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革命

相关tags:

反革命名词解释:

与大革命相对抗的、既有学说又有行动的一场运动。

它与革命本身同时产生,从一开始就决定誓死与革命为敌。1789年三级会议时,大部分贵族和上层教士就试图防止出现任何变革,王党分子则更是敌视与传统封建王朝对立的革命者。运动开始时并没有明确的理论,只要对己有利,能保证自己的特权,便是反对革命的依据。他们赞成《论法的精神》中所称颂的君主制、将民族分为三个等级、维护封建制度、即使要取消也必须支付赎金等学说。总之他们希望保持1789年革命前的法国制度:维持社会三个等级的差别,保证前两个等级的特权。反革命理论纲领直到1790年11月英国人柏克发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思考》后,才找到自己的哲学依据。

此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789年发表的一本激烈反对法国革命的小册子,其中指出这场革命与英国1688年革命根本不同;第二部分则完全是反革命观念在理论上的发挥。该书在当时世界上引起很大反响,很快被译成法文。第一部提出反革命学说的法国书籍发表于1796年,即梅斯特尔的《论法兰西》。书中指出:大革命是18世纪整个欧洲道德和宗教沦丧的直接结果;要战胜革命,就必须恢复道德和宗教;要完全恢复1789年前的旧制度是不可能的,因而必须建立一种新制度,其基础就是服从上帝的意志。反革命者并未自始至终都意识到要把这些理论化为行动。当他们发觉自己是一小部分没有组织的乌合之众时,第一个步骤便是离开法国逃往与革命为敌的国家,组织军队,配合外国干涉军打回法国,扼杀大革命。

逃亡自1789年7月14日起至国王出逃失败时又急剧增加,1791-1792年冬达到高峰。1792年4月20日对奥普宣战后有所减弱,但直至1802年始终未见停止。

外逃者总数约15万,贵族、旧军官居多,农民亦不少。1791年底起,逃亡者组织小股军队,在科布伦茨、巴登设立大本营。他们曾随普军进攻法国,但由于不伦瑞克公爵并不信任他们,加之普军在瓦尔米一役战败,逃亡军便很快退走了。外逃反革命对革命构成的威胁不如国内反革命大。

后者往往与外敌相互勾结,向英国及其他反法国家提供各种情报,破坏革命。第一次大暴动发生于1793年3月的旺代。

10日征集志愿兵那天,这一地区农民在反抗派教士和反革命的煽动下,组织起“天主教和国王军”约10万人,得到英国支持。

叛军在12月12日的勒芒和23日的萨伏内两役中被共和军彻底击溃。然而,在他们煽动下,布列塔尼郡也发生舒安党叛乱。1795年在英国支持下与返回的逃亡军一起在基贝隆半岛发难,结果4500名逃亡军被奥什将军率领的共和军包围,最后投降,叛乱遂告失败。

但舒安党骚乱一直延续到1804年,其他零星骚乱亦持续了很久。反革命叛乱尤为激烈的地区是东南部的里昂、尼姆、马赛、土伦等城。尼姆居民甚至提出建立南方联邦共和国。由于没有形成统一趋势,故未有结果。国民公会军队在1793年6月底占领了阿维尼翁、尼姆;8月25日占领马赛;10月9日攻克里昂;12月18日攻占土伦。1789年后对革命造成的巨大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督政府时期,反革命想卷土重来,联合英、奥、俄、土等军队,多次发动叛乱,但最后都归失败。雾月18日政变后波拿巴上台。

军事上的胜利与和平的短暂恢复打破了反革命企图。1803年重启战端,这给反革命带来一线希望,他们想通过谋杀拿破仑而重掌大权。

但王党分子和反革命将领相继被捕,或处死,或入狱,或流放。反革命阴谋终未得逞。

在严酷的刑法面前,王党分子的反革命活动转入地下或改头换面地出现,直到1814年拿破仑兵败才又重新活跃起来。

新中国 镇压反革命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特务、恶霸以及反动会道门头子等各种反革命势力,不甘心失败,继续进行

清朝 革命与反革命的夺权斗争

革命与反革命的夺权斗争武昌起义是在没有领导的情形下发动起来的,士兵们在起义获得初步胜利以后,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建立政权,必须有人出头。当时的群众还没有觉悟到自己打下的江山,应当

新中国 中国·林彪反革命集团

中国·林彪反革命集团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的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为目的的反革命集团。该反革命集团以林彪为首,主要成员有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林立果、江腾

新中国 中国·江青反革命集团

中国·江青反革命集团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的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为目的的反革命集团。该反革命集团以江青为首,主要成员有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康生、谢富治等。他们别有用心地利用

历史百科 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较量——苏俄内战在继续

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较量——苏俄内战在继续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不少旧俄反动武装仍然拥有实力,他们随时准备向革命政权进行反扑;与此相呼应,协约国对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充满仇恨,也积极参加干涉苏维埃政权的活动

共产党史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在上海制造的反革命事件。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大为恐慌,加紧分化革命,物色新的代理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大事记

镇压反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运动之一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镇压反革命运动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建国初期,各地还残存着大量的土匪、恶霸、美蒋特务、国民党和三青团的反动骨干分子、反动会道门头子等反革命分

历史秘闻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大事记

镇压反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运动之一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

“文革”前夕中南海发生的“反革命案”

本文原载于《炎黄春秋》1992年第6期,原题为“‘文革’前夕发生在中南海的‘反革命案’”十年动乱的过来人都会记得,“文革”一开始就向全国通报了一起耸人听闻的“恶毒攻击”林彪和叶群的“严慰冰反革命匿名信