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
Posted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为你选取作文解题四篇,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目录
解题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一起看电视,爸爸在看完电视后跟我说,我这里有一道数学的题,不知道你是否会做。我也很好奇,说:可以让我试一下。
这题是这样说的: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大智和小花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大智每小时行6千米,小花每小时行4千米。还有一条狗与大智一起出发,小狗每小时行12千米。小狗遇到小花时立即返回,遇到大智时又立即掉头跑向小花,一直到大智、小花俩人相遇。问:小狗跑了多少千米?
我听了之后,心想:要求小狗跑多少千米的路程,第一步就应算出小狗遇到小花时走了多少路程;第二步就要求出小狗遇到大智所走的路程;第三步又要求小狗遇到小花所走的路程。第四步---第四步……好复杂哦!
老爸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你钻牛角尖了,没有那么复杂,要求小狗跑了多少千米,就应该用小狗的速度乘以时间,速度已经告诉了你是12千米/小时,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小狗跑了多少时间。
我顺着老爸的思路,想:小狗是与大智一起出发的,大智与小花相遇时,小狗也就结束了这段路程。对了,小狗用的时间就是们俩人相遇的时间。第一步:求出时间50÷(4+6)=5(小时),第二步:用时间去乘小狗的速度5×12=60(千米)。我把计算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你这小子真聪明,一点就会。”“小KASI!不就是找出小狗的时间嘛。”我说。
我今天高兴的很,做出来了一道奥数题。
凑也是解题的好方法
在我们日常学习中,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认为做题目时凑是不好的。但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只要掌握它的技巧,凑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的例子就可以证明。
例如“一次会餐供有三种饮料,平均每两人饮用一瓶椰汁,平均每三人饮用一瓶果汁,平均每四人饮用一瓶可乐。这次会餐共饮用这三种饮料65瓶,参加会餐的人数有几人?”虽然这题目不难,但是一些同学一时找不到解题的方法。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就可以用凑这个办法:参加会餐的人数应是2、3、4的公倍数,而[2、3、4]=12,所以参加会餐的人数是12的倍数。这12个人共用饮料:12÷2+12÷3+12÷4=13(瓶)。又65÷13=5,说明会餐人数是12的5倍,所以会餐人数是12×5=60(人)这样,这道题就很方便地作出了。
遇到“十个连续的三位数最大不超过130,这十个数的和是77的倍数,责这十个数是从几至几?”做这样的题目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凑这个方法:因为十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必是5的倍数,又知道这十个数的和是77的倍数,因此这十个数的和必是77×5=385的倍数。由于这十个连续数是三位数,最大又不超过130,因而这十个数的和大于1000,小于1300。采用实验方法,找个位是0或5,且能同时被11和7整除的数,结果只有1155,所以这十个数的总和是1155。由等差数列特点可知,偶数个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等于1155÷10=115.5,第五个数是155,第一个数必为111,第十个数为120。这样,这道题也用凑这个方法解开了。
从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凑并非是一种即费时间又差的解题方法,关键是凑的方法要用得好,凑这个方法不止能在学习上帮助你,它还能为你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平常使用的电灯不也是大发明家爱迪生“凑”了1600多种矿物和6000多种植物才制成的吗!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