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相关tags:

信念名词解释:对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内在确信。科学的信念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是以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为基础的科学信仰。在西方哲学中,英国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比较详细地考察过信念的意义及其种类。他认为,信念是身体上或心理上或者两方面兼有的某一种状态。他列举出五种不同种类的信念名词解释:第一,那种以动物性推理补充感觉的信念;第二,记忆;第三,预料;第四,只凭证据不经思考就得出的信念;第五,那种得自有意识的推理的信念。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斯则认为思维的唯一职能在于确立信念,而“信念就是在我们的本性中建立的一种行动的习惯”(《皮尔斯文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信念与盲目信仰或宗教信仰是完全不同的。盲目信仰或宗教信仰是与理性、知识、科学相对立的。信念往往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并与情感、意志相结合,形成一种稳固的观念意识支配人们的行动。理论对信念的形成具有决定的作用。但理论要通过影响人的信仰(信念)、意志的中间环节来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信念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理论信念、政治信念、艺术信念,道德信念等。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笃信,以及由此产生的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信念居于基本的和核心的地位,是人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反映在道德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觉悟的集中表现,它促使人们自觉地、积极地去履行共产主义的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