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拓展人物素材写作技法及佳作展示

Posted

篇首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本文为你选取作文2014年高考作文:拓展人物素材写作技法及佳作展示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1、2014年高考作文:拓展人物素材写作技法及佳作展示(1)

2014年高考作文:拓展人物素材写作技法及佳作展示

拓展人物素材写作技法写文章时,常常用到人物素材,因为名人事例说服力强,最有代表性。但运用同一则素材,有的同学能够写得意蕴丰厚,情采飞扬;有的同学却写得平平淡淡,甚至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是运用素材的水平不一样。我们需要寻找到拓展人物素材的好方法。美丽的篇章,往往是情与理的交融体。那么,在运用人物素材时,如何把握感性与理性的契合点,用“活”素材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参考:

一、抓准角度叙议结合

运用人物素材的目的是要说明问题证明论点的,在拓展素材的时候,要紧紧围绕中心来阐述。每个素材都可以多角度的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运用素材时,应该抓准角度,把握住方向。

素材的运用过程,一般有两部分:简述事例和深入论述。很多同学能够叙述人物的事例,但说理论述环节往往忽略。其实,说理论述部分正是围绕中心论点进一步分析升华的内容,又是体现写作者对人物对事件的认知度和思想的深刻度,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忽略。

[例文展示]

三国时,刘备为成就大业,“三顾茅庐”,恳切地三请诸葛卧龙出山,演绎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话,奠定了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三”里面的韵味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就必须用诚意待别人,哪怕一再被对方拒绝。(《“三”的智慧》)

二、设置情境烘托形象

在拓展人物素材时,我们可以采用烘托技法,结合自己对人物的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设置合理的情境,或雄浑壮阔,或悲壮苍凉,或凄婉哀伤等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1)历史背景意济远

结合人物生平和所处的年代,再现历史隋景,无须来龙去脉,只寥寥几笔,就可以起到烘云托月之效。比如我们用韩非子、商鞅、李斯等人物时,先概说其所处时代状况——战乱频仍亟需变革,然后再叙其事,论其理,那么人物在历史上的深远意义就能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

[例文展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你说你不愿意在鲜花和掌声中度日,要不断思考,不断治学,不断超越。一句忏悔过去常挂在嘴边,使你一直保持中国士大夫的仁爱与恕道,始终将创新意识印在下一代的心中。

我悟到了,你要用忏悔过去作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助你成就具有“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的梅魂的人生。(《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2)生活情景添情趣

结合人物的经历、性情、爱好等,发挥联想想象,为人物设置合理的生活情景,可以使人物更生动形象,性格特征更鲜明。

[例文展示]

塞北的风雪,一季又一季,吹白了征夫的发,吹湿了怨妇的眼。直到有一天,长安来的路上,远远地出现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南来的少女。少女携着一支橄榄绿,走进匈奴人的营帐。从此,征夫欢呼雀跃,怨妇破涕为笑。无数个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少女以其温柔和美丽,点染了那一方空灵。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汉元帝至今仍失落。汉朝唯一的一缕馨香,怎么就落到了一群蛮子手里?只有雁群明白,少女用她一生的荣华换取了汉王朝半世的太平。只有雁群明白,那一缕缕青丝是如何熬成白发,幽幽胡茄中,蕴涵着多少乡思,最后又化成那一片青冢,三春尤晖。(《与永恒拔河》)

(3)诗词意境增意蕴

“诗言志”,文人的作品就是他们思想的结晶。在运用事例时,结合人物的作品,设置符合人物的诗词意境,既可以烛照人物内心,又可以给文章增添浓郁的古典韵味,含蓄而隽永。

[例文展示]

一行清清浅浅的足迹和着花落去的点点微哀,击起浑浊中最轻盈的舞曲寻梦而来。在香醇美酒酣饮后的醉意中,我看见他毅然决然迈向了前方,一步踏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就远离了污秽,找到了真我。晏殊,即便每一步都忍受着叹息残雨落花的悲伤,你的一生也已富盈,一袭清新自然的风骨,寻觅到一分舒适,也让我品得一分宁静。(《一步与一生》)

三、变换人称倾注情感

运用人物事例,可以选择合适的人称角度,可以增加亲切之感,更利于情感的倾洒抒发,从而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例文展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问,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东坡的选择》)

四、神态举止勾勒传神

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方面是最有表现力的。运用素材时,我们可以根据对人物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对人物的神态举止做巧妙的勾勒。

[例文展示]

从三生石畔的绛珠仙子到大观园的潇湘妃子,林黛玉都是浸透在苦涩的泪水里,在误会宝玉不开门前,兼又听到宝玉宝钗的笑语声后,林黛玉不禁对门洒泪,不管苍苔露冷,不惜花径苍寒,呜咽一声,落花默默鸟惊飞,连树上的栖鸦都不忍再听。痴颦儿泪洒怡红院,也许你惊异于这玉儿的眼泪竟然如此之多?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少女对爱情的执著与执著于其中的苦涩。在“游丝软系飘香榭”的大观园内,林黛玉只觉得“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季节》)

五、修辞手法添彩增色

修辞手法是作文的“魔水”,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在拓展人物素材的过程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句熠熠生辉,为文章增色添彩。

[例文展示]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一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汩汩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关参考

2014年课本名人素材高考作文备考运用要点及写作技巧

一、课内素材在在写作中的运用(一)第一节课文素材与考场作文的高速对接1.源头活水汩汩出——写作素材的回归挖掘同学们“全日制”地待在学校里,泡在课本中,而课本是古今中外思想精英的呕心之作,经典之作,是吹尽...

2014年高考作文最新社会生活素材: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颁奖词】誓言无声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

备考2015年高考作文专家系列辅导:联想拓展法

议论文写作技法之十三:联想拓展法所谓“联想拓展”,就是根据某些相反或相同的事、物、情、人等,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用以论证自已的观点,是一种思路自由开阔、经常运用的议论方法。运用联想拓展法议论问题,往往...

拓展人物材料技法写作指导

写文章时,常常用到人物材料,因为名人事例说服力强,最有代表性。但运用同一则材料,有的同学能够写得意蕴丰厚,情采飞扬;有的同学却写得平平淡淡,甚至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是运用材料的水平不一样。我们需要寻找...

高考前巧用课本素材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一)第一篇名人篇人物,对于文章创作有着非凡而绝妙的效用。善写文章的人,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名人素材来表情达意,使文章内容充实,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

最新2012年高考作文课本及人物素材

身残志坚为什么而活(领悟生命的内涵)不忘历史(史铁生名字的解释)比肉体残疾更严重的是灵魂残疾(约翰逊事例)◆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

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专家指点九种行文技巧及佳作点评

每每看到高分作文,眼球为之吸引,思维也随之而转,真令人拍案叫绝,惊呼“后生可畏”!其实这些令人刮目的高分作文,常是考生多年的心血凝成的,是考生文思、文心随手流泻出来的生命之水。每篇高分作文都是活生生的...

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专家专题讲解:议论文写作思路的拓展

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是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思维运行的轨道。如果不懂得开拓思路,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写作议论文“冰泉冷涩弦凝绝”;如果善于拓展思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写起议论文“间关莺语花底滑”。那...

备考2012高考作文:考场小小说写作技法与佳作赏析

考场作文创作小小说不失为赢得高分的好方法之一。下面,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在考场上“创作小小说赢得理想分”的写作方法。一、小小说的文体特征要想写好小小说,必须先明白何为小小说。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袖珍小...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作文审题篇第5讲:写作空间拓展

第5讲,写作空间拓展以上谈各类命题的审题,主要是在“切题”的准确上、在“范围”的限制上,即从消极方向审核;而审题还有一个更值得提倡的积极方向,那就是在保证能“切题”、合“范围”前提下,进而开拓出广阔的...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导写运用指导及点评

2014年高考作文导写素材运用指导5篇(1)漫画材料作文“狼外婆”素材运用指导(2)“不插电”素材运用指导(3)材料作文“人最害怕的是自己”素材运用指导(4)材料作文“鲜花与阳光”素材运用指导(5)材料作文“雨后...

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专家专题讲解:题记的作用及写作探微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一段言简意赅、意蕴丰富、语言优美的文字。它从属于正文,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应透露文章的感情倾向或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它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的提示,是阅读文章...

高考前巧用课本素材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三)第二篇形象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的生活反映,浓缩了文化的精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因此人物形象素材一直都是写好作文所必不可少的元素。而为什么我们要把...

高考记叙文技法精讲、精练与范文点评及适应话题

高考记叙文技法精讲与精练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在近几年高考中,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选择写记叙文。优秀记叙文在高考阅卷现场尤其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综观这些高考优...

精典推荐:备考2014年高考作文必读系列汇编

备考高考必读系列:话题作文拿什么“话”让阅卷者青睐(1)备考高考必读系列:话题作文拿什么“话”让阅卷者青睐(2)备考高考必读系列:满分作文龙眼凤头豹尾基本技法备考高考必读系列:满分作文表象调动与作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