的潜移默化中,他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在阅读史书时,他会随着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他会被项羽“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路的慨叹所感动,也会被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毅决心所感染,更会被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话语所鼓舞。正是基于这样的共情,他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日趋强烈,以至于有了日后的“汉化”和“迁都”的举措。我们与文化就像一根梁上的单摆,而文化是先动的那根。我们在共情的频率下,作强烈的“受迫振动”。而这振动就是文化认同。

人与文化之间会因为文化的感染而产生认同,那如果让两种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去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文化本身的发展是趋于求同存异的。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它们首先会相互交融,并从中分出彼此独有的片段。犹记得某年重阳节,曾目睹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一起唱着对方家乡的歌谣,共同品着菊花酒,仰望星空,缅怀各自的家乡。当我们听到“撕心裂肺”却哀而不伤的旋律时,会不自主地哼唱起《喀秋莎》的调子。在这种悲凄的环境中,虽然我们听不懂那凄美动人的歌谣,但我们却能体会到那源自心底的忧伤,迸发了共情。凡此种种,即使互不理解,但却都能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对方的感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共情,正源于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感。虽然西方没有重阳节,更没有登高的习俗,但两者远离家乡,思念自己的亲友和故乡的美好的情怀,却是相同的。所以必定会产生“同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共情,也必定会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刻骨铭心的,毕竟文化的起源是相同的,就像两河流域,同出一脉,也同入一海。即使短暂的分离,但却延续着相同的血脉,两种文化在一种载体的支撑下达成了认同。

血脉相承,延绵赓续,它将继续引发我们的共情,这就是文化认同。这种共情还将继续流传下去,继续不断地促成更广阔领域的文化认同。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