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

相关tags:

赋税名词解释:中国旧时历代政府的强制征课。起源于春秋前,君主从臣属取得的劳役和实物贡纳。春秋时,私有财产发展,各国向臣属本身征收的军役和军用品称“赋”,对臣属土地征发的财物称“税”。后来各国军赋也常从土地征发,赋税逐渐混合。秦汉时,军赋按人丁征收,田租则按田亩征收。以后各代,以土地为课征对象的称田赋,以户、丁、资财为课征对象的称税。明中叶行一条鞭法,合并赋税,用银折纳。清摊丁入地后,地丁合一,赋税实际是指田赋。清末,赋税成为税课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