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

相关tags:

尼赫鲁名词解释: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著名领导人之一,印度总理。生于阿拉哈巴德婆罗门贵族家庭。国大党元老莫提拉尔·尼赫鲁之子。早年在英国学法律。1912年归国,追随甘地从事政治活动。1918年入选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起参加甘地领导的历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曾多次被捕,遭长期监禁。1929年、1936年、1937年、1946年、1951—1954年屡任国大党主席。印度独立后,任第一届政府总理,连任至逝世。奉行和平中立外交政策。1954年,与周恩来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会议发起人和不结盟运动倡导人之一。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与巴基斯坦发生争执,导致武装冲突。1959年挑起印中边界争端,掀起反华浪潮,1962年挑起中印边界武装冲突。1964年5月27日病逝。著有《尼赫鲁自传》、《印度的发现》、《印度和世界》等。

印度 印度·1950年1月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总理

1950年1月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总理贾·尼赫鲁(1889-1964),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国大党主席,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1889年11月4日生于今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一个婆罗门家庭。自幼受到良

印度 印度·1954年11月5日尼赫鲁制定社会主义理论

1954年11月5日尼赫鲁制定社会主义理论尼赫鲁(1889-1964),原印度国大党主席、政府首任总理,著名印度民族主义政治家。早在30年代,他从费边社会主义和甘地主义立场出发,目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

尼赫鲁曾建议缅甸与印度合并,为何没得到同意

乾隆皇帝号称「”十全皇帝”,他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无人能比。当然不能否认乾隆的功绩很厉害。但如果把他与俄国的有名皇帝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相比,乾隆的战略眼光很差,因为俄国一直在寻找出海口,而乾隆却丧

赫鲁晓夫的妙语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在一次招待会上,有位美国记者向赫鲁晓夫发问:“赫鲁晓夫,听说您在我国匹兹堡一个机床上参观时,您曾经送给一位工人一只手表,有这么一回事吗?”“有的。”赫鲁晓夫从容不迫地说。

前苏联政变的牺牲品 赫鲁晓夫倒台内幕

赫鲁晓夫是苏联的领导人,他在宫廷政变中赢得了胜利,并借此登上了苏联最高权利的宝座;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赫鲁晓夫倒台之谜有何内幕?赫鲁晓夫旧照赫鲁晓夫曾让整个国家在全面改革中一步一步的发展,赫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