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同盟

相关tags:

神圣同盟名词解释:
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 于同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克尽职责。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同年11月19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加入。最后除英国摄政王、奥斯曼帝国苏丹及教皇外,欧洲各国君主也纷纷加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高中历史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 吴红亚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最后议定书》的签定,暂时调整了拿破仑帝国失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列强之间

高中历史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 吴红亚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最后议定书》的签定,暂时调整了拿破仑帝国失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列强之间

历史百科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神圣同盟的建立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神圣同盟的建立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各反动君主国打败拿破仑帝国之后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历时达八个多月,其宗旨是尽可能消除法

罗马 同盟者战争的战争缘由?同盟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同盟者战争公元前91—88年间,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发动起义,反抗罗马的压迫,要求获得罗马公民权。起义波及意大利大部分地区,严重威胁了罗马的统治。这就是罗马史上著名的“同盟者战争”。由于同盟者中以马尔西

同盟会简介 同盟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同盟会主要成员要论起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组织,同盟会必是其中之一。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

第三次英日同盟是怎么回事 第三次英日同盟始末

  第一次英日同盟和第二次英日同盟的签订引发中国和美国的不满,中国虽然没有办法,但是铲除其在远东扩张的障碍,美国方面马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于是,就有了第三次英日同盟。那么,第三次英日同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二次英日同盟的内容 第二次英日同盟的影响

  继1902年1月30日第一次英日同盟建立后,英日两国又于1905年8月12日订立了第二次英日同盟。第二次英日同盟同样是以保护双方利益为主要内容的。这次的条约对英国、日本、朝鲜以及俄国都影响很大。 

世界历史 拉丁同盟

拉丁同盟古罗马拉丁姆地区以罗马为首的拉丁人城邦和部落的联盟。罗马为了对抗北边的伊达拉里亚人和意大利人,公元前493年,参加了在拉丁姆平原上组成的同盟,即拉丁同盟。同盟规定:罗马与全体拉丁城市建立永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