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养分
Posted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为你选取作文感动的养分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感动的养分
提到养分,我们常常会想到农民为作物施加的肥料,学者们从书籍中吸取文化的养料,抑或是在实践中获取宝贵的经验。而我想到的是供给“感动”的养料。
本质上说,感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有别于感激。感动是原发性的,由内向外的张力。而感激则是被动的,由表及里的松弛。而且感动带给我们的震撼,也更加强烈,就像第一次聆听周舟的音乐,敬佩远远多于同情,第一次倾听徐本禹的故事,感动要远远多于诋毁。
这一点,国外哲人与我们很有共识。
奥尔珂德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朋友是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田地。”以色列诗人如此低吟。
当然,中国的诗人也因此伤感哀叹。
徐志摩因那“最是一低头的温柔”所感动;
余光中为那盈盈一水间的海峡而黯然伤惘。
然而,感动的养料并不是诗人多愁善感的心,也不是离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凉;而是因为看到的温情,触摸到的伤感。
这或许会使人想起三毛的短文,朴素的文笔,平淡的语调却能扣人心弦;生活的琐屑,人生的履历,却能意味深长。
她自己曾说过“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痛苦,只要还能把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心。”
或许,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爱”带给我们以感动的养分,让我们对人世间的种种情愫难以割舍,甘愿在缘起缘落的煎熬中,历尽沉沦。无论前途多么迷茫,人世多么凄凉,只要有爱,我们就怀揣感动,只有感动我们就心怀希望。所以,无论那终究是一种怎样辛酸,痛苦的经历,只要能够把握,我们便不会放弃。而这种的爱就是感动的源泉,人生的所有真谛。
感动
感动是一种养分,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们灵魂深处的小小斑点,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们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我们曾经都被某些人感动。
我是一个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刚生下来五个月,爸爸就因一次车祸离我而去了。是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为了让我幸福,妈妈总是竭尽全力满足我的要求。妈妈常说:“别人家孩子吃的,穿的,咱家樾樾得有,别人家孩子学什么,我们也学。”可这些都要钱呀!为了挣钱,妈妈开了一家理发店。没日没夜地为人家洗头、烫头、染发。一双手整天泡在药水里,不久,那双嫩白的手就变得通红,十根手指头,肿了一圈。医生说,是过敏,叫妈妈不要接触药水。可妈妈仍坚持工作,那双手越来越难看。不仅皮肤黑一块红一块而且皱巴巴的,三十几岁的人,却像四十岁的手。我总是不忍看妈妈的手,因为每次看到了那双手,我的心就像碎了一样。
有一年冬天,妈妈的手终于禁不住严寒开了皴了。手掌上,裂开了四五道一厘米左右的口子,就像一个个张开的小嘴巴。嘴巴里,露出了嫩红的肉来。一触摸,便是刀割一般的疼。晚上,我看见妈妈悄悄地躲在卫生间里,给自己的手上药。她嘴角轻轻的抽动着,好似要强忍着什么。我想:那一定钻心的疼痛吧,妈妈不想让我察觉。我问妈妈手疼吗?妈妈却若无其事的样子说:“劳动的手,不都是这样子吗?”顿时,我泪如泉涌……
啊,妈妈,就是你这双劳动者的手,让我深深地感动,我多想握住你这为了我而受伤的手,不知这双手哪一天能停下来,歇息歇息呀!
六年级:姚子怡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