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

相关tags:

哥德巴赫名词解释:德国—俄国数学家。生于普鲁士柯尼斯堡(今属立陶宛),卒于莫斯科。早年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初读法学,后学医学和数学。1710年游历欧洲。结识莱布尼茨、伯努利家族等数学名家。1725年移居俄国圣彼得堡,任帝国科学院会议秘书兼数学和历史学教授,与欧拉共事。1727年赴莫斯科,当上沙皇彼得二世的家庭教师。1742年担任外交部公使。他的影响主要在数论,以提出“哥德巴赫猜想”而闻名。他曾与欧拉进行了长期的书信交往,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这一猜想名词解释:不小于6的偶数能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不小于9的奇数能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欧拉在6月30日的回信中说名词解释: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确信它的成立。欧拉同时化简了猜想的表述名词解释:任何一个偶然n(n≥4)是两个素数之和。该猜想虽然对于不太大的数用实际检验得到证实,但至今没有严格的证明。200多年来许多数学家为此做过努力,相继得到一批近似结果,其中以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73年发表的结果为最好,他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的数之和”,通俗表示为 1,2。哥德巴赫的其他论述有名词解释:里卡蒂微分方程积分法(1728)、Γ函数的插值问题(1729)、复根共轭问题(1742)、函数的无穷级数展开式(1745)等,许多成果体现在与数学家们的通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